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建芳 叶琦
本报讯 6月17日—21日,是福州中招志愿填报时间。今年定向生招生比例增大,一级达标校拿出了更高比例的招生指标放到各初中校。到底怎么报才最有可能被某普高的定向生录取?这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记者从福州市中招办提供的2008年各校定向生投档线看到,各普高在定向生录取时,区域扎堆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同一区域的初中校报本区域的一级达标校的人非常多,定向生往往只降一两分就招满,而在非本区域的一级达标校,有的则降满20分才能招满。
定向生招生 本校同学PK
一级达标校的招生计划,分为正常缴费生和择校生。其中正常缴费生又分为统招生和定向生,两者各占一半,前者面向整个市区招生,后者则以初中校为单位招生。定向生录取是在统招生之后,以该校统招生切出的录取线最多降20分在各初中校招生,招满为止,没招满的名额重新返回统招。
这也意味着,统招生录取时,是整个市区考生在竞争,而定向生录取时,就是本校学生在竞争。如果你的本校同学报某校的人多,那么该校在你们学校的录取线自然就高。如果报的人少,录取线自然就低。
名校定向生 本区外区分差大
从2008年一级达标校定向生投档线,可看到区域扎堆现象比较严重。举例说,A校和B校都是省一级达标校,A校在C区,B校在D区。根据定向生投档线可看到,A校在C区各初中校的定向生投档线比较高,在一些较好的初中校中只降半分、一分就招满;而它在D区的初中校的定向生投档线,就会降得更多,有的甚至降满20分才招满。反之,B校在D区初中校的定向生投档线高,而在C区初中校的投档线低。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C区的初中校学生,报本区A校的人比较多,录取线自然就高,报B校的人少;而在D区初中校,则是报B校的人多,报A校的人少。
“我们报A校与报B校的人数,有时候比例甚至高达7∶1。”昨日,C区某重点初中校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跨区报名或增录取机会
定向生录取中出现的这种区域扎堆现象,使同一区域的一级达标校投档线高,非本区域的则低。如果要提高考生的录取机会,报名时采用跨区填报,或可大大增加录取机会。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正面反面都有利,总有矛盾冲突所在。如果选择“区域倒挂”报名,录取后,高中三年就要远距离上学,这对家长和考生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所以,考生和家长要将各方面因素考虑清楚,作出一个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