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辅导

3773考试网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正文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指导4

来源:fjzsksw.com 2010-4-22 10:36:08

 

  第四章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个俸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