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跳绳
跳绳在考试用垫上进行,跳绳考生自备。考生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记为一次,时间为1分钟,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考生听取成绩后刷取电子感应卡。
跳绳根据各县情况分设4、6、8个场地,每个场地设工作人员1人,全面负责本场地的考试工作。开考前要对器材是否完备、合格进行检查,组织本场地考生考试秩序,负责向考生宣读考试要求,协助考生刷取电子感应卡。
3、
考生每16人(12人)为一组,考生穿跑步专用背心进行测试,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女生必须把头发扎起,以免影响背心上信号接收。考生在测试途中,严禁穿越操场或跑内圈,否则,立即取消考生该项测试成绩,以零分计。
(二)考试要求
1、场内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准携带通讯工具,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串岗工作。工作期间,要严格执行考试操作程序,坚持原则,并在市巡视组的监督下完成体育考试任务。
2、考场设置可按照“方便学生,送考到校”的原则,在保证考风考纪的前提下,由县(市、区)结合实际分设考场。为避免外界干扰,体育考试原则上使用全封闭式场地。
3、各县(市、区)负责考生考前编排及组织工作。受测学校在统一安排的考试时间内,安排专人带领本校学生到考试场地外报到,并提供学生体检情况。
4、各县(市、区)在考场内张贴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场外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2022143(市)、3026849(县)。
5、考生持2013年中考体育电子感应卡参加考试,考生错过考试时间,视自动弃权。
6、检录组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核对考生电子感应卡的信息是否于考试本人一致,组织考生排序后由引领员带入考试场地。考生穿运动鞋测试,不得穿钉鞋、跑鞋、皮鞋。考生进场时不得携带任何通信工具及其它和考试无关的物品。
7、考试场地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8、考试成绩当场公布,如因其它原因考生成绩发生争执,所设及的考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缓考考试。
9、由于体育考试的特殊性,为准确无误地将每名考生的成绩如实准确记录,考试时会架设摄像机,由专业人员负责录像,保证每组考生中的每个考生图像清晰可辨。一旦考生成绩有误,有据可查。
10、市教育局向每个县(市、区)选派2至3名巡视人员,监督考风考纪情况,并将每个测试点的工作人员姓名、职责、单位(学校)、职务(班级)统一记录在册(含检录处进口、出口处)。考试结束后,巡视人员将受测县(市、区)的成绩、工作人员名册、考生组别名单、巡视总结、各县体育考试具体实施方案、安全预案等带回市教育局。
九、免考及缓考
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允许学生申请免考、缓考。
申请免考的学生,需持相关证明(原件),并填写“体育考试免考申请表”,家长签署意见、学校初审盖章,在考试前5天报本县(市、区)体育考试考务办公室、市体考办,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免考。
1、对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学生(如坐轮椅),凭残疾证,可免于体育考试,按该县(市、区)学生的体育考试平均分数记录其体育考试成绩。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或近期内因骨折或其它疾病手术后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需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可办理免考,以30分记录其体育考试成绩。
由于女生经期、考生临时伤病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统一报各校,经学校审定,在考前报县(市、区)体育考试考务办公室,批准后可以缓考。缓考在考试后的第二周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进行。缓考学生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校体育考试人数的8‰。
十、违纪处理
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体育考试是中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一定要重视考风考纪问题,严肃处理违规和作弊行为。
1、对中考体育考试缺乏统筹安排,组织工作不严,未按运城市2013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规定办理,考场纪律混乱,举报、上报问题较多的县(市、区)视情况轻重予以通报批评等处分。
2、对弄虚作假、请人代考、违犯考试纪律的考生,取消考试资格,考试成绩记为“
3、对考生、工作人员违纪、舞弊视而不见,监管不力的市特派巡视,取消其巡视资格,通报批评,并由市教育局和相关部门予以处分。
十一、安全及保障措施
1、牢固树立师生“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意识。各县(市、区)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必须制定县(市、区)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并于考前交市特派巡视。要实行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县、乡、校要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交通、饮食卫生等事故发生。严禁使用车况不良及三无(无牌照、无营业证、无驾驶证)车辆,车辆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不超员、不超速、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离校参加考试的学生要责成专人带队,与学生同车往返。加强师生饮用水监测,加强考生纪律教育,确保考试安全平稳进行。
3、严格执行考前学生体检制度。各学校要在中考体育考试前对所有考生进行一次体检工作,特别要注意对考生心肺功能的检查,凡确定患心肺疾病的考生,严禁参加体育考试,各学校要做好考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保证不带病、不带伤参加考试,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各县(市、区)中考体育考试费用统一从中考报名费用中支出,不足部分由县(市、区)教育局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