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3773考试网教师资格考试新闻链接正文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fjzsksw.com 2010-3-11 10:40:04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3、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词语中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有习语、典故等。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英语普遍较差,对记单词学语法毫无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在词汇,语法教学中运用习语和典故,渗透这种跨文化交际意识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头语中,习语使用的频率都很高,有着重要的交际功能。

    4、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渗透跨文化意识

    教师应该就教材中的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一个了解。教师结合文化内涵来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可以将课文背后的西方价值观作为主线,把课本中散落的文化背景知识点贯串起来,也可采用“文化旁白”的方法,给学生加入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讨论。

    例如学习LiteraryWorks时,可以介绍一些英美文学著作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以此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又如在讲解GoodManner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让学生来做游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向讲台上跑,要来参与游戏,那么这时教师可马上在黑板上写了Ladiesfirst.并配上一幅简笔画,自己也身体力行地说着:Ladiesfirst.(女士先请。)男生立即明白了老师的意图,让女生在先依次而行。课后还可向学生讲了Titanic的故事,其中当船快要沉没时,船上所有的男士都让女士先上救生船。如此既解决了秩序混乱,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还以异国风情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这样将语言与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母语、英语互不干扰,且真正起到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活动进行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如有条件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地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