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3773考试网专升本考试考试大纲正文

贵州2012专升本无机化学专升本学习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2-7-2 21:51:59

贵州专升本无机化学专升本学习大纲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重点难点: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θ)的各种计算方法;会用ΔG来判断
化学反应的方向,并了解温度对ΔG的影响;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吉布斯-核姆赫
兹公式G=ΔH–TΔS公式的应用。
    学习要求: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G)的各种计算方法。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3.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θ)的各种计算方法。4.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rSθ)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rGθ)的计算方法。5.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rG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并了解温度对ΔG的影响。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热力学一些常用术语: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等温过程)。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和功;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节  热化学: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和焓的概念;热化学方程;盖斯定律;生成焓。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熵(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标准摩尔熵。
  第五节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吉布斯自由能;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G与温度的关系;范托夫等温方程。
第二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移动各种因素(浓度、压力、温度等),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质量作用定律;影响反应速率的
因素;反应速率理论。
    学习要求:1.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并能进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2.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定性判断以及移动程度的定量计算。3.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4.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阿累尼乌斯经验式。5.能用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解释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准平衡常数及其有关计算;多重平衡规则。
    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程度的计算。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第四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确立。
    *第五节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第六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
    第七节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碰撞理论(化学反应的前提是反应物分子之间必须相互碰撞);过渡态理论(由反应物到生成物要经过一个具有一定构型而存在的中间过渡态)。
    第八节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第三章  解 离 平 衡
    重点难点:酸碱质子论,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缓冲溶
液及其有关PH值的计算。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以及有关的计
算。
    学习要求:1.了解近代酸碱理论(重点是酸碱质子论)的基本概念。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其有关计算。3.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4.了解缓冲作用原理以及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5.理解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会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以及有关的计算。
    学习内容:
    第一节  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定义、酸碱反应实质、酸碱强度);酸碱电子理论(定义、酸碱反应实质)。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第三节  缓冲溶液:缓冲作用原理和计算公式;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
   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应用及
能斯特方程的有关计算。
    学习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了解原电池构成,能用能斯特方程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电极电势在有关方面的应用。4.了解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和还原;氧化数(是指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表观电荷数)。
    第二节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第三节  电极电势:原电池;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原电池的电动势与
ΔrG的关系。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测定某些化学常数。
  *第五节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比较元素各氧化态的氧化还原能力;判断元素某氧化态能否发生歧化反应;用已知电对的电极电势,求未知电对的电极电势。
第五章  原 子 结 构
    重点难点: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电子构型、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1.掌握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物理意义;了解电子层、电子亚层、能级和轨道等的含义。2.能运用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写出一般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价电子构型。3.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元素若干基本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氢光谱和玻尔理论;微观离子的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第二节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熟m,自旋量子数ms 。前三个量子数对应于一种波函数,每种波函数对应于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即对应的一种原子轨道)。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第四节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各周期元素的数目,周期和族,元素分区);原子结构与元素基本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第六章  分 子 结 构
    重点难点:离子键的本质和特征;价键理论及共价键的特性;杂化轨道理论
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间力和氢键。
    学习要求:1.掌握离子键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2.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常见分子和离子的空间构型。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言常见主族元素形成分子和离子的空间构型。4.了解离子极化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了解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和特征。5.了解各类晶体的内部结构和特征。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离子键: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离子的特征(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离子的电子构型);晶格能。
    第二节  共价键: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特性(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第三节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具有的特性;杂化轨道的类型(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sp3d杂化和sp3d2杂化)。
    第四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
构型的步骤为:(1)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2)根据价电子对的斥力排出
理想的空间构型,(3)根据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的构型排出分子的立体构型,
(4)如果分子的立体构型有多种时,按电子对的斥力大小确定分子的最稳定构型。
    *第五节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第六节  金属键。
  第七节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又称范德华力包括三个部分(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第八节  离子极化:离子是带电体,可产生电场,在该电场作用下,使周围带异号电荷的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这一现象称为离子极化。离子极化的强弱取决于离子的极化力和离子的变形性。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熔、沸点,溶解度,颜色等)。
  第九节  氢键:什么是氢键?氢键具有的特性(氢键是一种弱的键,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十节 晶体的内部结构:晶体的特征(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晶体的分类(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四类晶体的结构和特性。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重点难点: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学习要求:1.掌握配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理解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以解释一些实例。
    学习内容: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配合物由中心原子、配体、配体数以及异号电荷离子组成。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配合物的类型(简单配合物、螯合物、特殊配合物);配合物的命名。
    *第三节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第四节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价键理论(σ配键和π配键,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第五节  配位解离平衡:配位解离平衡和平衡常数;配位解离平衡的移动。
    附录:
1.考核: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2.建议教材:南京大学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