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卷严格遵循《考试手册》命题,试卷难易恰当,考点分布合理,结构稳中有变。
1.选文注重思想性、可读性
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两纲”教育目标,注重思想性和可读性,语言规范。如《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一文生活气息浓郁,调动考生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审美情趣,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契合;《在可可西里回头》一文合乎学生情感和成长实际,从亲情、人性入手,引发处在青春叛逆期的考生感情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
2.试题体现二期课改“三维”目标
试题力求体现二期课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第20题要求考生依照文中信息,在世博会开幕之际选择合适花卉布置校园;第26题缩写 “思贤的故事”,都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激发考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对日常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作文贴近考生实际
作文题《在学海中游泳》不设审题障碍,贴近考生实际,写作空间很大,取材范围广泛。“学海”的内涵可小可大,“游泳”的比喻义、引申义任其挥写。作文可以写求学认知过程中的甜酸苦辣,也可以写掌握一门技艺的独特感受;可以写成长过程中对人际交往的暂时困惑,也可以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收获;可以写学习生活中独自奋斗发现的“独乐乐”,也可以写同学间、朋友间、师生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合作探究的“众乐乐”……只要写出学习过程中的体悟和思考,就是扣住了文题,符合题意。我们试图通过这一命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品尝学习过程中的甘甜。
数学
1.指导思想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命题以《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2.卷面构成
试卷分三大题共25题,客观性题型占48%。主观性题型占52% 。代数与几何的比例控制在60%与40% 。本次命题中知识点考查的百分比大致与各知识点的教学课时比较接近,而且知识覆盖面较大。
3.命题思路
试卷设计的思路是“注重双基、体现新意、适度区分”。
第一,注重双基。本次命题重视对双基的考查,重视论证适度,重视对知识应用的考查,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
第二,体现新意。本次考试重视学生对于图形运动、空间观念的的考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渗透开放性命题。
第三,适度区分。中档题和较难题各占10%,不把所有难点放在同一题中,主观性试题适当考虑分小题设计;坚持比较细致的分步得分方案和原则,以体现适度区分。
英语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英语卷命题兼顾了上海市现有的两套二期课改英语教材,紧扣《课程标准》,在确保试题科学性的前提下,努力贯彻二期课改的要求,推进二期课改的深入发展。重视考核点的覆盖面,词汇努力体现两套教材合一的要求,同时注意处理好语言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试题特色
1.注重基础
题干简洁明了,始终体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要求,不出偏题难题和怪题,整卷都体现了基础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摆脱题海,落实“减负”要求。同时对考生理解真实语料提出相应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试题设计以稳为主,稳中有进,某些题型较往年稍做调整,以更科学地检测考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2.选材新颖
试卷的第一、二部分均是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前提下创作而成,每题题干都有清晰的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做出正确判断。试卷第三部分的语言材料选自英美国家的最新原版材料,语言地道新颖。试题设计均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逻辑性强。其中的图片排序题,考查学生用图片归纳短文主旨的能力,十分新颖,体现了“重视能力”的思想。
3.时代性强
阅读试题题材面广、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语言材料知识性强,生动幽默,又不乏教育意义,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人文趣事、学校生活、娱乐运动、日常生活、疾病健康、创业励志、交通运输等。试卷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考试心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体现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4.表达开放
试卷中设计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整体发挥。如E篇阅读文章的题目,有的要求考生灵活运用英语句型做出回答,有的让考生在全面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对整个故事发表观。作文题为“我想为学校做件事”,这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情实感,既检测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又有较强的德育意义,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述,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思维空间。
二、试题对今后的教学导向
淡化语法、加强能力考查始终是英语教学评估的方向,加强试题基础知识和强化能力检测是本试卷对今后英语教学的积极导向。
1.试题杜绝偏题和怪题,强调基础性和原创性。其目的在于引导日常英语教学恰当运用英语教材,强调最基本语言知识的落实。
2.试卷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开放性试题要求设计,引导英语教学体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3.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强调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强化交际,努力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语言的工具性。
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命题指导思想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贯彻二期课改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体现二期课改“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切实减轻学业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稳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本试卷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紧扣课标,注重导向
试题注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公平性,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渗透“两纲”教育,以促进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
2.强调基础,突出重点
试题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特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试题着眼于学科“三维”课程目标的考核,进一步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试卷覆盖了所有的重点知识点,试题设计略有坡度,兼顾选拔功能。
3.稳定为主,适当创新
坚持稳定原则,知识点覆盖面广,没有偏题、怪题和高难度题,试卷总体难度与考生的实际相符,体现学业考试的性质。考虑到试卷兼有的选拔功能,也进行了一些局部的变化和尝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鼓励初中物理教学切实“减负”、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理化试卷化学部分命题以《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重点考查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科学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化学、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试卷有以下特点:
1.回归教材,引导“减负”
试题内容源于教材,重点考查了初中化学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自然渗透了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考查,以及对化学、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利于引导教与学遵循课程标准、回归教材、跳出题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高度关注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背景材料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与考核要求联系紧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紧密;关注化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和绿色化学的思想,体现了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3. 重视实验过程,突出体现学科思想与方法
试题重视实验,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认真做好每个必做实验。关注实验现象、过程分析,重视对初中学生应具有的科学素养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的同时,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条件、现象的分析、应用能力,以及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能力,突出体现了学科思想与方法。
4.试题稳中有新,体现课改理念
与往年相比,题型、题量稳中有新,反映了全面推进二期课改的新要求。试题呈现的形式有新意,部分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顺利解答。
5.试题科学规范
试题的考核目标明确,起点适当,难易有层次,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试题有新意,语言准确,表达题意清晰,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试卷题量适中,结构简约、图表精美,指导语规范,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和书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