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2013年福州五区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见
榕教初〔2013〕8号 各区教育局,各有关中学,市直小学,福州实小、师大附小: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切实保证小学毕业班学生升入初中接受义务教育,现就2013年福州市五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初中招生工作提出意见,各区教育局根据本意见精神并结合本区具体情况拟定初招实施方案。
一、有关政策
(一)对口升学。
我市五区初中招生工作实行中小学相对就近对口升学办法,公办小学毕业班学生按初招对口方案安排公办初中升学(见附件1)。
(二)回原籍升学。
1.户籍在五区但户籍地与学籍地不一致的以下二类小学毕业班学生,若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升初中,“两证”(居民户口簿和房屋所有权证)统一的安排在片区小学对口的初中入学(回福州实小、井大小学招生片原籍录取的学生安排福州十九中入学);“两证”不统一的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初中入学。
(1)户籍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但在仓山区及晋安区的农村小学或马尾区小学就读的;
(2)户籍在仓山区及晋安区的农村或马尾区,但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小学就读的;
2.户籍在五区的五区以外小学毕业班学生,需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按“有关政策”中第(二)条第1款规定安排升学。户籍在五区以外的五区小学毕业班学生可回户籍地升学。
办理程序:回五区以外户籍地升学的学生档案(密封)一律由学生家长签收带走。需跨县(市)区回户籍地升学的学生领取学生档案的程序如下:
(1)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开具介绍信;
(2)毕业学校凭介绍信将档案交学生家长,学生家长签收;
(3)学校留下介绍信复印件交县(市)区教育局留底备查,作为学生去向的依据。
3.在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江南水都中学等四所新区中学的对口小学尚未配套完全前,允许符合上述新区中学对口小学片内生条件的五区其他小学毕业班学生,回相应的新区中学升学。
办理程序: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应填写《福州市五区初招申请回新区初中审批表》,于6月24日-26日持房产证、户口簿等相关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到相应初中学校认定后,持相关材料到毕业小学所在区教育局审批,由区教育局审核后于7月19日-23日统一报市教育局初教处办理投档。
(三)留城借读生升学。
1.户籍在仓山和晋安两区的农村及马尾区,现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如需继续在五区初中借读的,需填写《福州市五区初招留城借读生审批表》,经学籍所在区教育局批准后,按初招对口方案安排升学。
2.港、澳、台及外籍子女可到福州西湖国际学校就读,需按初招对口方案升学的,应填写《福州市五区初招留城借读生审批表》,向学籍所在区教育局提出申请,按初招对口方案安排升学。
3.在我市投资的外商以及港、澳商子女要求在我市五区初中升学的应予以妥善安排。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申请升入五区公办初中,应填写《福州市五区初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审批表》,由所在学校统一报区教育局审批。
1.在五区公办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初招对口方案安排升学。
2.在五区民办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符合“三证”条件,可申请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公办初中升学。“三证”为:原籍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父母双方在福州半年以上的暂住证(“父母双方在福州半年以上的暂住证”是指当年3月1日之前办理的有效暂住证,如换新证,应提供旧证,新旧证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在辖区内已购房者无需提供暂住证)。
(五)拆迁户子女升学。
确因拆迁并在异地安置住房,户籍已迁移的拆迁户子女,经家长申请有关区教育局审批后,可安排到户籍地附近尚有余额的初中升学;户籍未迁移的,由安置地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因拆迁尚未安置的,由暂住地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升学。
(六)五区户籍的民办小学毕业班学生升学。
户籍在我市五区的民办小学毕业班学生由民办小学所在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升学,需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按“有关政策”中第(二)条第1款规定安排升学。
(七)台商子女升学。
台商子女按初招对口方案安排升学,也可以申请升入本区内有开设台生班的初中。
1.市区开设台生班的初中学校如下:
鼓楼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延安中学;
台江区:福州华侨中学;
仓山区:福州十六中、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晋安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马尾区:福建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2.办理程序:台商子女的身份确认,由监护人向市台办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入学所需材料,经市台办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由市台办统一造册于7月1日之前报送市教育局办理入学手续。申请入学所需材料:父母的台胞证和台湾户籍证、营业执照(股东协议书)或聘书、能证明子女年龄和学历的证件(如户籍证、暂住证、成绩单等)。
(八)体育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及福州外国语学校日德语班招生。
为促进体育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办学,允许少部分具有教育特色及优势、确因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初中学校招收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凡按特长生资格招收入学的学生,必须服从学校安排参加训练,拒绝参加训练的,退回原对口中学就读。
(九)民办中学招生。
民办中学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招生秩序。不得进行择优考试,严禁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在学生未进行毕业考试前,民办学校不得进校宣传以及要求学生提供各种学业证明材料。民办中学招生必须遵循学生家长自愿原则。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严禁乱收费或提前收费。各区教育局和小学应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民办学校招生提供与公办学校均等的机会,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十)其他政策照顾对象升学。
其他政策照顾对象升学按有关通知精神办理。
二、报名及志愿填报
1.初招报名及审核工作由各区教育局负责。
2.报名对象:福州五区小学的毕业班学生以及具有福州五区户籍的五区外小学毕业班学生。小学毕业班学生的档案应附学生户籍复印件。
3.报名时间、地点:福州五区小学就读的毕业班学生于5月6-10日在就读小学报名;户籍在我市五区,但在五区以外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班学生,如申请回户籍所在地升初中,应在就读地参加毕业考试后,在7月15日之前持“两证”和学生档案回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报名。
4.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班学生可选报福州外国语学校日德语特色班中的一个志愿;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五区小学毕业生,根据报名条件可选报学籍所在区体育或艺术传统项目学校中的一个志愿。
5.五区小学毕业生和外地回来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均可向所在小学或户籍所在区教育局填报五区内二个民办中学志愿。
6.各区初中招生实施方案应传达到每一所小学,各小学应将本工作意见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小学毕业班学生和家长,让他们熟悉招生程序,了解有关政策。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应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初中招生工作公示。
三、录取与升学
1.报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必须参加相应项目的测试。在测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按志愿和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报福州外国语学校日德语班的学生,由福州外国语学校根据学生志愿和语言学习能力予以录取。
3.民办初中招生录取由市教育局审批。民办学校招生按学生志愿顺序出档,民办学校自主确定录取对象。民办初中向福州七县(市)招生,录取前应征得生源所在地教育局同意。
4.已被体育艺术传统校、福州外国语学校日德语班或民办中学录取又要求退档的学生只能由学籍所在区教育局按初招对口方案安排升学。
5.回原籍、外地回来的小学毕业班学生及其他政策照顾对象,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按有关政策规定安排升学。
6.公办初中对口升学。公办初中根据初招对口方案升学。
四、小学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各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在把好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质量关的基础上,综合学生平时成绩与表现实行小学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综合评定要力求公正、客观、反映学生真实情况。评定成绩一律采用等级制。
小学毕业考试由学校命题,农村地区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中心小学命题。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两科,考查科目为英语(听力占30%)。小学毕业考试统一安排在6月20日(星期四)举行。
上午:8:30-9:50 数学
10:10-11:10 英语
下午:2:30-4:30 语文
凡小学毕业班学生语、数两科综合成绩(含补考成绩)均及格者,发给小学毕业证书;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可发给小学结业证书。
附件:1、福州市区2013年初中招生对口方案
2、2013年五区初招日程安排
福州市教育局
2013年4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台办,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各县(市)教育局,平潭县教育局 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4月24日印发 附件1:
福州市区2013年初中招生对口方案
备注:
1、十六中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仓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2、福州外国语学校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仓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3、屏东中学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屏东中学屏北分校。
4、华侨中学对口招生中不含台六小和祥坂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台六小和祥坂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福州十四中。
5、福州七中对口招生中不含西园中心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西园中心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2014年起,西园中心小学对口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
6、在配套中学尚未建成前,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毕业生(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暂时安排在江南水都中学过渡。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福州第三十中学。
附件2:
2013年五区初招日程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