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东地区2013年初中化学中考样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运动规律 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③生命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阿伏加罗 C道尔顿 D.拉瓦锡 ( )
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盛H2集气瓶放置 C.读取液体体积 D.引燃酒精灯
5.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榨取果汁
C.汽油洗涤油污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6.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
A.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B.均匀的被烧焦
C.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7.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
A.锥形瓶 B.试管 C.量筒 D.烧杯
8.为保护城市优美的环境,小强向市政府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①大力发展燃油汽车的数量,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
②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工业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③推广使用卫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
④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
⑤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其中可取的是 ( )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纯净的空气 B.洁净的矿泉水 C.食盐 D.液态氧
10.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硅 B.铁 C.铝 D.钙
12.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一定量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1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B.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C.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D.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能减排”非常重要
14.下列衣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6.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 Ba(OH)2 HCl B.NaOH HCl NaCl
C.NaOH H C1 HNO3 D.H2SO4 Ba(OH)2 Na2SO4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2 58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7 0 19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减小
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19.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但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1价。下列化合物中氧元素显-1价的是 ( )
A.H2O2 B.H2SO4 C.Ca(OH)2 D.Na2O2
9.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图曲线正确的是 ( )
A B C 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其中化学反应方程式2分)
21.碳、氢、氧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写出C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为A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
(3)A和B在光合作用下可以生成C和氧气,而直接反应则生成___ ______。以上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产物却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不仅决定于反应物,还决定于______________。
22.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我国现有的能源主要以煤为主,煤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是CO2,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是 。由于煤中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因此,煤燃烧放出的气体中会含有SO2,它进入大气中形成酸雨而造成一定的危害。请举一例说明: 。为了减少煤对空气的污染,“西气东输”工程为东部提供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是 ,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进一步利用新能源显得十分重要,请写出一种你熟悉的新能源 。要缓解能源危机,人们必须提高节能意识,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节能标志的是 (填序号)。
(3)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使用乙醇汽油。人们常用陈化粮来生产乙醇(C2H5OH),其
过程为:陈化粮 葡萄糖(C6H12O6) 酒精 + 二氧化碳。试写
出用葡萄糖生产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4)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Li + MnO2 = LiMnO2,该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在LiMnO2中,已知锂(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锰(Mn)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
分别充满了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右图所示,抽
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过一段时间,观察到A、B两个集气瓶内
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实验中,除了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2)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硫原子,上述
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你推测,反应完毕后,瓶中剩余的气体是 (填写化学式),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 。
四.简答题(共12分,其中24、25、26小题每小题4分)
24.塑料的品种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右图所示的食品保鲜膜
就是一种塑料制品,请回答:该保鲜膜具有哪些性质(至少
答两点)?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请你谈
一点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
25.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晨发现菜刀生锈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菜刀上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菜刀为什么会生锈?
(3)请提出一个办法防止菜刀生锈。
26.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
是 。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
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
取的措施是 ,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
五.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
27.(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
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