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15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苏教规〔2010〕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等文件及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会议精神,现就做好全市2015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计划管理
1.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根据生源情况和高中段学校发展规模确定。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统招生和自主招生计划下达,其中自主招生计划比例不超过统招生计划数的10%,民办普通高中纳入招生计划管理,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纳入总计划(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见附件一)。
2.热点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数全部为指标生计划(具体推荐实施办法见附件三)。新海高级中学、连云港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板浦高级中学指标生分配计划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其他热点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由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审批后公布实施。
3.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计划招生200人、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计划招生100人、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计划招生100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由招生学校向社会发布。
鼓励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预备班试点工作。
连云港高级中学内地新疆普高班计划招生90人,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计划招生140人。
新海高级中学“苏教国际班”、海州高级中学“苏教国际预科班”、板浦高级中学“日语班”、智贤中学“中加国际班”、华侨双语学校“国际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中澳VCE班” “中美国际课程班”等按计划招生,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见附件一)。
高中段学校开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残疾学生和残疾困难家庭学生就读高中段学校免收学费,残疾学生就读高中段学校可凭残疾证及高中段学校证明到县区残联申请教育专项补贴。海头高级中学“宏志班”、厉庄高级中学“励志班”按计划招生(招生计划见附件一)。
4.四星级普通高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均按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公布的计划在规定范围内(县属中学在县内,赣榆区在本区内,其他区属中学在市区)招生。
5.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招生计划、五年制高职、部省属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由省下达。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计划由市下达。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见附件二。
6.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中职与普通本科院校“3+
7.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与连云港高级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联合开展普职融通试点。县区普职融通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展试点。
8.中等专业学校继续招收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班,以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升学以及普通高校面向中等专业学校本科、专科招生计划增长的需要。
9.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三星级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其它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学校周边地区招生。县区向市区输送中等职业教育生源5000人,其中赣榆区1300人,东海县1600人,灌云县1500人,灌南县600人。
二、考试考查
10.凡参加2015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2015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文化考试组织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11.文化考试命题原则和要求以《关于印发〈2015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的通知》(连教基[2015]1号)文件为准。
12.考试时间统一为:
13.各考试科目的试卷均实行全市集中网上阅卷,阅卷工作严格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14.考生可凭报名号和网上填报志愿时设定的密码登录市招办网站查询个人成绩,亦可通过中国电信168信息台查询个人成绩。
三、志愿填报
15.6月17—20日,全市考生自主填报志愿。考生每人自己设定密码,同时应妥善保管密码,以备查询成绩时使用。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人无法更改,所有志愿以网上填报为准。同时,由县区招办打印考生志愿告知单,下发给考生本人或其监护人。
16.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统一实行平行志愿。为方便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的统招生、自主招生分别用不同代码。
17.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
(1)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可以兼报,但与省免费五年制师范(男生)学前教育专业不得兼报。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和四星级普通高中可以兼报。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和三星级普通高中可以兼报。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部省属普通中专、中等专业学校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不得兼报。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和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不得兼报。
(2)应届初中毕业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均达C等第以上(含C等第)者方可报考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普通高中;往届初中毕业生若报考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普通高中,只能填报自主招生志愿。
(3)已被推荐为指标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其指标生的资格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
(4)被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两年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5)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在初中就读学校领取《连云港市2015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生加分投档审批表》(见附件四),有关审批部门审核盖章后,于6月12日由学校统一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汇总表及所有审批表于6月20日报市教育局基教处,直属初中直接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填报志愿截止后,不再办理。
四、录取要求
18.录取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分数优先和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的原则。
19.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分别划定各批次控制线,严禁任何学校降低分数录取,如违规录取将无法建立学籍。
20.全市统一集中实施网上录取。在向考生个人公布成绩之后,严格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按计划进行投档,分批次录取。
提前录取批次: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200人、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100人、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100人(指标生不享受加分投档),免费五年制师范(男生)学前教育专业44人。
第一录取批次:四星级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在以上各学校录取结束后录取。
第二录取批次: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部省属普通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班、中等专业学校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在以上各学校录取结束后录取。
21.网上录取过程中,达学校最低录取线,如总分相同,则依据文化考试总分;若文化考试总分相同,再依据语、数、外三科总分;若语、数、外三科总分相同,最后依次依据语、数、外单科成绩录取。
22.指标生录取按学生取得热点普通高中指标生资格,加20分投档。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应达到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应达到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凡报考五年制高职的考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理化生实验考查均达A等第的情况下加分投档。
23.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录取办法,按《关于印发<连云港市2015年普通高中招收体艺特长生实施办法>的通知》(连教体艺〔2015〕2号)要求执行,严格按学校统招生、自主招生计划,择优自主录取。
24.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录取时享受优惠政策,同一考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1)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香港、澳门籍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投档。
(3)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加分办法按《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的通知》(连政联〔2015〕1号)规定执行。
25.考生凭报名号和密码,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各高中段学校凭用户名、密码上网查询本校预录取信息,联系考生报到。学籍管理部门依据录取库信息进行学籍注册,建立符合国家统一要求的学籍库。
五、工作要求
26.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组织实施,争取初中段学校毕业生“一个不能缺”的升入高中段学校就读。
27.招生工作必须做到规范有序,报名、考试、阅卷、录取等环节必须依法按章办事,杜绝有偿招生和无序招生现象。严禁本市、外地中等专业学校在市内设立校外办学点。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生工作,对各类违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
28.各初中校要认真广泛的宣传招生政策,让所有考生、考生家长了解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志愿填报方法,特别要向家长宣传统招生、自主招生、国际班的收费标准。组织学生填报志愿,必须严格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选报学校;不得出现统一联系方式;班主任不得为学生编制、保管密码;不得向市、县区招办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人员提供生源信息;不得扣压《报考指南》、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初中校长为志愿填报第一责任人,保证初中毕业生享有高中段学校招生政策知情权,毕业生报考率、志愿填报率、录取率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29.四星级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宣传材料需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三星级普通高中招生宣传材料需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在各类媒体上进行招生宣传。
本意见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连云港市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四星级普通高中及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招生计划
|
学校名称 |
招生 总人数 |
计划类别 |
招生计划 分 解 |
招生计划说明 |
招生 范围 |
|
新海高级中学 |
1040 |
统招生 |
846 |
其中创新人才实验班200人,体艺特长生40人(统招37人,自主招生3人) |
全 市 |
|
自主招生 |
94 | ||||
|
苏教国际班 |
100 | ||||
|
连云港高级中学 |
700 |
统招生 |
637 |
其中课程班100人,体艺特长生44人(统招40人,自主招生4人),新疆班90人 | |
|
自主招生 |
63 | ||||
|
海州高级中学 |
740 |
统招生 |
633 |
其中实验班100人,体艺特长生70人(统招64人,自主招生6人) | |
|
自主招生 |
67 | ||||
|
苏教国际预科班 |
40 | ||||
|
板浦高级中学 |
700 |
统招生 |
587 |
其中体艺特长生30人(统招28人,自主招生2人) | |
|
自主招生 |
63 | ||||
|
日语班 |
50 | ||||
|
赣榆高级中学 |
1200 |
统招生 |
1091 |
其中体艺特长生38人(统招35人,自主招生3人) | |
|
自主招生 |
109 | ||||
|
海头高级中学 |
750 |
统招生 |
682 |
其中体艺特长生10人(统招10人),宏志班40名 | |
|
自主招生 |
68 | ||||
|
赣榆区第一中学 |
750 |
统招生 |
682 |
其中体艺特长生15人(统招14人,自主招生1人) | |
|
自主招生 |
68 | ||||
|
城头高级中学 |
750 |
统招生 |
682 |
其中体艺特长生15人(统招14人,自主招生1人) | |
|
自主招生 |
68 | ||||
|
赣榆智贤中学 |
750 |
文化类 |
710 |
其中体艺特长生56人,办学类型:民办 | |
|
中加国际班 |
40 | ||||
|
东海高级中学 |
1200 |
统招生 |
1091 |
其中体艺特长生14人(统招13人,自主招生1人) | |
|
自主招生 |
109 | ||||
|
白塔高级中学 |
900 |
统招生 |
819 |
其中体艺特长生10人(统招10人) | |
|
自主招生 |
81 | ||||
|
石榴高级中学 |
800 |
统招生 |
728 |
其中体艺特长生40人(统招37人,自主招生3人) | |
|
自主招生 |
72 | ||||
|
灌云高级中学 |
1200 |
统招生 |
1091 |
其中体艺特长生20人(统招19人,自主招生1人) | |
|
自主招生 |
109 | ||||
|
灌云县第一中学 |
1000 |
统招生 |
910 |
其中体艺特长生8人(统招8人) | |
|
自主招生 |
90 | ||||
|
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 |
1000 |
统招生 |
910 |
其中体艺特长生10人(统招10人) | |
|
自主招生 |
90 | ||||
|
灌南高级中学 |
1000 |
统招生 |
910 |
其中体艺特长生40人(统招37人,自主招生3人) | |
|
自主招生 |
90 | ||||
|
连云港 外国语学校 |
356 |
统招生 |
284 |
其中体艺特长生64人(统招59人,自主招生5人) | |
|
自主招生 |
32 | ||||
|
中澳VCE班 |
20 | ||||
|
中美国际课程班 |
20 |
三星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
学校名称 |
招生 总人数 |
计划类别 |
招生计划分解 |
招生计划说明 |
招生范围 |
|
新浦中学 |
400 |
统招生 |
364 |
其中体艺特长生12人(统招11人,自主招生1人) |
市 区 |
|
自主招生 |
36 | ||||
|
锦屏高级中学 |
300 |
统招生 |
273 |
其中体艺特长生30人(统招28人,自主招生2人) | |
|
自主招生 |
27 | ||||
|
开发区高级中学 |
300 |
统招生 |
273 |
其中体艺特长生50人(统招46人,自主招生4人) | |
|
自主招生 |
27 | ||||
|
海滨中学 |
300 |
统招生 |
273 |
其中体艺特长生20人(统招19人,自主招生1人) | |
|
自主招生 |
27 | ||||
|
厉庄高级中学 |
500 |
统招生 |
455 |
其中体艺特长生35人(统招32人,自主招生3人),励志班40名 |
赣 榆 区 |
|
自主招生 |
45 | ||||
|
赣马高级中学 |
500 |
统招生 |
455 |
其中体艺特长生5人(统招5人) | |
|
自主招生 |
45 | ||||
|
赣榆区城南中学 |
500 |
统招生 |
455 |
其中体艺特长生6人(统招6人) | |
|
自主招生 |
45 | ||||
|
东海县第二中学 |
800 |
统招生 |
728 |
其中体艺特长生15人(统招14人,自主招生1人) |
东 海 县 |
|
自主招生 |
72 | ||||
|
房山高级中学 |
500 |
统招生 |
455 |
其中体艺特长生10人(统招10人) | |
|
自主招生生 |
45 | ||||
|
安峰高级中学 |
260 |
统招生 |
237 |
其中体艺特长生20人(统招19人,自主招生1人) | |
|
自主招生 |
23 | ||||
|
陡沟中学 |
260 |
统招生 |
237 |
|
灌 云 县 |
|
自主招生 |
23 | ||||
|
四队中学 |
200 |
统招生 |
182 |
| |
|
自主招生 |
18 | ||||
|
灌南县第二中学 |
900 |
统招生 |
819 |
其中体艺特长生20人(统招19人,自主招生1人) |
灌 南 县 |
|
自主招生生 |
81 | ||||
|
连云港田家炳中学 |
400 |
统招生 |
364 |
其中体艺特长生40人(统招37人,自主招生3人) | |
|
自主招生 |
36 | ||||
|
华侨双语学校 |
660 |
文化类 |
600 |
办学类型:民办 | |
|
国际班 |
60 |
二星级以下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
学校名称 |
招生 总人数 |
计划类别 |
招生计划分解 |
招生计划说明 |
招生范围 |
|
赣榆区清华园学校 |
300 |
民办 |
300 |
|
|
|
东海县外国语学校 |
200 |
民办 |
200 |
| |
|
东海县金桥学校 |
200 |
民办 |
200 |
| |
|
新世纪实验学校 |
100 |
民办 |
100 |
|
附件二:
连云港市2015年职业教育招生计划
|
单 位 |
学 校 名 称 |
计划类别 |
学制 |
招生计划 |
备 注 |
|
|
直属 学校 |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连云港办学点) |
五年制高职 |
5 |
260 |
|
|
|
职业中专 |
3 |
280 |
|
|||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职业中专 |
3 |
300 |
|
||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五年制高职 |
5 |
800 |
|
||
|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五年制高职 |
5 |
1050 |
|
||
|
普通中专 |
3-4 |
350 |
|
|||
|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五年制高职 |
5 |
700 |
|
||
|
普通中专 |
3 |
280 |
|
|||
|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
五年制高职 |
5 |
300 |
|
||
|
职业中专 |
3 |
1400 |
|
|||
|
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80 |
|
||
|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170 |
|
||
|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
职业中专 |
3 |
22 |
|
||
|
连云港市交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200 |
|
||
|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连云港分校 |
成人中专 |
3 |
400 |
|
||
|
东海县 |
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
五年制高职 |
5 |
100 |
|
|
|
职业中专 |
3 |
1275 |
|
|||
|
成人中专 |
3 |
510 |
|
|||
|
灌云县 |
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1140 |
|
|
|
成人中专 |
3 |
200 |
|
|||
|
灌南县 |
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1355 |
|
|
|
成人中专 |
3 |
300 |
|
|||
|
赣榆区 |
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1500 |
|
|
|
江苏省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600 |
|
||
|
成人中专 |
3 |
200 |
|
|
单 位 |
学 校 名 称 |
计划类别 |
学制 |
招生计划 |
备 注 |
|
海州区 |
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655 |
|
|
连云区 |
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 |
五年制高职 |
5 |
100 |
|
|
职业中专 |
3 |
650 |
| ||
|
徐圩 新区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职业中专 |
3 |
240 |
|
|
成人中专 |
3 |
100 |
| ||
|
技工 学校 |
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 |
预备技师 |
4 |
1180 |
招收高中毕业生 |
|
高级技工 |
3 |
招收高中毕业生 | |||
|
高级技工 |
2 |
招收中职技毕业生 | |||
|
高级技工 |
3+2 |
| |||
|
中级技工 |
3 |
360 |
| ||
|
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 |
高级技工 |
3 |
200 |
招收高中毕业生 | |
|
高级技工 |
2 |
招收中职技毕业生 | |||
|
连云港市交通技工学校 |
高级技工 |
3 |
150 |
招收高中毕业生 | |
|
高级技工 |
2 |
招收中职技毕业生 | |||
|
高级技工 |
3+2 |
| |||
|
中级技工 |
3 |
300 |
| ||
|
连云港市信息技工学校(民办) |
高级技工 |
3 |
90 |
招收高中毕业生 | |
|
中级技工 |
3 |
220 |
| ||
|
连云港市海滨技工学校(民办) |
中级技工 |
3 |
310 |
| |
|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技工学校 |
中级技工 |
3 |
400 |
| |
|
连云港市赣榆县技工学校 |
高级技工 |
3 |
100 |
招收高中毕业生 | |
|
高级技工 |
2 |
招收中职技毕业生 | |||
|
中级技工 |
3 |
100 |
| ||
|
连云港市晶都技工学校 |
中级技工 |
3 |
300 |
| |
|
连云港市东海县技工学校(民办) |
中级技工 |
3 |
300 |
| |
|
连云港市灌云县技工学校 |
中级技工 |
3 |
300 |
| |
|
连云港市灌云县常青技工学校(民办) |
中级技工 |
3 |
500 |
|
2015年热点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及推荐实施办法
一、指标生计划的确定及分配范围
1.热点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由市或县(含赣榆区)教育行政部门按学校统招计划数确定。
2.热点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均分配到学校所在的市区或县(含赣榆区)内相关初中学校,不跨属地分配,分配方案分别由市或县(含赣榆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二、指标生计划分配依据
市、县(含赣榆区)教育行政部门在遵循向薄弱初中倾斜原则的前提下,分配指标生计划的依据为:1.当年初三在籍考生数(权重占80%);2.初中学校教学改革水平(权重占10%);3.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状况(权重占10%)。
三、指标生推荐条件及程序
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后,由学校成立推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荐工作,被推荐的指标生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必须是学校优异者;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是学校优秀者;3.学生必须具有本校学籍,并在本校初中就读满三年的。
推荐指标生必须履行下列程序:1.学生本人自愿向学校书面申请,家长同意并签字确认;2.本班级同学、班主任和全体任课老师签字推荐;3.年级推荐;4.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5.在学校公示一周,接受各方面监督;6.各校6月12日前完成网上指标生信息上报,同时打印出本校《指标生名册》由校长签字、学校盖章,报市、县区招生和基教部门审批备案,原始材料保留三年备查,并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学校。已被推荐为指标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其指标生的资格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
推荐的指标生仍需参加中考,录取时加20分投档(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