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福州市教育局发布2007年初中毕业会考和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这份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中考试卷的“考试说明”,对中考7门学科(不含初二的地理、生物考试)的命题原则、考试内容以及试卷形式和结构作了详细规定。
今年福州五区八县将采用同一套试卷,即全部使用课改试卷,改变了自2005年以来福州中考两套试卷并存的局面(一套课改卷,一套非课改卷)。自2005年福州市区首届课改毕业生产生后,当年中考使用课改试卷,但八县(市)仍使用传统试卷。随后八县(市)也陆续产生首届课改生,中考采用课改试卷。到今年,福州最后两个课改县———罗源、平潭首届初中课改毕业生产生,使两县今年中考也将使用课改试卷。
同时出台的还有初二地理、生物考试大纲以及福州市2007年初中英语口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等各考查学科的考查方案。中考考查学科虽由学校自行组织,但今年主管部门将加大学校考查学科的考查监管,其中英语口语的考查,还将有望尝试人机对话。
【考试说明】
语文: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独立见解
命题原则: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全部选自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材料选自课内。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考试内容:语基部分,重点掌握教材中的常用字词的音、形、义,能辨析并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语病;课外必读书目有《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等。文言文阅读部分,顺畅朗读,理解字词含义,翻译课文句子,理解基本内容和作者的主要思想。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会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能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写作,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试卷结构:闭卷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难度0.8左右。易、中、难试题的比例为8∶1∶1。其中,基础题30分左右,文言文阅读20分左右,现代文阅读40分左右,作文60分。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学生答题量较之去年将有所减少,各部分分值比例与去年相同。
数学:试题背景 来源于生活
命题原则:重视反映数学思想、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评价,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考试内容:考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领域的内容。其中课题学习包括课题的提出、数学模型、问题解决、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
试卷结构:闭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体难度约0.8。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分别各占总分数的约20%、13%、67%。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试题更强调来源于生活实际,体现“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概念。各部分分值比例与去年相同,难度系数一致。
英语: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
命题原则:考试内容不与任何教材的具体内容直接挂钩,以“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评价思想。考虑城乡学生不同的生活实际,保证试题的公正性、科学性。
考试内容: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到九年级时,英语课程要达到五级要求。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五级的具体要求。
试卷结构:闭卷,满分150分。试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有听力测试25分、语言知识应用25分、阅读理解20分。第二卷有听力测试5分、语言知识应用35分(包括单词、词组填空、口语应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20分、书面表达20分。全卷主客观题分值比例约4∶6。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基本保持不变,但试题内容将更体现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英语是为了用英语做事情的这一指导精神。
思想品德:仍开卷答题 考试范围有微调
命题原则: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
考试内容:《课程标准》中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内容;时事部分,2006-2007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时事》杂志(初中版)2006-2007年度第1~6期的有关内容。
试卷结构:开卷答题,考生可携带教科书和《时事》杂志,其余资料不能带入考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内容,“成长中的我”约占15%,“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5%,“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40%,“时事”约占20%。题型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例约4∶6。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难度系数保持不变,但考试范围有了微调。
物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更注重联系生活
命题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在考查物理基础上,重视学生知识、生活和经验的整合。
考试内容:物质:物质的形成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和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试卷结构: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有选择、填空、作图、阅读理解、计算、实验探究。全卷易中难比例控制在8∶1∶1。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试题将更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题型、难度不变 “双基”是考查重点
命题原则:注重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科学探究:探究的理解、发展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合成材料常见的化学、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试卷结构: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分析。全卷难度约0.75~0.8。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题型、难易程度等没有变化,但今年化学学科注重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
历史:要考福州历史各题型分值有微调
命题原则: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
考试内容:中国历史(含乡土历史)、世界历史。乡土历史的内容:昙石山文化的基本情况;王审知、林则徐、严复、侯德榜等人的主要事迹;福州船政局和福州船政学堂;福州传统工艺三宝;黄乃裳与“新福州”的开发。
试卷结构:开卷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生可携带教科书及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进入考场,不得夹带其他材料。试卷难度控制在0.8左右。
中国历史约占65%(含乡土历史约10%)、世界历史约35%。题型上,单项选择题约占40分、辨析改错题约占15分、材料解析题约占23分、综合题约占22分。
与去年相比的变化:各题型分值出现微调,其中综合题和辨析改错题的分值有所抬高,材料解析题分值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