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弄清几个概念
民办初中超计划录取的学生没资格
1.哪些学校是热点普通高中?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市直热点高中有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新华中学。各县(市、区)范围内的热点高中学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2.什么是定向指标生?
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录取是将热点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定向分配给初中学校的招生方式。
3.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有何资格要求?
学籍和就读学校一致且读满三年的学生方具备定向指标生资格。民办初中超计划录取的学生中考时不具备定向指标生资格。
■定向生总数将大幅上升
2015年定向指标生比例不低于70%
4.今年入学的初一新生,中考时享受定向指标生比例是多少?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今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到2015年中考时,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比例不低于70%。
可以看出,定向指标生总数会大幅上升。如:
扬州中学2013年定向指标生是235人(统招数470人的50%),2014年定向指标生是250人(统招数500人的50%),2015年的定向指标生数是350人(统招生数500人的70%)或者是394人(统招生数563人的70%)。
扬大附中2013年指标生是272人(统招数543人的50%),2014年的定向指标生数是303人(统招生数606人的50%),2015年的定向指标生人数是424人(统招生数606人的70%)或者是466人(统招生数666人的70%)。
新华中学同样道理!2015年比2013年几乎都是增加太多了。
■定向指标如何分配
全部定向分配给所有初中学校
5.2015年中考时,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新华中学定向指标范围?
2015年起,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新华中学等热点公办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比例不低于70%,全部定向分配给市直和广陵区、开发区所有初中学校。
6.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如何具体分配?
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分配分两块进行:
一是将定向指标数的70%按照市直、广陵区、开发区各初中学校学生数平均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其中公办初中根据在校生数分配,民办初中根据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内招收的实际学生数分配。
如果2015年的扬州中学定向指标生420人的70%即294人,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市直初中、广陵区、开发区初中学校,毕业生估计7500人,50个人的班级就会有2人,这是所有公办、民办学校的基本数字。
二是将定向指标数的30%参照学生数和教学质量分配到公办初中学校和实施电脑派位招生的民办初中学校,适当向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公办初中倾斜。
如果2015年的扬州中学定向指标生420人的30%即126人,追加给公办初中学校和实施电脑派位招生的民办初中学校,适当向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公办初中倾斜。这样这些学校50个人的班级可能会再增加1.5人左右。
同样道理,算出扬大附中:
一是将定向指标数的70%按照市直、广陵区、开发区各初中学校学生数平均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
如果2015年的扬大附中定向指标生490人的70%即343人,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市直初中、广陵区、开发区初中学校,毕业生估计7500人,50个人的班级就会有2.3人左右,这是所有公办、民办学校的基本数字。
二是将定向指标数的30%参照学生数和教学质量分配到公办初中学校和实施电脑派位招生的民办初中学校,适当向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公办初中倾斜。
如果,2015年的扬大附中定向指标生490人的30%即147人,追加给公办初中学校和实施电脑派位招生的民办初中学校,适当向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公办初中倾斜。这样这些学校50个人的班级可能会再增加1.8人左右。
这样,大家就会明白,2015年报考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公办学校的学生会比择校的民办初中学校机会多了。
有人认为,扬州中学还有30%的统招生(180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同2011年、2012年大大下降了;有人认为还有扬州中学择校生,可能到2015年扬州中学的择校生就没有了,或者说很少。
■有机会,但能否被录取?
一般初中都可以全部完成
7.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如何录取?
定向指标生录取时,依据各初中学校定向指标分配数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定向指标生录取控制线为中考总分的85%,以目前中考总分780分计算即为663分。
从去年扬州中学录取来看,扬州中学统招生录取2011年733分、2012年727分、2013年720分,民办学校各年必须达到733分、727分、720分才能录取,公办学校各年也必须达到708分、702分、695分(定向指标生加25分投档)才能录取,中考模式不变,到2015年中考总分不变,定向指标生录取成绩控制线为中考总分的85%,2015年中考时只要达到663分就能录取。以近两年中考数据分析,一般初中都可以全部完成。因此,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录取率是很高的。
【特别提醒】
今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在2015年中考时报考范围有何规定?
从2012年起,除扬州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外,其他公办普通高中不能跨区域录取新生。也就是说,2012年入学的市直、广陵和开发区初一学生,在2015年中考时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只能选择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公办学位、新华中学、市一中、广陵区红桥高中,不得跨区域参加其他县(市、区)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同样,宝应、高邮、江都、仪征和邗江等五县(市、区)初中学校毕业生除报考扬州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外,不能参与所在县(市、区)以外的公办普通高中报考录取。
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可面向全市招生。
【现场互动】
末位淘汰考核教师值得推敲
施教区内学生都享资格生待遇
在昨天讲座中,还有现场互动环节,不少家长针对政策进行提问,市教育局局基教处处长赵云一一详细解答。
教师考核
有没有爱心、尽不尽责是第一指标
问:考虑到学校资源和生源问题,想为孩子进行择校,但在择校时也要考虑到师资力量和环境问题。请问对老师如何进行考核,以保证教学资源优质?
答:择校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希望家长不要只看到眼前,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家长对各类学校的宣传,必须冷静思考、从容选择。比如,有一些学校在向家长宣传学校和老师都负责,因为让学生上晚自习,家长很买账,觉得学校会补课,这样做很好。其实,学生的学习关键在8小时内,学生学业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功夫,如果没有课堂8小时的功夫,通过课余的补课、家教甚至于“通过学生之勤补教师之拙”,对于学生成长的可持续发展绝对是有害的。确实,让孩子周末补课、平时上晚自习,这个观点根本不对,应该是星期一到五,孩子认真上课,提高课堂效率,然后周末好好休息,看看书,发展课外兴趣。如果五天学习不能解决课堂知识点问题,通过五天之外的补课、家教来解决,这样对孩子在可持续发展上存在一定损害。
关于教师考核,是全方位的。如果有学校采取末位淘汰,哪个班考得最差,这个老师就离开,这样的方法确实值得推敲的。应该首先考核教师是否尽职、是否与同事团结合作。有一些公办学校考核方法很好,是考核整个备课组,如果各个班成绩差别太大,备课组就有问题。教学是多种因素,需要全面来看待。考核老师首先是考核有没有爱心、尽不尽责,能不能让孩子阳光、快乐。
为什么现在学生负担重?就是因为课堂效率不高。课堂就应该是精彩的,老师讲得精彩、学生呼应得好,课后的练习、巩固,才是教育的良好生态。现在却变成了“课堂老师一味讲,学生课后做大量练习,通过补课加强”,这样的模式让学生自我消化时间没有了;更为重要的是,拔尖创新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没有了,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义务教育的学生负担太重,直接影响高中教育,甚至影响高考升学,必须反对小学阶段作业多,额外补课现象。这样的现象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培训机构在“忽悠”,二是少数民办学校“推波助澜”。
招生规模
公办学校只有施教区没有计划
问:我想问一下关于学校的招生规模、自主招生人数和指标人数怎么看待?
答:所有公办学校,没有招生计划。打个比方,给教院附中划块地方,计划招800人,给这800人有上教院附中的权利,但不代表他们都会来。往往报到量可能是80%,640人。这样,凡是这个范围内来上的学生,都会享受资格生待遇。所以,公办学校只有施教区,没有计划。
但有时候为什么会对施教区进行调整,因为学校的规模各有不同。例如,某学校今年把教师资源全部用上,只能提供12个班、一个班50个人,也就只能招600人。这就需要看学校的办学规模容量的大小,并不是我们不放大优质学校的招生计划,而是学校受资源的限制。
三年之后,普通高中不会再有择校生。因为教育部出台文件,择校生从去年的20%降到了10%,就是为下一步全面取消择校生做基础。再进一步说明,有两个层面可理解,第一,现在统招生的人数在全面增多。第二,指标生作为统招生的比例在提高。
记者 邵伟 乔云 见习记者 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