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业考试工作方案
一、体育考试范围和对象
凡报考普通高中、中专(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体育科目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报名时间与初中学业考试报名同时进行(使用与文化课考试同一准考证),考务费的支出和使用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体育考试项目、时间、地点和评分标准
1.考试项目
男、女生各进行 3 个项目的考试,设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
男生的必考项目为 1000 米跑,女生的必考项目为 800 米跑。
选考项目为 4 项(①实心球;②立定跳远;③跳绳;④篮球运球),
选其中的 2 项,考生在填志愿表时注明所选项目,项目一旦确定
不得更改。
2.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 5 月 10 日—5 月 25 日。考试地点设在高中招生
第一志愿学校。主考为第一志愿学校的校长。报中专(中职)的
考生在区(市)教育局指定的考点考试。
3.评分标准
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评分标准执行。
- 29 -
三、组织实施
体育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各区(市)设立考区,
区(市)教育局负责所属学校体育考试的组织和考务工作。考生
须在半天内考完所规定的体育考试项目,具体时间以各考点“考
试秩序册”为准。如因天气等原因无法如期进行,考试时间另行
通知。
体育考试时,监考教师当场宣布考生的各项考试成绩。《考
生体育考试登记表》由监考教师和考生签字确认,随后立即按照
考试分组将成绩录入电脑考试系统生成考试分数,打印一式三份
(各考点需按照考试分组,配备足够电脑和打印机),即刻在校
园网和学校张榜公布,并保留 3 个学习日,接收社会监督。“登
记表”“成绩单”密封后,送交区(市)教育局保密室备查。、
四、考试计分办法
1.体育考试满分为 50 分。必考项目 10 分;选考项目各 20
分。考试不设最低分数线。考生体育考试实际分数计入高中招生
总成绩。
2.免考、缓考、缺考
(1)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或因病、伤长期免修体育课,确
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枣庄
市 2013 年高中段招生体育考试免试申请表》,持初中阶段体检
表,学校和县级以上医院伤、残、病证明,经区(市)体育考试
工作领导小组面核批准后可免试体育,其成绩按 30 分计入升学
- 30 -
考试总成绩。免试学生的名单在招生学校公示 3 个工作日。体育
考试时在体育成绩记录表中注明。证明材料由区(市)汇总后报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备案。
(2)因生理原因或突发情况需要缓试的考生,本人向考区
和考点提出申请请,于 5 月 28 日前集中进行一次补考,补考办
法同正常考试。
(4)缺考考生记零分。
(5)考试工作结束后,各区(市)要对考生成绩进行认真
汇总,将全部考生成绩刻录光盘,装袋密封并加盖单位公章,于
考试结束当天报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五、考试规则、标准
1.800 米、1000 米跑:
场地要求:400 米、300 米、200 米田径场跑道,地质不限。
也可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秒表若
干块,使用前需要校正。
考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站立式起跑,每人限跑一
次,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同时开表计时,考试者的躯
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
小数。如跌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注意事项:受试者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
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如
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 31 -
2.实心球:在长度 30 米以上的平整场地进行,地质不限,
场地一端划起掷线。考试用实心球若干,球重为 2 千克。两脚前
后或者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
原地用力连贯把球投向前方,球在出手前双脚不得移动,不能踩
线。每名考生连续掷两次,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
投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3.立定跳远:在沙坑或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考试者两脚
自然分开站立,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
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名考生连续跳两次,
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跳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4.跳绳:在平整、干净的场地进行。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
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开始信号
发出后方可开始跳绳,跳绳时绊脚(无论绳停在身后或身前),该
次不计数外,可继续进行,结束信号发出时立即停止。测试员报
数并记录考生在 1 分钟内的跳绳次数。
5.篮球运球:在木质、塑胶或者水泥场地进行。场地长 20
米,宽 7 米,考试所用篮球为国家标准篮球。考生听到出发口令
后,按规定线路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
时停表。每名考生连续运球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秒
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小数点后第 2 位数
按非零进 1 原则进位。
六、工作要求
- 32 -
(一)各区(市)教育局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
导,认真组织学习考试标准,正确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好考试与平
时锻炼的关系。要加强对考生的教育与指导,使广大考生充分了
解、掌握体育考试的方法、规则和要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
真参加体育考试。
(二)各区(市)教育局和学校要加强体育考试工作管理,
按照市教育局部署的时间、内容组织体育考试工作。认真做好各
项准备工作,要把关心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考生要按规定参加
初中的常规体格检查,对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特别是患心血
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坚决实行免考制度。加强考生的安全
教育及防范措施,制定“应急预案”防止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
考试的安全与公正,保证考试工作的圆满顺利。
各招生学校,要在市和区(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
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教务处、艺体处、班主任参加的学校
体育考试工作小组,认真履行工作人员职责,做好对考生的考风、
考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三)各区(市)教育局要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
作风正派的人员参加考试工作,要对有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熟
练掌握器材使用方法和要求,统一评定标准,确保考试工作的顺
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