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五中·找到令你卓越的领域
2013年面向广州市12个区(海珠、越秀、荔湾、天河、白云、萝岗、黄埔、南沙、番禺、从化、花都、增城)招生830人,其中公费725人(含独立批、提前批),择校105人。
学校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村路32号招生电话:84243456
学校网址:www.gz5zx.com
全面优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
探访广州市第五中学办学特色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能够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而特色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在这个背景下,广州市第五中学提出将“全面优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作为办学宗旨,让学校的价值体现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
全面优质让教育回归本真
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和办学风格。广州市第五中学的“全面优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办学理念实质上就是对校园文化的凝练、升华和诠释。
“全面优质”,就是加强内涵建设,使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师、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优质化程度。广州市第五中学实行“服务型”的扁平管理模式,推行“校长领导教学、分管校长坐镇教学、书记保证教学、行政服务教学”的“四线合一”的管理模式。
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而学校的价值追求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这是所有学校的共性,也是社会接受学校的基础;一类是学校的附加价值,即每一所学校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社会选择学校的前提。
通过改进课程设置、评价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宽容程度,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使之成为培养领袖和创业者的摇篮,如模拟联合国社、青年志愿者协会、浪淘沙文学社等学生社团20多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今后步入社会之前已成为有经验者、有准备者。通过长期积淀的足球、艺术、科技教育等凸显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项目,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为学生创出最适合成长的教育环境。
特色发展
把教育价值落实到每一个生命个体
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广州市第五中学校坚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发校本课程,通过长期积淀以课程为载体的足球、艺术、科技教育等凸显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培养高尚品德、良好学识、强健体魄的社会栋梁
"让生命栖息在健康的体魄"是五中办学的宗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品德、良好学识、强健体魄的社会栋梁,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五中也是全国首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点学校,也是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位一体"的体育传统项目的学校。曾先后培养出赵达裕等著名国脚,为各专业运动队和高校输送了大批的足球尖子。
"让运动成为习惯"是学校阳光体育的追求,高中各年级开设六个系列的课程:田径、健康教育及游泳课的必修课和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瑜珈、毽球等选修课,实行年级混合班选修的形式上课,保证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科技英才
科技教育是广州市第五中学的一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因此学校建成固定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科技广场、科技楼、科普活动室、地理园、生物园、地理室等专用室提供作为科技活动场所。
近三年来,学生创作了大量的科技作品,以发明作品“冬夏节能热泵、热水器”获国际发明奖银奖和铜奖等奖项;以“高效节能锅”等作品获国家级奖5项;以发明作品“多功能作图尺”等获省级奖36项,市级奖项共55项,并成功申请了“空调机用变径水冷式冷凝器”、“陶瓷片电锯用简易除尘器”、“设有抽屉式书箱的学生椅”等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培养有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能力的艺术人才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重视加强艺术教育,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取得了丰硕成果。
美术科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弘扬传统文化、全面提高素养、培育新一代人才”为理念,根据教师自身的专长、兴趣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修课程。该科组在美术课程9个可选模块中,开设过8个模块,是全省、乃至全国中开展得较好的科组之一。音乐科在新课程实验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每学年开设4个模块,至今已开设过5个模块,学生在音乐艺术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语言艺术类项目上,广州市第五中学也屡获殊荣。通过一系列的艺术课程,让具有不同优势智能和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为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广州市第五中学的“特色发展”,就是在学校整体办学优质化的基础上,学校个性化发展,形成自身文化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五中,每一种发展可能,都会受到尊重;每一个方向的生长,都会得到激发;每一种能力,都能找到成长的土壤……学校尽可能地开设各种平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孩子的人生丰富,让不同爱好、潜质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追求卓越
让师生找到自己的卓越领域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着力点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和人生幸福。特色办学就是让学校、教师、学生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促进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共同发展,把教育的价值落实到每一个生命个体。广州市第五中学经多年的办学实践,构建了“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育模式,并凸显了鲜明的教育品牌个性。
发展层面的学校特色应该满足三个条件:有完整的学校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学术成功——校长和教师群体是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地位的专业群体。广州市第五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认真选好培养对象,为他们设置平台,让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素质优良、教育力较强,并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
一所学校的“追求卓越”:指的是以关注生命为基点,伴随着师生成长过程始终的一种追求的理想境界,体现了师生生命价值在其成长活动中的和谐统一和完美实现。它是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的教育,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的教育。这正是有着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广州市五中学的不懈追求。广州市第五中学师生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永远追求卓越。因此,他们正努力把广州市第五中学办成一所“全面优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有较大辐射影响力的国家级示范性优质完全中学。
五中
沿革
广州市第五中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立中学。早在1979年就被确认为海珠区重点中学,1994年被首批命名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0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立为全市24所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学校之一,2007正式挂牌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并获得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称号。
五中
名师
何树声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何树声,是广东省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党代表、海珠区人大代表。从事教育工作40年,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第七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撰写了四十多篇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出版了个人教育专著一部,编著出版了一套四本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教材填补了国内基础教育中天文科技教育课程教材的空白。
甘露
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甘露,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是广州大学地理学院教育硕士导师、广东天文学会理事、广州市青科协天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教育学会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
陈艳华
广州市第五中学英语科科组长,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骨干教师。已完成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是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英语课堂教学十佳教师、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
精英
校友
黄志忠1962届校友黄志忠,曾任深圳警备区政委和深圳市委常委,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广东省军区政委。1996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2年任广东省委常委。
梁明诚
1955届校友
著名雕塑家梁明诚,历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广东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1989年至今,历任各界全国美展、省美展评委。享受国际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童炜
2011届校友
童炜,国家足球二级运动员,2010年亚运会火炬手,2009年作为主力球员代表中国参加土耳其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在2011年高考被北京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