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真题答案

3773考试网自学考试自考真题答案正文

2010年1月浙江省自考公共政策基础试题

来源:fjzsksw.com 2010-2-4 8:50:01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868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公共政策是( )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2.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 )
A.应该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起破坏作用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组织经济

3.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是指( )
A.公共政策是以强制性手段措施贯彻执行的
B.公共政策体现了所有人的利益
C.公众对其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
D.公共政策具有导向功能

4.政策环境是指( )
A.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及其影响的范围
B.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外部条件的总和
C.公众对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
D.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5.能够转化为政策问题的社会问题是( )
A.通过民间渠道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B.过于复杂的问题
C.过去成为历史的问题
D.能够引起政府真正重视,进入政策议程的问题

6.无论什么性质的国家和地区,其政府决策体制、目标、行为和方法( )
A.仅仅受到政治体制的影响
B.都要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
C.都只是和政治环境相联系
D.与经济环境无关

7.精英理论认为政策是政治精英的价值偏好,其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林布隆
C.詹尼斯
D.托马斯·戴伊

8.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就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9.下列有关利益集团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
A.任何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求
B.当某个利益集团得到特惠政策时,其他利益集团可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C.在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中,利益团体的作用能够得到更为直观的表现
D.利益团体的作用的结果就是造成社会的不平衡

10.实质性议程在政策议程中( )
A.往往是那些需要解决的象征性问题
B.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
C.往往是那些公共资源分配涉及的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
D.之所以引起关注并不因为利害冲突而往往是因为观念的问题

11.系统原则告诉我们,在政策规划中,要从( )
A.事物的总体出发
B.事物的局部出发
C.事物的个别出发
D.事物的现象出发

12.政策规划中的经验思维方式( )
A.是一种适用于一切政策规划范围的思维方式
B.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C.可以解决一切棘手的社会问题
D.可以避免政策规划中的失误

13.预测是立足过去和现在,预料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它充分体现了( )
A.占卜等行为的可信性
B.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可以由人控制的
C.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D.人凭借主观臆断可以对未来发展作出推测

14.政策目标的确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之一是政策目标的针对性,其含义是( )
A.政策目标必须针对现实问题有的放矢
B.政策目标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C.政策目标一定要符合一定社会的法律、政治和道德规范
D.必须从整体着眼,对政策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15.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的经济的可行性是指( )
A.政策执行中获取政策资源的可能性
B.行政部门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方面的支持程度
C.社会对政策方案的认同和支持的可能性
D.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

16.心理效应直接影响决策质量,在这些心理效应中,“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判断标准”的效应属于( )
A.光环效应
B.近因效应
C.首因效应
D.从众效应

17.政策合法性中的合法的政策内容是指( )
A.决策组织的组建及其享用的权力是合法的
B.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合理合法的程序
C.政策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一致
D.国家有关机构把部分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

18.组织理论学派强调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作用,认为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 )
A.政策是否正确
B.执行机构的主客观条件
C.政策是否有价值
D.政策是否符合规律

19.政策评估的信息是指( )
A.进行政策评估的基本原料
B.进行政策评估所依据的标准
C.在加工整理基础上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的描述
D.对政策效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20.从政策过程角度来看,政策终结往往发生在( )
A.政策评估之前
B.政策评估之中
C.政策评估之后
D.政策制定过程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形式( )
A.执政党立法
B.国会立法
C.总统决策
D.政府机构决策
E.司法决策

2.公共政策的权威性表现在它( )
A.是以合法性为基础的
B.对公众具有约束力
C.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D.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E.被所有社会成员所拥护

3.下列选项中属于官方决策者的有( )
A.立法机关
B.利益集团
C.行政决策机关
D.行政执行机关
E.大众传媒

4.政治文化( )
A.是影响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B.影响人的政治行为
C.是政治心理和主观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
D.通过社会化过程代代相传
E.是各种社会政治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5.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者( )
A.都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B.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C.其理性世界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
D.价值取向和目标都是多元的
E.知识和能力水平可能是有限的

6.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是( )
A.公民个人的作用和利益团体的作用
B.政治领袖的作用
C.大众传媒的作用
D.问题自身的作用
E.政府体制的作用

7.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有( )
A.必要的政策资源
B.顺从的目标群体
C.正确地执行策略
D.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E.有效的沟通

8.政策评估的要素包括( )
A.评估主体
B.评估客体
C.评估目标
D.评估标准
E.评估方法

9.政策终结的形式有( )
A.废止
B.替代
C.合并
D.分解
E.缩减

10.政策终结的障碍包括( )
A.心理方面的障碍
B.组织方面的障碍
C.社会方面的障碍
D.法律方面的障碍
E.资源方面的障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政策主体
2.政策法律化
3.政策执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及其作用方式。
2.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3.政策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试论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在不断简政放权、加快发展镇级经济的背景下,F市正在酝酿大幅度提高镇委书记、镇长的待遇,镇级领导干部的年薪将参考所在镇经济实力以及当年的效绩来综合评定,最高年薪可拿到15万元甚至30万元。届时,F市政府拟从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至1000万元,以提高镇级领导干部的工资,实行高薪养廉。
“高薪养廉”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但遭到强烈反对,后来就时冷时热。在F市政府高薪养廉的政策即将出台之际,在2003年4月的F市网站上,一位叫C0002的网民提出:用高薪引入激励机制,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他认为目前的公务员工资经过几次加薪后,已有相当吸引力。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动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任何廉洁都是制度的产物,是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体制的结果。”如果制度严密,你无法不廉洁。此外,一旦制度所设置的处罚太重,以身试法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廉洁就自然而生。因此高薪和不高薪与廉政无关。“中国目前缺乏制度化的反腐机制,处罚力度又不够,且官员腐败在某些地方是环环相扣的,使得一些官员在主观上就缺乏反腐败的决心。”他认为,在目前F市平均工资水平不超过1.5万元/年的时候,一个表现一般的镇长,没有理由拿相当于人均工资近10倍的收入。
分析案例,请回答如下问题:
1.这个案例中关于“高薪养廉”的争论涉及对公共政策哪些功能的认识和应用?
2.你认为反腐败应当注意应用和发挥公共政策哪项功能的作用?为什么?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