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纵劈叉及15秒钟高踢腿(1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三名裁判。
②测试办法:五人为一组,由评委测评。
③评分办法:按每人在15秒钟内高踢腿次数评分,高踢腿的高度如果不符合要求不计分;纵横劈叉按离地面高度评分。由三名裁判共同裁定考生测试成绩。记分员按评分标准核定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纵劈叉 |
15秒钟高踢腿 | |||
|
距地面高度(cm) |
分值 |
男(次) |
分值 |
女(次) |
|
0—4 |
4 |
20 |
6 |
18 |
|
5—8 |
3 |
19 |
5 |
17 |
|
9—12 |
2 |
18 |
4 |
16 |
|
13—15 |
1 |
17 |
3 |
15 |
|
|
|
16 |
2 |
14 |
|
|
|
15 |
1 |
13 |
注:高踢腿时间为15秒。
(3)基本功(3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三名裁判。
②测试办法:考生连续做两套盘、奔、膝、肩、头等五项动作。每个考生有两次完成动作的机会。
③评分办法:连续完成两套动作得30分,完成一套动作得15分。测试中若毽球落地,本套动作不得分。由三名裁判共同裁定考生得分。
(4)实战(3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三名裁判和七名评委。
②测试办法:裁判组织考生,三人为一队进行比赛。
③评分办法:由七名评委按评分标准分别给每位考生独立评分。记分员负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其余五名评委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考生实战得分。
④实战评分标准
|
级别 分数 |
A |
B |
C |
D |
|
30—20分 |
19—10分 |
9—3分 |
2分以下 | |
|
技术规 格程度 |
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 | 动作正确,协调。 | 动作基本正确,较协调。 | 动作不准确不协调。 |
|
技术运 用效果 |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 | 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 |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 | 技术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
|
战术配 合意识 |
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 战术配合意识较强,效果较好。 | 战术配合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一般。 | 战术配合意识差,实战效果较差。 |
|
个人条件 |
个人条件很好。 |
个人条件好。 |
个人条件一般。 |
个人条件差。 |
7.健美操项目专项技术测试办法和评分标准
(1)纵叉、横叉、仰卧起坐、俯卧撑(2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三名裁判。
②测试办法:用尺子分别测得考生左、右腿纵叉和横叉的完成情况;用2块秒表同时测得考生20秒完成仰卧起坐和20秒完成俯卧撑的数量。
③评分办法:由三名裁判共同裁定考生测试成绩。记分员按评分标准核定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内 容 |
分值 |
标 准 |
评 分 方 法 |
|
纵叉(左右腿各2分) |
4 |
两腿伸直前后分开成一字,大腿根部着地,上体正直。 | 大腿根离地面每增高2cm扣1分。 |
|
横 叉 |
4 |
两腿伸直左右分开成一字,大腿根部着地,上体正直。 | 大腿根离地面每增高2cm扣1分。 |
|
仰卧起坐 |
6 |
仰卧屈腿,分腿同肩宽,大小腿夹角90度,两臂头后屈,起坐时腹肌收缩,腰部着地,仰卧时双肩胛骨着地。 | 20秒内按标准完成25个仰卧起坐得满分,每少做1个扣1分。 |
|
俯 卧 撑 |
6 |
俯撑,支撑臂同肩宽,并腿,手指向前,身体自然平直,头颈以背延长姿态前伸,屈臂时肩同肘高,臂部稍翘,与肩起落平行,胸腹离地不少于10厘米,推撑保持身体姿态。 | 20秒内按标准完成20个俯卧撑得满分,每少做1个扣1分。 |
(2)单臂俯卧撑、分腿支撑、分腿屈体跳、前或侧搬腿平衡(2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一名裁判和三名评委。
②测试办法:考生有二次完成每个动作的机会,以完成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考生测试成绩。
③评分办法:按评分标准,对考生的动作逐个进行评分。由三名评委共同评定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内容 |
分值 |
标 准 |
评 分 方 法 |
|
单臂俯卧 |
4 |
单臂俯卧,另一臂屈于体后,分腿同肩宽,身体自然平直,屈臂时,肘关节的角度为45度,推撑保持身体姿态。 | 动作质量好,得4分。动作质量较好得3分。动作质量一般得2分。动作质量勉强完成得1分。 |
|
分腿支撑 |
4 |
双手支撑,屈髋,两腿伸直,至少分腿90度,并与地面平行,撑起时,保持身体姿态,控制2秒后回落。 | 动作质量好,得4分。动作质量较好得3分。动作质量一般,控制时间1秒以上,得2分。动作质量勉强撑起,控制时间不足1秒,得1分。 |
|
分腿屈体跳 |
6 |
双脚起跳,腾空高,双腿伸直并高于水平,上体前倾,落地有缓冲。 | 动作质量好,得6分。动作质量较好,两腿达到水平,得5分。动作质量一般,得4分。动作质量较差,得1分。 |
|
前搬或侧搬腿平衡 |
6 |
平衡时,两腿伸直,开度在170度以上,保持身体姿态,并控制在2秒以上。 | 动作质量好,得6分。动作质量较好,两腿开度在150—170度之间,得5分。动作质量一般,两腿开度在120—150度之间,但控制时间不足2秒,得4分。动作质量较差,得1分。 |
(3)成套动作(3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一名裁判和七名评委。
②测试办法:考生自选一套健美操表演(自备伴奏磁带)。
③评分办法:由七名评委按评分标准分别给每位考生独立评分。记分员负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其余五名评委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内容 |
分值 |
评 分 方 法 |
|
艺术质量 |
10 |
1.动作设计(4分):健美操特色内容,过渡动作和连接动作要合理流畅,动作的选择要多样化,场地的充分运用。
2.表现力(4分):有活力,有激情。有感染力,有自信心。 3.音乐(2分):动作的风格与类型及运动员的表现,必须和音乐的特色完美结合,运动员的动作,必须与音乐相符,并配合乐曲。 |
|
完成 |
10 |
1.协调性(3分):身体部位,不对称动作,面的变化,速度的变化。
2.强度(3分):动作频率,速度,爆发力,腾空高度。 3.技术技巧(4分):姿态,准确性,平衡。 |
|
难度 |
5 |
自编成套动作中必须包括6类难度动作,难度水平自选。
难度值为:A—0.5 B—1.0 C—1.5 D—2.0 E—2.5 F—3.0 G—3.5 |
|
创造性 |
5 |
1.成套动作的编排表现出独创的音乐内涵和独特的动作设计(2分)。
2.创新的过渡动作和连接动作(2分)。 3.新颖的2ⅹ8拍健美操动作组合(1分)。 |
注:1.完成一套自编动作的时间为1分40秒—1分15秒。
2.考生必须自备音乐伴奏(磁带),并将音乐伴奏放在A面开始的位置。
(4)型体(1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一名裁判和七名评委。
②测试办法:考生身着健美操服或泳装,按裁判要求,将身体的各面分别展示给评委。
③评分办法:由七名评委按评分标准分别给每位考生独立评分。记分员负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其余五名评委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体 型 |
分值 |
标 准 |
| 健美型 |
10 |
体型匀称,肌肉素质较好,女运动员应有明显的女性特征。 |
| 一般型与粗壮型 |
6—9 |
肌肉素质一般,比健美型略瘦或脂肪组织稍多。 |
| 瘦弱型与肥胖型 |
1—5 |
肌肉素质明显差,过于纤细或粗状。 |
(1)对奕(5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七名评委。
②测试办法:按棋牌种类分组,根据参加测试考生人数采取单循环或记分循环方法对奕,决出最后的名次。
③评分办法:按取得的名次评分。
④比赛名次核分对照表
|
名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分值 |
50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
1 |
(2)评委考评(3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七名评委。
②测试办法:在考生对奕过程中,评委对考生进行测评。
③评分办法:由七名评委按评分标准分别给每位考生独立评分。记分员负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其余五名评委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考生实战得分。
④评委评分标准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D |
|
30—25分 |
24—18分 |
17—10分 |
9分以下 | |
|
要求 |
棋路宽、反应快,积极主动进攻,战术灵活多变,应变能力强。 | 棋路较宽,能积极进攻,战术比较灵活,应变能力较强。 | 棋路一般,战术呆板,能积极进攻,应变能力较差。 | 思路呆板,棋路不多,下棋保守,心态不稳。 |
9.藤球项目专项技术测试办法和评分标准
(1)三米线移动(10分)
①人员配置:每个测试场地安排三名裁判。
②测试办法:考生滑步往返做10次。
③评分办法:按完成的时间评分。三名裁判中,两名裁判计时相同而第三名裁判不同时,以这两名裁判计时作为考生测试成绩;如三名裁判计时各不相同,以中间成绩作为考生测试成绩。
④三米线移动评分标准
|
分 值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秒)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女(秒)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纵劈叉 |
15秒钟高踢腿 | |||
|
距地面高度(cm) |
分值 |
男(次) |
分值 |
女(次) |
|
0—4 |
4 |
20 |
6 |
18 |
|
5—8 |
3 |
19 |
5 |
17 |
|
9—12 |
2 |
18 |
4 |
16 |
|
13—15 |
1 |
17 |
3 |
15 |
|
|
|
16 |
2 |
14 |
|
|
|
15 |
1 |
13 |
|
级别分值 |
A |
B |
C |
D |
|
30—20分 |
19—10分 |
9—3分 |
2分以下 | |
|
技术规格程度 |
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 | 动作正确,协调。 | 动作基本正确,较协调。 | 动作不准确不协调。 |
|
技术运用效果 |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很好。 | 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 |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 | 技术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
|
战术配合意识 |
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 战术配合意识较强,效果较好。 | 战术配合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一般。 | 战术配合意识差,实战效果较差。 |
|
个人条件 |
个人条件很好。 | 个人条件好。 | 个人条件一般。 | 个人条件差。 |
|
正手攻球(次) |
60 |
59 |
58 |
57 |
56 |
55 |
54 |
53 |
52 |
51 |
50 |
49 |
48 |
47 |
46 |
|
分值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左推右攻(组) |
25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18 |
|
分值 |
15 |
13 |
11 |
9 |
7 |
5 |
3 |
1 |
|
搓中突击(次)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
分值 |
15 |
13 |
11 |
9 |
7 |
5 |
3 |
1 |
| 名次 | 1 | 2 | 3 | 4 | 5 |
| 分值 | 15 | 12 | 9 | 6 | 3 |
|
级别分数 |
A |
B |
C |
D |
|
20分 |
19—10分 |
9—3分 |
2分以下 | |
|
技术规格程度 |
动作规范合理,协调连贯。 | 动作较为规范,协调。 | 基本动作正确,较协调。 | 动作不准确不协调。 |
|
技术运用效果 |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很好。 | 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较好。 |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 | 技术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
|
战术意识 |
战术意识强实战效果突出。 | 战术意识较强,效果较好。 | 战术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不理想。 | 战术意识差,实战效果较差。 |
|
个人条件 |
个人条件很好。 |
个人条件较好。 |
个人条件一般。 |
个人条件差。 |
|
内 容 |
分值 |
标准 |
评分方法 |
|
纵叉(左右腿 各2.5分) |
5 |
两腿伸直前后分开成一字,大腿根部着地,上体正直。 | 大腿根离地面每增高2cm扣1分。 |
|
横 叉 |
5 |
两腿伸直左右分开成一字,大腿根部着地,上体正直。 | 大腿根离地面每增高2cm扣1分。 |
|
内 容 |
分 值 |
标 准 |
评 分 方 法 |
|
双飞腿法 |
20 |
出腿高度腰部以上,动作符合技术规范。 |
30秒内完成35个得满分;少一个扣一分。 |
|
内容 |
分值 |
标准 |
评分方法 |
| 横踢;360度横踢;后旋踢;后踢;下劈; |
10 |
1、动作标准、协调;脚靶声音响亮;配合发声。 2、每个腿法重复3次。 |
每个腿法2分,未达技术规范动作要求不得分。 |
|
内容 |
分值 |
标准 |
评分方法 |
|
组合腿法 |
10 |
一分钟自由组合,(此项包含常用腿法)攻防转换流畅、步伐运用自如 |
动作质量好,得10分。动作质量较好得8分;动作质量一般得5分;动作质量较差,得3分。 |
|
分值 |
技战术运用 |
比赛作风 |
攻防转换 |
遵守礼仪 |
| 25-30 | 好 | 很顽强 | 很强 | 遵守 |
| 25-20 | 较好 | 较顽强 | 较强 | 较遵守 |
| 20-15 | 一般 | 一般 | 一般 | 较差 |
| 0-15 | 差 | 胆怯 | 弱 | 差 |

③评分办法:由三名裁判计时,若两块表成绩相同,则为该项成绩;若三块表各不相同,则取中间表成绩,为该生成绩。记分员按评分标准核定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分值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秒) |
12〞00 |
12〞10 |
12〞20 |
12〞30 |
12〞40 |
12〞50 |
12〞60 |
12〞70 |
12〞80 |
12〞90 |
|
女(秒) |
13〞20 |
13〞30 |
13〞40 |
13〞50 |
13〞60 |
13〞70 |
13〞80 |
13〞90 |
14〞00 |
14〞10 |

③评分办法:由三名裁判计时,若两块表成绩相同,则为该项成绩;若三块表各不相同,则取中间表成绩,为该生成绩。记分员按评分标准核定考生得分。
④评分标准
|
分值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秒) |
12〞50 |
12〞60 |
12〞70 |
12〞80 |
12〞90 |
13〞00 |
13〞10 |
13〞20 |
13〞30 |
13〞40 |
|
女(秒) |
13〞50 |
13〞60 |
13〞70 |
13〞80 |
13〞90 |
14〞00 |
14〞10 |
14〞20 |
14〞30 |
14〞40 |
|
分值 |
10 |
8 |
6 |
4 |
2 |
|
男 |
55kg |
45kg |
40kg |
35kg |
30kg |
|
女 |
50kg |
40kg |
30kg |
25kg |
20kg |
|
分 值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秒) |
1'05 |
1'10 |
1'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
1'45 |
1'50 |
|
女(秒) |
1'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
1'45 |
1'50 |
1'55 |
2'00 |
|
内容 |
分值 |
评 分 标 准 | |||
|
技术规格程度 |
技术运用效果 |
战术配合意识 |
个人条件 | ||
|
橄榄球 |
26-40 |
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 |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准确做点运用,效果好。 | 战术配合意识强,带球推进好,做点积极、快下梯度、跟进迅速,实战效果好。 | 个人条件很好 |
|
16-25 |
动作基本正确,较协调。 |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正确做点运用,效果一般。 | 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梯度不明显,跟进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一般。 | 个人条件一般 | |
|
5-15 |
动作不准确,多次前传球。 | 技术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 战术配合意识差,没有梯度意识,实战效果差。 | 个人条件差 | |
|
篮球 |
26-40 |
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 |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好。 | 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 个人条件很好 |
|
16-25 |
动作基本正确,较协调。 |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 | 战术配合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一般。 | 个人条件一般 | |
|
5-15 |
动作不准确,不协调。 | 技术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 战术配合意识差,实战效果差。 | 个人条件差 | |
|
内容及分值 |
听音5分 |
视唱7分 |
节奏听辨2分 |
乐理6分 |
|
标准 |
1个单音1分,2个音组共2分。旋律听辨2分。 | 节奏、音高准确4分;视唱曲谱连贯3分。 | 共1条节奏,每条4小节。 | 音位1分,音程1分,和弦1分,音阶1分,民族调式2分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D |
E |
|
80—65 |
64—50 |
49—35 |
34—20 |
20分以下 | |
|
标准
|
演唱连贯完整;音准、节奏和节拍正确,力度、速度适宜,咬字吐字清晰,乐感好,表现力强。 | 演唱连贯完整;音准、节奏和节拍正确,力度、速度适宜,咬字吐字正确,乐感好,表现力较好。 | 演唱连贯;音准、节奏和节拍基本正确,力度、速度适宜,乐感较差,表现力一般。 | 演唱不连贯;音准、节奏和节拍基本正确,力度、速度欠准确,乐感不好,表现力差。 | 演唱不连贯;音准不好,节奏和节拍有明显错误,没有乐感。 |
|
内容及分值 |
听音5分 |
视奏7分 |
节奏听辨2分 |
乐理6分 |
|
标准 |
1个单音1分,两个音组共2分。旋律听辨2分。 | 节奏、音高准确4分;视奏曲谱连贯3分。 | 共1条节奏,每条4小节。 | 音位1分,音程1分,和弦1分,音阶1分,民族调式2分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D |
E |
|
80—65 |
64—50 |
49—35 |
34—20 |
20分以下 | |
|
标准 |
音准、音色、节奏、技巧等都较完美,乐感好,能强烈感染人,曲目难度大。 |
音准、音色、节奏好,基本功扎实,技巧熟练,乐感好,表现力强,曲目难度较大。 |
音准、节奏较好,演奏技巧较熟练,有表现力,曲目有一定的难度。 |
音准、节奏尚可,演奏技巧基本掌握,乐感一般,曲目难度不大。 |
演奏不连贯;音准不好、节奏和节拍有明显错误,没有乐感。 |
|
内容及分值 |
软开度6分 |
节奏模仿7分 |
动作模仿7分 |
|
标准 |
竖叉2分;横叉3分;下腰(可有人帮助)1分。 | 共两条,每条4小节。 | 共两组,芭蕾舞姿模仿,2个8拍4分;民族舞姿2个8拍3分。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D |
E |
|
80—65 |
64—50 |
49—35 |
34—20 |
20分以下 | |
|
标准 |
动作优美,风格韵律准确并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
动作优美,风格韵律准确。 | 动作标准,有一定风格韵律的体现。 | 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 动作基本协调。 |
|
等级分值 |
A 15—10分 |
B 9—5分 |
C 4分以下 |
|
标准 |
画面均衡,所画静物大小合理。 | 画面不太均衡,所画静物大小不合适。 | 画面失重,极不均衡,所画静物过大或过小。 |
|
等级分值 |
A 20—15分 |
B 14—10分 |
C 9分以下 |
|
标准 |
所画物体比例准确,形象准确。 | 所画物体比例失调,形象和物体有一定差距。 | 所画物体比例严重失调,形象和物体有较大差距。 |
|
等级分值 |
A 15—10分 |
B 9—5分 |
C 4分以下 |
|
标准 |
对物体的形体结构有一定认识并能有所表达。 | 对物体的形体结构有一定认识,但表达不准确。 | 对物体的形体结构认识较差,表现不出来。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
10—8分 |
7—5分 |
4分以下 | |
|
标准 |
明暗两大部分表现准确,用调子表现一定的形态关系。 | 明暗两大部分关系模糊,形态关系表现很弱。 | 有调子表现,但不说明形体关系。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
10—8分 |
7—5分 |
4分以下 | |
|
标准 |
所画静物大小合适,构图均衡。 | 所画静物大小不合适,画面构图均衡。 | 所画静物过大或过小,画面失重,构图极不均衡。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
10—8分 |
7—4分 |
3分以下 | |
|
标准 |
所画物体比例准确性,形象完整。 | 所画物体比例失调,形象和摆放静物有一定差距。 | 所画物体比例严重失调,形象和摆放静物有较大差距。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
15—10分 |
9—5分 |
4分以下 | |
|
标准 |
表达物体色彩关系准确,画面形成一定的色调。 | 表达物体色彩关系较为准确,画面能形成一定色调。 | 表达物体色彩关系不准确,画面色调杂乱无章。 |
|
等级分值 |
A |
B |
C |
|
5—4分 |
3—2分 |
1分 | |
|
标准 |
用色彩塑造物体,有较好技巧技法,具有一定画面效果。 | 用色彩塑造物体,技法表现一般。 | 用色彩塑造物体,没有技巧技法。颜色铺满画面。 |
|
分值 |
第一条 |
第二条 |
第三条 |
第四条 |
第五条 |
|
4—0分 |
4—0分 |
4—0分 |
4—0分 |
4—0分 | |
|
标准 |
准确表达“永字八法”中的点画字型结构平正。字与字之间安排合理。 | 点画分明,初步协调点画间长短、粗细、轻重及呼应关系,结构安排稳定合理。 | 点画精到,能合理控制书写速度与力度(轻、重、缓、急)。初步掌握笔势的运用,点画间穿插避让合理,并富于变化,通篇统一、整齐。 | 笔画丰润劲爽,粗细、长短、轻重变化自然,具有较强的点画造型能力。点画间具有节奏的动感表现。字型结构疏密关系处理较为得体,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关系处理协调自然。 | 做到以上四条基础上,作品整体必须有较强的表现色彩(线条的枯、湿、浓、淡、字型结构以虚当实,化虚为实)。情感色彩丰富,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 |
|
分值 |
第一条 |
第二条 |
第三条 |
第四条 |
第五条 |
|
15—0分 |
15—0分 |
15—0分 |
15—0分 |
20—0分 | |
|
标准 |
准确表达“永字八法”中的点画字型结构平正。字与字之间安排合理。 | 点画分明,初步协调点画间长短、粗细、轻重及呼应关系,结构安排稳定合理。 | 点画精到,能合理控制书写速度与力度(轻、重、缓、急)。初步掌握笔势的运用,点画间穿插避让合理,并富于变化,通篇统一、整齐。 | 笔画丰润劲爽、粗细、长短、轻重变化自然,具有较强的点画造型能力。点画间具有节奏的动感表现。字型结构疏密关系处理较为得体,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关系处理协调自然。 | 做到以上四条基础上作品整体必须有较强的表现色彩(线条的枯、湿、浓、淡、字型结构以虚当实,化虚为实)。情感色彩丰富、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