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陈丽萍林加华实习记者郭石燕)昨日,泉港一学生家长反映称,他的孩子刚参加完中考,这两天被街道、学校要求更改志愿,不能报考泉州市区四所一级达标中学(即:泉州一中、培元中学、泉州五中和泉州七中)。
这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这两天学校和街道办的领导都上门做思想工作,只要孩子的中考志愿改填报泉港区的高中,不仅可免三年学费,还能领奖学金。据称,许多考生和家长都反对此举,认为有关部门不该干涉学生填报志愿。
记者随后就此情况电话联系了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丁副主任,他的答复是对这个情况不是很清楚。他说,据他了解,此举是鼓励考生报考泉港区的学校,没有不让考生报考泉州一级达标学校。记者又联系山腰中学王校长,他的泉灵通一直未能接通。
泉港区招生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招生办负责人去开会了,她对此事不是很清楚。她一再称没有要求学生更改志愿这回事。她说,有个情况是:有的考生已经填报泉港的志愿了,但有市区学校到泉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到泉州市区去就读。
泉港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是,目前泉港区的中招还没切线,因此对中招的一些问题不便接受采访。对于采访学生及家长反映的更改志愿一事,需要泉港区宣传部协调,但是,泉港区教育局并没有强求所有的学生更改志愿,主要是有些学生要求改报泉港的中学,因此允许他们更改。其他不改志愿的也不会强迫。
深度分析
改志愿的背后
□早报记者陈丽萍林加华实习记者郭石燕文/图
不想改志愿 有学生躲了起来
“烦死了,这两天一直有人来做思想工作。”昨日,谈及此事,王红(化名)说自己不想去面对更改志愿的事情,就跑到石狮亲戚家去了。
王红是泉港山腰中学的学生,今年中考她考了720分。在中考之前,她已经填完了中考的志愿,当时她填报的是泉州七中。
她告诉记者,前天中午,山腰街道办和山腰中学的领导突然来到家里见家长,希望她能更改中考志愿,报考泉港本地的高中。王红说,之前老师讲过,建议大家考虑报考本地的高中,并没有很强硬的意思,但没想到成绩都出来了还会要求改志愿。
“我不想改,也不会改。”王红说,她想坚持自己的理想。
据了解,此次不仅仅是山腰中学的王红被要求更改志愿,记者随后根据一位学生家长提供的名单,联系了凤翔中学、美发中学、坝头中学等学校的几名学生,他们都表示也被要求更改志愿,不能报考泉州市区的高中校。
据介绍,这几个学生的成绩都在720分以上(今年该区中考最高分为728分)。由于泉港属非省级课改实验区,中考总分为750分。
山腰中学一位老师也致电早报热线说,泉港区教育局要求这次山腰中学中考分数在720分以上的学生,在下午3时前要将志愿改好。
改不改志愿 家长左右为难
据王红的叔叔庄先生称,泉港区的几所中学为了能让学生更改志愿,有的乡镇不但提出了三年学费全免的优惠,成绩好的还有奖学金。据称,这个奖学金的数额根据各乡镇的经济条件,在有的地方被抬到了1.5万元。在电话中,南埔镇的一名学生说他们被允诺的数额更高。
“这么好的待遇,你们会让孩子报考泉港的高中吗?”记者问同来反映情况的另一位家长。
一个学生家长说,若不是迫于无奈,他不会让孩子报考泉港本地的高中,因为孩子的成绩很好,考上泉州的高中根本不成问题。他认为,现在的孩子看得比较远,他们会选择去质量更好的高中校去读书。
这个家长说,学校是和街道一起到家里做思想工作的,这无形中给考生家庭增加了不少的压力。“他们说每个报考泉州市区的学生,街道都会有登记,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在什么事情上卡我们?”
泉港教育局 此举是为保中招顺利完成
昨日就此事,泉港区教育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称,他们近段时间就中招做出的一些举措,是为了保证中招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是为了应对外来学校在泉港抢生源的现象。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中招过程中出现泉州市区私立学校到泉港来“买生源”,“他们直接跑到考生家里去,有的许诺给多少钱,还有生活费,不要学生的志愿也不用档案,只要你跟着走就行。”他说,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可能会导致泉港中招的混乱,也会削弱泉港的教育水平。
他认为,有的学生家长对市区的学校并不是非常了解,认为这些学校比较好,就盲目地让孩子到那里去上学。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必须出面有所行为,既是保护泉港本地的教育资源,也是正确引导学生。
“不能完全以经济的手段,介入教育行业,教育有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后代着想,为泉港以后的发展着想。”
泉州市教育局 考生有权选择优质学校
昨日,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伯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生有选择被优质学校录取的权利,如果此事属实,则属于剥夺考生权利,考生和家长可以坚持不改志愿。按规定,达标中学的投档录取要严格按考生的志愿,根据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让考上700分的考生改志愿,为的是让学生不被录取到市区四所一级达标中学,对这部分考生不公平,也对原来有机会在泉港当地上高中的考生不公平。”
他认为,学生在市区上高中或在泉港上高中,对学生和地区都是一样的,从市区中学考上大学后,学生仍是泉港人。
陈伯禹认为,在现在农村高中招生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情况下,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多吸纳一个农村的孩子,就意味着提高农村的升学率,意味着农村往年没有机会上高中的孩子多了一个上高中的机会。
“市区四所一级达标中学7月15日上午录取面向各县(市、区)统招生(含择校生)。今日下午,各县(市、区)要将这四所中学在本县(市、区)的投档情况等送到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将通过媒体对这些情况进行公示,以接受社会监督。”陈伯禹说。此前,陈伯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称,每年,他们都会接到农村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学校不让他们报考市区的这四所高中。陈伯禹说,现在有的县升学率还不足40%,大量的孩子初中毕业无法升学,但有些县还是通过各种方法不让其农村的学生到泉州市区优质的学校来上学。“说白了,这是剥夺孩子最基本的受教育自由,而且耽误其他孩子升学,而能否升学对许多农村的孩子来说恰恰又决定着他一生的命运。”陈伯禹说。
按照他的意思,包括社会和家长在内,我们必须转变对教育的评价体制,不然有的力量始终会为了体现自己的成绩,围绕着几个尖子生争夺,从而伤害更多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要考虑的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要让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