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试卷结构
1、知识内容比例:
七年级上约30%,七年级下约30%,八年级上约20%,八年级下约20%。
2、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40%;非选择题:60%。
四、考试形式
闭卷,与物理、化学合卷,生物占50分。
五、试题难度
较容易题约60%;中等难度题约30%;较难题约10%。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六、样卷及参考答案(略)
思想品德
一、命题依据
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我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立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基础性: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强调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杜绝繁偏怪题,做到结构合理,难度适当。
3.时代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反映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生活、学生的实际问题。
4.开放性:试题形式、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做到多元化,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保证试题准确、严谨,避免出现思想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
三、命题范围
以教育部2003年5月制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为依据,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八、九年级的内容和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为命题的基本范围。
四、目标要求
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五、考试形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
2、与历史、地理合卷,思想品德占50分。
六、试卷难度
试题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比例约为6:3: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七、试卷结构
1.知识结构:课程标准要求部分约占80%,时事政治约占20%。
2.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
八、样题及参考答案(略)
历 史
一、命题原则
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的相关规定,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命题强调能力立意与教育价值立意相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加强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联系;试题选取的素材力求真实、多样;试题的设计重视基础性,不出偏题、怪题;题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文字表述力求简约、准确。
二、考试内容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考查范围,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历史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知识内容为依托进行命题,但每一课中的楷体字(小字)部分不作考试要求。
三、试卷结构
1.知识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占28%;中国近代现代史占36%;世界史占36%。
2.题型及分值比例
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
四、考试形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
2.与思想品德、地理合卷考试,历史部分满分50分。
五、试卷难度
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2.试题分为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其分值比例约为6:3:l。
六、样卷及参考答案(略)
地 理
一、命题原则
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和“三维目标”的要求。命题注重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重点,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点;题目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探究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选材时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地理热点问题。试题文字表述力求简约、准确。
二、考试内容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准,以现行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八年级共四册教材为依托。
三、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比例
地球与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40%,中国地理约占50%。
2.题型及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与思想品德、历史合卷。地理部分占50分。
五、试卷难度
较易、中等、较难题目的比例约为6∶3∶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六、样卷及参考答案(略)
信息技术考试说明及实施办法
一、命题原则
命题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规定,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旨在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信息处理中的法律意识、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获取新知、综合应用、探索新知的能力与水平。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强调知识间的联系、综合与运用。不出“偏”、“怪”、“繁琐”、脱离实际的试题,且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内容,并能由计算机考试系统自动评阅成绩。
二、考试内容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内容为标准,以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下册)和八年级(上册、下册)教材为依据选取。
三、考试形式与计分
闭卷、上机考试。每场考试的试题由计算机考试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理论和实践部分全部通过上机操作完成。试卷满分为100分,实际得分的30%计入初中学业考试总分。
四、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比例
信息与信息技术约占20%,文字处理约占25%,演示文稿约占5%,网络基础及应用约占10%,数据处理约占10%,网站设计与制作约占15%,多媒体采集加工与动画制作约占10%,算法初步及VB程序设计约占5%。
2、题型及分值比例
单选题占20%,多选题占15%,判断题占10%,文字录入题占10%,操作题占45%。
五、试卷难度
试卷中较容易、中等和较难题的比例约为6∶3∶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六、考试时间与考点安排
考试时间为4月18日-20日,考点的设置放在本校或本乡镇,考场要实行封闭管理,维护好考场秩序,一切为考生服务。市直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考试工作由兰山区组织实施;高新开发区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考试由罗庄区组织实施;经济开发区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考试由河东区组织实施;临港开发区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考试由莒南县组织实施。相关县区和学校要搞好协调,认真组织好今年的考试工作。
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各县区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考试工作。要成立“信息技术考试领导小组”,负责信息技术考试的各项工作。
2、各县区教育局要认真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对信息技术考试的硬件配备、软件系统安装和检测、监考教师培训、学生参考的组织及其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作出细致安排,落实有效措施,明确责任到人,使考试系统安全正常运行、考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这次考试取得成功。
3、信息技术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各县区对考试的组织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4、考试结束后,将考试原始成绩按要求折算成实际计分成绩,报各县区教育局基教科及市教育局电教馆(数据库所有字段为字符型,结构如下:xjh[19位,学籍号]、xm[8位,姓名]、xxcj[3位,信息技术成绩]);各县区教育局基教科将实际计分成绩使用管理系统的“考试管理\考场编排\数据维护\导入考生信息”功能,导入文化课考试编场库,按时按要求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实验操作考试实施办法
一、命题原则
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实验规程》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的理解学科知识、设计及实施实验方案、规范仪器操作和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等方面的科学探究及动手能力。试题注重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二、考试内容
现行初中教材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每科6个实验,每生现场抽取其中一科1个实验考试。
三、考试时间及考点
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4月1日至4月30日,各县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考点设在考生所在学校。市直初中学校的实验操作考试由兰山区组织实施;高新开发区初中学校的实验操作考试由罗庄区组织实施;经济开发区初中学校的实验操作考试由河东区组织实施;临港开发区初中学校的实验操作考试由莒南县组织实施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领导。各县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确保今年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精心布置,认真细致地做好实验操作考试工作。严格按《临沂市2011年中考加试实验操作实施细则》(另发)的要求和实验操作考试的有关规定、程序和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验操作考试的各个环节不出现任何问题。
3、搞好培训,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县区要精心挑选好监考老师,开好考务培训会。对每一位监考老师,都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培训,使每一位监考老师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切实掌握评分标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纪律,秉公办事。未经培训不准上岗。
4、强化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各县区和考点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实验操作考试全过程的安全问题,对师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的安全教育。考试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确保考试过程中的师生安全。
5、为了把实验教学开展的更好,今年将继续对实验操作考试及实验教学开展较好的实验教师进行优秀实验教学成绩奖的评选。
6、实验操作考试满分为100分,实际得分的30%计入初中学业考试总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
7、实验操作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各县区对考试的组织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8、考试结束后,将考试原始成绩按要求折算成实际计分成绩,报各县区教育局基教科及市教育局仪器站(数据库所有字段为字符型,结构如下:xjh[19位,学籍号]、xm[8位,姓名]、sycj[3位,实验成绩]);各县区教育局基教科将实际计分成绩,使用管理系统的“考试管理\考场编排\数据维护\导入考生信息”功能,导入文化课考试编场库,按时按要求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体育与健康考试说明及实施办法
一、测试项目设置
两项必测项目: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
三项选测项目:非毕业学年的选测项目由县区教育局统一指定;毕业学年的选测项目由市教育局统一指定,2011年确定的选测项目为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
二、组织实施和计分办法
1、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初中学生非毕业学年的所有测试项目均由学校组织实施;毕业学年的测试工作,由学校和县区教育局共同组织实施。其中,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两项必测项目的测量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其他三项选测项目的测试工作由县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2、每个学年对学生测量、测试完成后,使用《山东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素质评价\身体素质\”中的数据录入功能,录入初中阶段每学年两项必测项目的测量数据及三项选测项目的测试原始成绩即可(无需录入单项得分,各项目得分和学年最后得分由管理系统自动计算生成)。
3、初中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
4、因病或残疾学生,由家长向学校提交申请,经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学校同意后可免予测试,毕业成绩按60分计。
5、初中学生毕业学年的测试成绩将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测该学校非毕业年级乃至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的重要依据。
6、各单位可使用管理系统的“综合素质评价\身体素质\导出测试数据”功能,分别将每学年各项目测试得分及学年测试最后得分导出(导出模式选择“测试项目得分”),用于备案存档或查询学生各学年得分。
7、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标准的得分无需再手工导入考试管理系统的文化课考试编场库,由管理系统自动计算生成毕业得分,同时按毕业实际得分的60%自动导入文化课考试编场库。
三、考点设置和考试时间要求
考点的设置要放在本校或本乡镇,考场要实行封闭管理,维护好考场秩序,一切为考生服务。市直初中学校的体育考试由兰山区组织实施;高新开发区的体育考试由罗庄区组织实施;经济开发区的体育考试由河东区组织实施;临港开发区的体育考试由莒南县组织实施。相关县区和学校要搞好协调,认真组织好今年的考试工作。
各县区要在5月15号之前完成体育考试工作。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各县区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要成立“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制定考试具体实施办法。要严格验证制度,当场宣布考试成绩,切实做到认真、公正、准确,提高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和信誉。
2、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制订体育考试安全预案,对体育考试中涉及到的车辆、器械、场地等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同时,进一步完善查体制度,做好对学生心脏功能的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各考点要配备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学生的生理变化,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考试项目。
3、要严肃考试工作纪律。各县区要对考试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对在考试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人员,要追究其相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