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小学教育的性质
2、小学教育的普及性
3、小学教育的生活目标
4、小学教育的职业目标
5、小学教育的人生目标
6、小学教育的认知性目标
7、小学教育的情感性目标
8、皮格马利翁效应
9、学习动机
10、小学生的基本特征
11、向师性
12、背师性
13、反思性教学
14、课程
15、多元智力理论
16、诊断性评价
17、终结性评价
18、学科课程
19、经验课程
20、分科课程
21、教育观察力
22、显性课程
23、小学德育的作用
24、教育
25、教学
26、教育的内涵
27、小学教育目标
28、评价的教育功能
29、常模参照测试
30、目标参照测试
二、简答题
1、义务教育是什么?
2、为什么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3、基础教育的入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普及教育是什么?
5、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6、什么是教育目的?
7、小学教育目标具有什么作用?
8、在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哪些途径?
9、小学体育有哪些作用?
10、小学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11、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12、什么是教育?
13、什么是诊断性评价?
14、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15、什么是终结性评价?
16、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指什么?
17、“教育美育”是什么?小学教师如何利用“教育美育”进行教学?
18、小学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9、什么是教育机智?
20、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21、什么是综合课程?
22、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3、怎样理解课程是经验?
24、新课程对教材是如何认识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5、什么是隐性课程?
26、小学综合课程在内容上如何取舍?
27、小学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8、“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什么?
29、教学评价具有哪些作用?
30、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三、论述题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二)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我国传统的小学课程以分科为主,存在很多弊端,试分析之。
(四)有关教师的作用,可分成正面和负面两类:
(1)正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教师是梯子”,“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是学生的拐杖”,“教师是乐队指挥”,“教师是球队教练”,“教师是导演”,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2)负面:“教师是三大公害之一(其他两害是警察、医生)”,“教师是条子(意即警察),是太平洋的警察”,“教师是法官,而且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教师是身心摧残者”。
2.有关教师的敬业献身精神:“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教师是铺路石”,“教师是太阳”。
3.有关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水,不断更新,长流不断”,“教师是活的诸葛亮”。
4.有关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是酸酸(甘肃某县俗谚,有两重意思:一是“穷酸”;二是“摆臭架子酸”)”。
5.有关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试着选择某种说法,分析其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五)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哪些功能?
(六)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七)你所在的小学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都有哪些内容?请择一、二论述。
(八)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哪些特点?
(九)试以你上的一节课为例,分析你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请分析下述教学实录。如果你来设计,会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