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C (A.看kān护妇 B.邂xiè逅 D.言简意赅gāi)
2.D (A.半身不遂 B.笼统 C.惟妙惟肖)
3.A (A.“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两个词语意思不一样。B.“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不待宣传就迅速地传播,在这个方面上两个词语意思相同,“不翼而飞”也指东西不见。C.“日薄西山”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灭亡;“穷途末路”形容面临无路可走,没有前途的境地,两个词语意思相近。D.“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没有一点办法;“一筹莫展”形容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没有,两个词语意思相同。)
4.C (A.语序不当,先“建立”后“完善”;B.动宾搭配不当,在“政治”后加上“行动”;D.充分累赘,“大约”和“余”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
5.D (②④具有因果关系。①句中含有“比较”之意,所以,应放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之后,“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是“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的前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一)(6分)
6.B (“失语症”的双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唤醒”的双引号作用是表示有特殊含义。)
7.A (根据上文“传统的看法是”推论,下文应选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语“只要……就……”。)
8.D (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以美国少年的例子以及中国和日本为例子都属于举例子说明,中国人、日本人与欧美人进行对比属于作比较说明。)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古诗鉴赏(4分)
9.C (“暗示诗人兵败被俘后害怕、惊恐的心情”错误)
10.B (A.“烽火”指战争,战火;C.“浮云”指困难、挫折、障碍等。诗句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D.应为杜甫。)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11.C (加:益处,好处。)
12.B (原句中的“而”与B项中的“而”都是转折连词,但是。A.并列连词,又,并且;C.顺承连词,来,就;D.表修饰,可不译。)
13.A (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是比喻论证。)
14.(1)那么一切可以用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则:那么,0.5分;可以:可以用来,1分;者:……的方法,0.5分;句意通顺1分)
(2)用脚踢着(践踏或踩过)(的东西)来给别人(人家)吃,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补充省略充分“之”:东西,0.5分;“之”:代词,别人,人家,0.5分;句意通顺2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