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一个老师一天能到陈先生店里好几次。“影响我店里的生意还不是什么大事,我看着这些老师一天能收到好几张卡,这才几天呀,得多少钱呀?”陈先生觉得这种事儿实在不正常,“我看他们一天收的卡能顶我大半个月的生意呢”。
都说教师工资低,国家也在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寒假前后不少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开始拿到国家补发的工资,这次工资的调整就是要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得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但是,社会上也有不少人怀疑:教师挣得真的少吗?
让人们怀疑的正是陈先生目睹的这些“收入”。
不甘心的李老师每天早起半小时也要换学校
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经常收礼、收红包。
两年前,李老师还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普通学校当数学老师。学校离公婆家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一次,工作已经3年的李老师听说自己的大学同班同学,已经在北京很好的地段拥有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李老师却还和当警察的丈夫挤在公婆家不足8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同一所高校毕业,同样都教数学,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差距?终于有过来人给李老师指点迷津:人家在重点学校的老师除了工资高以外,挣外快、收礼的机会也多很多。
李老师不甘心。
于是李老师开始一门心思跑调动。最终她在西城区找到一家重点学校。
但是由于在原来学校没有达到服务年限,李老师的工作关系被扣留了,再加上新学校离家远了很多,李老师每天要比平以前早起将近40分钟。
即使这样,李老师还是毅然决然地投奔了那所重点学校。
同在一个城市,不同学校的老师之间收入到底能有多大差距?
教师的收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财政拨款,这部分钱各个学校都一样;还有一部分是结构工资,“这里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李老师说。
2008年北京市的一位人大代表在电台做节目时说,一次,他问北京一所好学校的校长前一年的经费还差多少,校长轻描淡写地回答还差几百万,人大代表便问,钱的事情解决得怎么样了?校长回答,某某部(部委)一下子就把这几百万补上了。原来这个学校每年给这个部委40个入学的名额。
这种好事只能发生在好学校,因为那些部委只会跟好学校搞“共建”。
好学校有钱,发给教师的钱自然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