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市民利益表达最为传统的渠道是( )
A.个人联系渠道
B.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道
14.反映我国城市政府公共管理本质的是( )
A.社会职能
B.经济职能
C.服务职能
D.政治职能
15.衡量城市政府工作的内在标准是( )
A.行政效率
B.行政效能
C.社会效能
D.外部业绩
16.198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开辟道路的是( )
A.《城乡规划法》
B.《城市规划法》
C.《土地规划法》
D.《城市规划编制法》
17.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性投资应相当于建设性投资的( )
A.5%
B.15%
C.25%
D.45%
18.在我国环境监测制度中,定期、定点、定项目采集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样品加以分析或在固定的地点设置自动检测仪收集数据,是属于( )
A.污染源监测
B.事故性监测
C.研究性监测
D.经常性监测
19.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要求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和建设的单位必须编制报告书,对该项目产生的污染或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规定防治措施的是( )
A.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D.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20.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必须依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打破部门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的界限,把行业分工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 )
A.取得最佳城市经济效益的原则
B.政企分开的原则
C.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D.条块结合的原则
21.城市税制改革的关键是( )
A.企业所得税改革
B.个人所得税改革
C.流转税制改革
D.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2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
A.户口管理
B.消防管理
C.计划生育管理
D.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23.最先提出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是( )
A.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
B.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
C.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
D.法国经济学家帕鲁
24.城市文化执法的重点对象是( )
A.文化行为
B.文化生活
C.文化市场
D.文化设施
25.具有较强观赏性、引导性、感染性和竞技性等特点的文化行为是( )
A.商业性文化行为
B.专业性文化行为
C.群众性文化行为
D.娱乐性文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