一、判断题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洛克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2、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教授主编于1985年出版。
3、高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规律的科学。
4、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将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高校。
5、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仿照手工业行会形式组织起来的。
6、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7、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概念是由美国的马丁·特罗率先提出的。
8、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了“文化繁殖”的理论。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初期采用苏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计划性强,但是没有建立学位授予制度。
10、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11、卢梭认为完全“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社会个人是无意义的。
l2、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它与现实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
13、研究生教育需要犬量外部资金支撑。
14、学位制度适合于弹性学制的教育,学历制度适合于固定学制的教育。
15、19世纪的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蔚然成风,许多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纷纷成立,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16、21世纪初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l7、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由国家负责安排就业、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
18、高等教育地区结构是指按学习形式不同而划分出来的结构。
19、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打破教师职务的终身制,、树立竞争观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0、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1、经过职前教育训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得教师就是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
22、l7-22岁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己基本成熟。
23、人的大脑素质与蛋白质有关。
24、人的智力高低,取决于脑容量及其结构。
25、权力意志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尼采。
26、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27、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28、现代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首先以学科为基础,同时又要适应和满足一定社会对专门人才和专门技术的需求。
29、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30、高等学校学科单一,不利予以学科发展。
31、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全人类都可以共享的知识财富。
32、大学科技园不能按大学的机制和办法来管理、运行和评价。
33、高等学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
34、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
3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6、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性、先导性的特点。
37、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辐射功能。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的基本法律。
39、建国以来第一部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0、国务院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