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 )
A.外汇储备余额
B.存款余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流动资金增加额
2.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为了比较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最应采用的分组标志是( )
A.职工个人总收入
B.职工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C.职工家庭的人均收入
D.职工家庭的总收入
4.通常情况下,人口死亡率按年龄的分布是( )
A.钟型分布
B.U型分布
C.正态分布
D.均匀分布
5.某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计划商品流通费用率为4%,实际流通费用率为5%,则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是( )
A.5%-4%=1%
B.5%/4%=125%
C.95%/96%=98.96%
D.105%/104%=101%
6.甲、乙两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分别为4000元和3200元,职工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3和0.25,则两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甲高于乙
B.甲低于乙
C.甲与乙相同
D.无法判断
7.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 )
A.4368.93元
B.4411.16元
C.4590元
D.4635元
8.从总体全部单位中直接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的抽样形式是(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类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9.变化方向一致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复相关
D.曲线相关
10.国民账户体系( )
A.简称SNA
B.简称MPS
C.又称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又称价值平衡表体系
11.若10位学生的年龄(岁)分别为:17、18、l8、18、19、20、20、20、20、22,则10位学生年龄的众数是( )
A.18.5
B.19
C.19.5
D.20
1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海关进出口统计范围的是( )
A.加工贸易
B.边境小额贸易货物
C.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
D.进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
13.货币供应量统计中,狭义货币M1等于( )
A.现金
B.现金+活期存款
C.现金+活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
D.现金+活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
14.恩格尔系数是( )
A.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B.食品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C.商品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D.商品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15.宏观景气指数是对各行业的景气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综合指数,其中权数是 ( )
A.增加值
B.总产值
C.总产出
D.利税总额
16.变异指标中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7.某时间数列共10项,采用三项移动平均后所得新数列的项数为( )
A.7
B.8
C.9
D.10
18.依据联合国人口学专家提出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当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在10%以上和30%以下时,称该地区的人口类型是( )
A.少儿人口型
B.年轻人口型
C.壮年人口型
D.老年人口型
19.居民本期在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额是( )
A.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
B.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
C.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
D.本期结余商品购买力
20.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物质消耗经济效益的是( )
A.社会成本净值率
B.中间投入产出率
C.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
D.投资效果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