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______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和__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
7、190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的转化工作。
11、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 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15分) 1、教育目的2、教学大纲3、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2分)
2、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10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