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是 。
(3)图中由②--①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推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 。
(4)B区域被誉为“黑土地和黄土地”,其中“黑土地”是指 (地形区),C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的气候原因是 。
(5)图中A区域与D区域的相似之处是( )
A.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 C.日照充足 D.土壤肥沃
(6)对图中两条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浪底和三峡水电站都建在河流的上游
B.两条河流都有凌汛现象
C.两条河流都是外流河,且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两条河流都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历 史
35.(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我国何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分)
(3)据材料三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1分)在这场社会变革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1分)
36.(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材料三:曾国藩说:“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务?......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生产部门?(1分)
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图1人物的成就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1分)
图2所示内容的发明者是谁?(1分)
图3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种机器?(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曾国藩等人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作了哪些尝试?(1分)这场运动最终目的是什么?(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1分)
37.(9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1分)
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
(2)材料二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指什么?(2分)
(3)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方面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2分)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2分)
思想品德
【生命安全 心理健康】
38.(4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雾霾影响交通,但不影响健康。
(2)饮用隔夜后的或烧开过几次的白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3)我们内心的判断和选择,最终会决定个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4)解决危机,可以效仿别人的具体方法。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39.(5分)观察右边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表明我们生活哪一方面的变化?(1分)
(2)除了漫画所反应的内容,你还能感受到生活
中的哪些变化?(答2点,2分)
(3)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2点,2分)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40.(5分)2016年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天蓝水净的人居环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加大加快推进全市江河湖泊的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进水生态建设;抓好全市绿化全覆盖工作,建设“绿色鄂州、生态鄂州”;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天蓝水净的人居环境,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1分)
其含义是什么?(2分)
(2)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青少年,你打算怎样做?(答2点,2分)
【维护团结 捍卫主权】
41.(5分)材料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区、自治州等自治机关。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兴边富民”举措,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有何特点?(1分)
(2)自治机关的设置,遵循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哪一项基本政策?(1分)
(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民族团结?(答3点,3分)
【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新的征程】
42.(6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更为精彩的辉煌篇章,它将使十三亿中国人拥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人民生活达到了怎样的水平?(1分)有什么意义?(1分)
(2)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分)
(3)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中任选三个方面作答,3分)
鄂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D 2、C 3、B 4、C 5、A 6、D 7、A 8、B 9、C 10、C
二、综合题(共15分,每空1分)
33、(7分) ⑴b ⑵旧金山
⑶本州 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⑷西伯利亚大铁路 A ⑸B
34、(8分 )⑴B ⑵ 降水 高寒
⑶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海陆因素)
⑷东北平原 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⑸C ⑹C
鄂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1、C 12、D 13、C 14、B 15、B 16、A
17、A 18、C 19、D 20、D 21、A 22、B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35、(9分)⑴洋务运动(1分) 戊戌变法(1分) 辛亥革命(1分)
⑵ 开国大典(1分)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分)
前:以阶级斗争为中心(1分) 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
⑷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答对一点即得分1分)
36、(8分)⑴棉纺织业(1分)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分) ⑵ 蒸汽时代(1分) 史蒂芬孙(1分) 内燃机(1分)
⑶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1分) 目地:维护清朝统治(1分)
⑷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答对一点即给分,1分)
37、(9分)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分) 巴黎和会(1分) 华盛顿会议(1分)
⑵ 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 “冷战”(1分)
⑶政治多极化(1分) 经济全球化(1分)
⑷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至少答两点,2分)
鄂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23、C 24、A 25、C 26、B 27、C 28、C 29、A 30、B 31、A 32、B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3 8、(4分)⑴× ⑵√ ⑶√ ⑷×
39、(5分)⑴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分)
⑵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分) 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分)
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等。(任选其中两点,得2分)
40、(5分)⑴“大杂居,小聚居”(1分) ⑵民族区域自治(1分)
⑶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更不会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答对三点,得3分)
42、(6分)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分)
意义: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忧的梦想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答对一点,得1分)
⑵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分)
⑶经济方面: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政治方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方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方面: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生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答对三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