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初中择校风日盛的情况下,一种强有力调控手段“指标到校”(定向生)改革正在推行,在学校和学生、家长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指标到校”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
“是就近入学,还是舍近求远择校?”近日,市区小学毕业生家长陈先生和家人就这一问题多次进行了探讨,并到学校向老师咨询。与陈先生一样,市区许多小学毕业生家长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定向生分配到初中校的名额每年递增10%,至2010年“指标到校”达70%。在这一新情况下,有必要多花钱让孩子择校吗?
遏制择校纠正偏差
上个好高中意味着可能考个好大学,这是家长们普遍的看法,但目前我市优质高中资源仍然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在人人都想上好高中,好高中又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催生了择校之风,特别是市区初中择校风日盛。初中择校人数剧增,许多家长盲目追求名校,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造成了学校生源不均匀。市区初中择校风引起市委、市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决定从去年开始,在市区4所一级达标学校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中,划出30%的统招名额,按照当年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按比例直接分配到三个区各个公、民办初中校,并逐年增加10%,实行分学校录取,赋予“指标到校”纠正偏差的使命。
“指标到校”是遏制择校的一个强有力措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教育部门及学校的共识。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指标到校”这一招生改革,有利于弱化初中阶段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有利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合理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目前,许多地方都把“指标到校”作为化解择校热、破解均衡难题的重要举措,北京、大连等城市都推行这一做法。
“指标到校”杠杆作用初显
谈起儿子升学问题,晋光小学毕业生家长杨女士算了一笔账:让儿子参加电脑派位就近到公办学校就读,不仅省了一笔择校费,而且在享受“指标到校”权利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如选择到名校,优生扎堆,享受“指标到校”几率小,上好高中的机会主要在于拼30%的“统招生”,而2010年市区一级达标高中每校在中心市区的“统招生”计划仅有83名,当年中心市区的初中毕业生达1.2万人。
今年,市区在加大“指标到校”招生改革力度的同时,着手整合教育资源,泉州五中和泉州三中、泉州一中和泉州八中将深度融合、捆绑发展,提高初中的办学水平。这两大举措的推出,让许多准备择校的家长重新思考孩子的升学问题,不少家长已决定让孩子就近入学。市教育局4月底发布2007年市区初中招生政策后,许多家长都十分关注着“指标到校”等招生改革,开始转变择校的观念。连日来,市教育局中教科和培元中学、泉州三中、泉州四中、泉州六中、泉州八中等学校分别接到了许多家长的咨询电话,了解“指标到校”名额分配和公办学校办学情况。
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带来新希望
市区初中学校办学的差距,主要在于生源的差距。培元中学校长黄锦衣指出,市区公办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管理、校风校纪、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出现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生源不均的现象,主要是社会在评价学校办学成果时,没有看各学校的生源起点,只看最后考试结果,导致学校采取各种手段抢生源,片面追求升学率。“指标到校”是调控初中生源的有效办法。生源均衡,让各校在相同的起点线上,将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和老师教学积极性,形成各校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指标到校”给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希望,市区公办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泉州八中校长吴徽明介绍道,该校从去年开始改革以往按课本安排教学的传统做法,以学生为本,对三年教学进行统一规划,整合课程,根据学生智力发展和学习情况安排教学进度,以达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吴徽明校长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了解促进教育均衡政策,正确认识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让家长能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泉州五中和泉州三中合作办学的工作已展开,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学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扩大招生、提高办学质量工作。泉州三中正抓紧初中招生、职业教育和综合高中分离、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建设、与泉州五中合作方案等工作,全力打造新三中。
教育部门、学校期望着“指标到校”能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家长们期望着能让孩子上好学。在推行“指标到校”改革的同时,市政府及其教育部门正多管齐下,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今年在市人代会上作出的办好市区公办初中校的承诺,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本报记者陈玉珍
相关新闻
普高定向生如何录取
从去年开始,我市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办法,从一级达标中学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各个初中校,这些招生名额叫定向生。定向生名额如何分配和录取,记者就考生及家长关注的这一问题,采访了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
按规定,今年泉州一中、培元中学、泉州五中、泉州七中、泉州城东中学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中划出40%的统招名额直接分配到三个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的各个初中校(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及民办初中校)。直接分配给各校的定向生名额是参照三年前教育行政部门下达该校的招生计划比例的人数下达,并结合当年中考报名人数进行调整分配。
目前,中心市区5所一级达标中学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统招生、定向生、择校生。普通高中在招生录取时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完统招生;接着录取定向生,按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定向生名额,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逐校进行录取。今年中心市区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定向生录取,可以下降5个等级,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可下降30分以内参加录取。
据悉,去年市教育局在中心市区实行定向生录取办法是: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定向生降5个等级,语、数、英总分降20分,最低等级为7A2B.各初中校录取的定向生的成绩都不同:泉州一中录取定向生语、数、英总分最高分的学校是409.5分,最低分的学校是390分;培元中学录取定向生语、数、英总分最高的学校是406.5分,最低分的学校是390.5分;泉州五中录取定向生语、数、英总分最高分的学校是424分,最低分的学校是392分;泉州七中录取定向生语、数、英总分最高分的学校是406.5分,最低分的学校是390分。
泉州晚报·陈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