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代号:020203
2.学科门类:经济学工商管理类
3.主考学校:集美大学
4.学历层次和规格:
凡取得专科所规定的17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81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专科毕业证书。
5.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
序号 |
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教材名称 |
编著者 |
出版社 |
版次 |
1 |
000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赵家详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
2 |
0002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3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钱淦荣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9年版 |
3 |
0003 |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 2 |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
巩献田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年版 |
4 |
0009 |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 6 |
政治经济学原理 |
卫兴华 顾学荣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8年版 |
5 |
0010 |
大学语文(专) | 4 |
大学语文(专科) |
徐中玉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
6 |
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杨明福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年版 |
7 |
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
|||
8 |
0020 |
高等数学(一) | 6 |
高等数学(一)微积分 |
高汝熹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4年版 |
9 |
0041 |
基础会计学 | 5 |
基础会计学 |
王俊生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4年版 |
10 |
0043 |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 4 |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
刘文华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4年版 |
11 |
0065 |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 6 |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
黄书田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年版 |
12 |
0067 |
财务管理学 | 6 |
财务管理学 |
王庆成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9年版 |
13 |
0070 |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4 |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林万详 曹钟候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0年版 |
14 |
0144 |
企业管理概论 | 5 |
企业管理概论 |
刘仲康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5年版 |
15 |
0146 |
中国税制 | 4 |
中国税制 |
郝如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16 |
0155 |
中级财务会计 | 8 |
中级财务会计 |
杨金观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0年版 |
17 |
0156 |
成本会计 | 5 |
成本会计学 |
贺南轩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9年版 |
18 |
0157 |
管理会计(一) | 6 |
管理会计 |
余绪缨 蔡淑娥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9年版 |
学分 |
|
81 |
|
说明:
0018(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参加计算机等级一级以上(含一级)考试。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考核1学分。
2.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说明:
1.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已通过的课程可免考)中级财务会计(8)、成本会计(5)、财务管理学(6);
3.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已通过的课程可免考)政治经济学(财)(6)、中级财务会计(8)、成本会计(5)、财务管理学(6)、管理会计(一)(6)。
6.新、旧考试计划过渡办法
新 计 划 | 旧 计 划 | |||||
对 应 课 程 |
序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3 | 哲学 | 4 | ||
2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3 | ||||
3 |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 2 | ||||
4 | 政治经济学(财) | 6 | 政治经济学(财) | 8 | ||
5 | 高等数学(一) | 6 | 高等数学(一) | 6 | ||
6 | 大学语文(专) | 4 | 大学语文(专) | 6 | ||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上机) | 4 |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上机) | 4 | ||
8 | 基础会计学 | 5 | 基础会计学(或会计学原理) | 5 | ||
9 |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 6 |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 6 | ||
10 | 经济法概论(财) | 4 | 经济法概论(财) | 6 | ||
11 | 中级财务会计 | 8 | 财务会计学[或工(商)业会计学] | 7 | ||
12 | 财务管理学 | 6 | 财务管理学[或工(商)业财务管理] | 6 | ||
13 | 成本会计 | 5 | 成本会计(或审计学或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 4 | ||
14 |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4 |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4 | ||
15 | 中国税制 | 4 | 财政与金融(或财政与信贷) | 5 | ||
16 | 企业管理概论 | 5 | 宏观经济管理学(或国民经济计划学或计划经济学) | 5 | ||
17 | 管理会计(一) | 6 | ||||
实践考核 | 1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 | (2) | 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 | (2) | |
2 | ||||||
总学分数 | 81 | 76 | ||||
总课程 门 数 |
17 |
说明:
①1999年底以前在籍考生已通过旧计划“哲学”考试,应加试新计划课程3,未通过“哲学”考试的在籍考生,须参
加新计划课程1、3考试。
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③执行新计划后,须通过17门课程考试,达81学分方可毕业。
④2000年上半年执行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