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立定跳远
在沙坑或塑胶场地(也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板(或起跳地面)与沙面(地面)呈水平面,起跳板(起跳地面)平整,不得有坑凹;考生两脚平行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双脚原地同时起跳,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
两脚同时起跳前,如有垫步或两脚不同步起跳、踩碰起跳线,则判该次起跳失败;考生每人跳三次,记录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一分钟跳绳
考生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开表计时),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监考人员报数并记录考生在规定1分钟时间内的跳绳次数。考生每人只考一次。
考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5.篮球运球
考试场地长
考生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考生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
考试中考生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考生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考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
考生每人可测试两次,记录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以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
6.排球垫球
在坚实、平坦的场地或排球场上进行,考试区域单个考生在直径为
考生在规定的区域内原地将球抛起,个人连续正面双手垫球,要求手型正确、击球部位准确、达到规定的高度,球落地即为考试结束,按次计数(单位为次)。考生每次垫球球的最低点应超过头顶,考生可测试两次,记录其中一次最好的成绩。
采用传球等其它方式触球、考试区域外触球、垫球高度不足等现象均只作为调整,不计次数。
7.足球运球
在坚实、平坦的场地或足球场上进行,考试区域长
考生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考生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考生与球均到达终点线时停表。考生每人可测试两次,记录其中一次最好的成绩。以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非“0”时进1。
出发时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
六、对伤、病、残及其它特殊情况考生的处理办法
1.不能正常参加学校的体育课、体育活动,确实丧失全部考试项目运动能力的残疾学生,可申请全部免试,体育考试成绩按满分计入毕业升学总分。
2.确实丧失某些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某一类项目考试的残疾学生,可申请免试某一类项目,其成绩按该类项目的满分计入总分。
3.因其它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也可申请免试必考和选考项目的全部或部分。申请免试全部项目的学生,体育统一考试成绩按60%计分;申请免试某一类项目的学生,该类项目的成绩按60%计分。
4.因暂时伤病及其它特殊因素暂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可申请缓试。
5.申请免试的学生须在3月上旬,由本人填写《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缓)试申请表》(式样见附件),并提供相关证件(原件),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查并在校园内公示一周后,报所在地教育局批准并公布。
申请免试的残疾学生,须向学校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和残联的证明,经学校审核后,报市(区)教育局批准并公布。
申请免试的其它学生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和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及病历,经学校审查并进行公示后,报所在地教育局批准并公布。
6. 申请缓试的学生须提前一个星期(特殊情况外),填写《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缓)试申请表》(式样见附件),经学校审核后报各市(区)教育局审批。
7.休学的学生必须参加当年的体育考试。
附件3: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缓)试申请表
市(区) 准考号
|
姓名 |
|
性别 |
|
学籍号 |
|
照片 (校印) |
|
所在学校 |
|
免试项目 |
| |||
|
家庭住址及电话 |
|
缓试项目 |
| |||
|
申请 理由 |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学校卫生室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
|
学校审核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
残联审核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
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