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专升本

3773考试网专升本考试甘肃专升本正文

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课考试科目及考试大纲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2010-1-4 10:38:31

一、专业课考试科目及参考资料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学制
科类
招生
人数
专业课考试科目
参考资料
旅游管理
(涉外旅游方向)
110206
二年
文史
40
①旅游学(100分)
②管理学(100分)
①《旅游学》(第二版),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②《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080605
二年
理工
50
①数据结构(100分)
②操作系统(100分)
①《数据结构》,许卓群,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 张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总计
 
 
 
90
 
 
 
二、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普通专升本招生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较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考察其对旅游管理学科中《旅游学》和《管理学原理》两门基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和理论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一)旅游学概论
绪论
1)旅游学科的发展及构成
2)国内外旅游学研究概况,旅游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西方旅行活动的发展状况,近代旅游的产生背景,标志近代旅游业开端的重大事件。
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活动的特征,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1)旅游的概念
2)旅游活动的类型
3)旅游活动的性质
4)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
1)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与旅游动机的定义。
2)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和动力,旅游者产生的其他因素。
3)旅游动机的分类,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
4)几种主要旅游活动类型的定义,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特点。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1)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2)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和旅游开发的步骤,开发的基本原则。
3)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措施,中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的数量与类别。
第五章 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性质与特点,旅游设施及其分类。
2)旅行社的特质与作用,我国旅行社的分类与业务范围。
3)饭店业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饭店的发展历程,等级划分标准,现代饭店企业的主要特点和我国饭店经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4)旅游交通的作用和主要形式。
5)旅游服务的作用,旅游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 旅游组织
1)国家旅游行政组织的职能。
2)世界旅游组织的要点和宗旨,世界旅游日的相关内容。
3)国际惯例的内容和层次,世界旅游业运行的主要原则,面临“入世”,我国如何注意采用国际惯例加快旅游业发展。
第七章 旅游市场
1)旅游产品的定义及其特点。
2)旅游市场的定义,旅游客流规律和发展趋势,旅游市场的划分。
3)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我国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4)旅游经济结构的内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2)旅游活动对社会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3)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4)控制与调整旅游消极影响的途径。
5)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其基本内容。旅游业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
考试复习参考书目:
《旅游学》(第二版),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以本书作为考试用书,其他作为参考用书);
《旅游学概论》,黄福才 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旅游学概论》,马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管理学原理
1.管理概念、管理基本属性、管理职能体系。
2.管理思想的发展
1)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2)泰罗科学管理及法约尔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3)人际关系学说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管理的基本原理
1)管理原理的特征及管理原理的要点;
2)人本原理的要点;
3)责任原理中的责权利三角定理。
4.管理的基本方法
1)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及管理哲学的内涵;
2)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经济方法的特点,教育方法的内容。
5.管理伦理
1)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
2)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6.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基本构成要素;
2)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7.管理信息
1)管理学中信息的定义及信息系统的要素与开发步骤;
2)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8.管理决策
1)决策的定义、过程与影响因素;
2)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确定型决策中的盈亏平衡分析法及应用。
9.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
2)部门化的产生及组织设计中经常运用的部门划分标准;
3)集权与分权的含义及两者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合理组合。
10.组织力量的整合
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影响及作用;
11.激励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2)如何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12.沟通
1)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2)引起冲突的人们之间差异的主要表现。。
13.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2)创新的过程与组织。
14.企业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2)企业技术创新源泉的主要内容。
15.企业制度、层级、文化创新的特点。
 
考试复习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试题难易程度
较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四、说明
试卷满分为200分,两门课程满分各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长度为A4纸12-14版。
 
 
 
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普通专升本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试内容包括两部分: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考试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牢固掌握《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两门课程相关知识的一次水平测定,全面考核普通高校计算机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二、考试内容
(数据结构部分)
(一)数据结构的概念
   1.什么是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
   2.算法,算法分析,算法特性;
   3.算法与程序的差别。
(二)顺序表
   1.线性表(向量)的定义,操作,算法;
   2.栈的定义,操作,算法;
3.队列的定义,操作,算法。
(三)链表
   1.链表的概念及其特点;
   2.单链表的概念,存储表示,查找,输入,删除等运算和算法;
3.双链表的概念,存储表示,查找,输入,删除等运算和算法。
(四)排序
   1.排序的概念,内排序和外排序,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2.内排序的分类;
   3.各种排序的基本思想,例子,算法,稳定性,时空复杂度。
(五)线性表的检索
1.顺序检索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
2.二分检索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
   3.散列法:(1)基本概念;
            (2)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
            (3)冲突的处理:拉链法,开地址法,算法。
(六)树形结构
   1.树和二叉树的概念;
   2.树(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
   3.二叉树的存储表示(1)二叉链表(2)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4.二叉树与树的周游(遍历)的概念,各种周游方法;
   5.二叉树遍历的算法;
   6.二叉树中其他算法(结点统计,高度计算,左右子树交换等)。
(七)树表检索
   1.二叉排序树的概念,插入,删除运算;
   2.最佳二叉排序树的概念,建立方法,算法;
   3.平衡二叉排序树(AVL)的概念,构造方法(如何调整。)
(八)图
   1.图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2.图的存储表示方法:邻接矩阵,邻接表,邻接多重表;
   3.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
   4.最小生成树的概念,构造方法,算法;
   5.拓扑排序的概念,算法思想,算法;
   6.最短路径的概念,构造方法,算法。
 
(操作系统部分)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特征就及设置操作系统的目的;
2.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3.掌握多道程序设计和虚拟处理机的基本原理;
4.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掌握分时系统的特征。
5.了解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1.理解作业,作业步,作业流的概念;
2.掌握脱机作业控制方式,联机作业控制方式;
3.了解系统功能调用。
(三)作业管理
1.理解并掌握作业管理的基本功能;
2.理解并掌握作业控制的两种方式;
3.掌握批处理作业的几种调度算法以及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
4.掌握脱机输入输出和SPOOLING 技术;
5.了解作业控制块和作业后备队列。
(四)进程管理
1.理解并掌握程序的并发执行和资源共享;
2.掌握程序并发执行的特性;
3.理解并掌握进程的概念、进程的表示和调度状态;
4.了解进程的控制机构及进程控制原语;
5.熟练掌握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静态优先级法,动态优先级法,时间片轮转法);
6.熟练掌握作业,进程,和程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7.理解并掌握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8.理解信号量及P,V操作,并能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9.理解并熟练掌握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0.了解高级通讯原语(消息缓冲方式,信箱方式);
11.理解并掌握死锁的概念、起因及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12.了解处理死锁的四种对策(预防策略,避免策略,检测和解除);
13.了解单项资源的银行家算法和多种资源的银行家算法;
(五)存储管理
1.理解并掌握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及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之间的关系;
2.了解早期计算机系统中主要采用的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覆盖和交换的存储管理方案;
3.理解并掌握页式、段式和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地址转换关系;
4.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页面置换算法(FIFO,LRU,LRU近似算法)。
(六)文件管理系统
1.理解文件和文件系统的概念;
2.了解文件的基本类型及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3.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记录式文件,流式文件);
4.理解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结构,串连结构,索引文件);
5.掌握文件的存取方法(顺序存取法,直接存取法,按键存取法);
6.理解文件结构,文件存储设备和存取法的关系;
7.掌握简单的文件目录,二级目录,多级目录;
8.掌握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各种办法;
9.掌握文件存取控制的各种方法;
10.了解文件系统和用户间的接口。
(七)设备管理
1.了解I/O设备类型及设备管理的设计目标;
2.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功能;
3.掌握I/O控制的几种方式;
4.掌握通道功能及类型;
5.了解通道命令和通道程序;
6.了解顺序存取存储设备,直接存取存储设备;
7.掌握磁盘的驱动调度算法。
(八)常用操作系统
了解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命令。
三、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四、说明
   试卷满分为200分,《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各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