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推理——四类题型,特点各异
(一)图形推理——题量减少,题型创新
2012年山东行测考试的图形推理部分,题量减少为5道。题型与往年相比变化较大,只考查了传统的类比型和顺推型图形推理,其中顺推型图形推理出现了比较新颖的考查方式,即去除一项后,剩下的图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虽然考查方式发生了变化,然而考点依然是常见的封闭区域数这一考点。
【例题】
70.下列四项去掉哪一项后,剩下的图形可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中公名师解读】D。中公解析:去掉D项后,剩下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1、2、3、4、5,由此确定答案为D。
(二)定义判断——阅读量加大,难度提高
1.题型题量稳定,题干较长。
定义判断部分的题量与2010年保持一致,共10道,均为单定义判断。但是每道题目所给的定义的阅读量有所加大,增加考生理解定义的难度,无形中加大了定义判断的难度。
2.涉及学科广泛,突显公平性。
定义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涉及了管理学(如短板理论、人才无形磨损)、农学(如复种指数)、生态学(如片利共生)、社会学(如结构性流动、社会事实)、经济学(如替代效应)等多个学科,突显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有个别定义曾经出现在以往的公务员考试题中,如无因管理。
3.考查形式多变,难度相对提高。
除了最常见的单定义判断考查形式之外,还出现了判断正误型的题目,如73题对复种指数的考查就侧重于对定义的理解。另外有些题目题干给出了两个定义,增加了题干的阅读量和迷惑性,但是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理解所求定义的内涵,如71题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74题的辐射补偿和放大补偿。
【例题1】(第74题)能力的补偿是指同一个体的不同能力之间或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能力的相互替代或补偿作用,从而保持或维持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辐射补偿是指优势能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它能力同时提高的现象。放大补偿是指优势能力的高度发展,有效地弥补某些薄弱能力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应用了辐射补偿的是:
A.甲国足球队7号球员奔跑速度快,盘带技术强,在他的带动下,本方多次突破对方防线,射门得分
B.乙国篮球运动员在体能上存在不足,但是他们凭借“魔鬼训练”弥补了身体条件上的不足,创造了奥运会三连冠的佳绩
C.丙国跳水队中一位小将技术全面,实力较强,但由于临场经验不足,有时会发挥失常。因此教练安排他参加团体比赛,第二个出场
D.丁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进攻实力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防守能力相对较弱,在多次世界大赛中他们依靠强大的进攻使对手疲于防守,从而取得胜利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A。辐射补偿的定义要点是:①优势能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它能力同时提高;②保持或维持活动的正常进行。A项符合定义;B项是弥补不足能力,不符合①;C项不符合②;D项仅依靠优势能力,属于放大补偿。
【例题2】(第77题)片利共生是指生物界中两个物种间的生态关系,一种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种生物在这个关系中,并没有获得任何益处,但也没有获得害处,只是带动对方去获取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片利共生的是:
A.微生物寄生在反刍动物的胃内,同时还可以帮助反刍动物消化食物
B.鮣鱼的游泳能力较差,其背鳍演变成吸盘吸附在鲨鱼身上,随着鲨鱼遨游四海,在鲨鱼捕获猎物时,鮣鱼就偷吃那些残存的食物
C.藻类植物生长在树獭的粗毛夹缝中,在雨季时,藻类繁盛,形成绿色的伪装,使树獭更易在树丛中生存,藻类则借助树獭作为衍生的工具
D.水母捕食海螺的幼虫,幼虫进入水母的体腔后不会被消化,反而获得食物及保护,幼虫长成离开水母体腔时,会带走一个水母繁殖体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片利共生的定义要点是:一种生物获得利益,对另一种生物没有影响。A、C两项两种生物都获得益处,D项两种生物都受到影响,均不符合定义。
(三)类比推理——关系相对复杂
1.题量稳定,涉及各种题型。
类比推理是今年新增加的题型,共10道,各种题型都有所涉及。其中两词型5道,三词型3道,对当型2道。
2.词相间关系较为复杂,部分题目难度较大。
类比推理考查的词项间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分析题干的多种可能关系才能得出答案,如果仅看表面关系,可能做错。
【例题1】(第83题)蓝天:飞行员:战斗机
A.草原:牧民:牛羊 B.刺绣:绣女:绣花针
C.森林:伐木工:电据 D.大海:水兵:军舰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D。飞行员在战斗机里,战斗机在蓝天上飞行;水兵在军舰里,军舰在大海航行。
【例题2】(第90题)桥梁:河岸
A.信件:邮局 B.楼梯:楼层
C.电话:沟通 D.火车:终点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桥梁连接河岸的两端,楼梯连接楼层的两端。
(四)逻辑判断——依然以可能性推理为主
1.题型题量保持稳定。
逻辑判断的题型题量与历年保持一致,共10道,仍以可能性推理为主,有6道,其中有5道是削弱型题目,1道前提型题目;而必然性推理有4道,其中3道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转化关系及推理规则,1道考查的是直言命题的推理。
2.必然性推理注意题干的隐含条件
必然性推理主要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推理,如题干中的必要条件关系并不是通过“只有……才……”的形式给出,而是采用更加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如92题和94题,考生一定要分析清楚。
3.可能性推理注重对题干论证关系的把握
可能性推理以削弱型为主,解题时注意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分清题干的论点和论据,找准解题的关键思路。
另外,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如93、95和99题都要求选择的是“不能质疑”的,不要因为疏忽而误选。
【例题1】(第92题)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减速的现象将逐渐出现。阻止城镇化减速的一个必备的战略思路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这一进程的一个必要举措是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没能阻止城镇化减速,也就没有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B.如果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就可以阻止城镇化减速
C.如果不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就不能阻止城镇化减速
D.如果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就可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C。题干逻辑关系为:阻止城镇化减速→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A项否定前件不能得出否定的后件;B、D两项肯定后件不能得出肯定的前件;C项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正确。故答案选C。
【例题2】(第94题)在人事科科长人选问题上,某局决定由单位全体工作人员投票产生,得票前三名作为候选人。每人只需在本局职工名单上打勾即可。计票组发现,刚毕业的张浩没有打任何人的勾;凡是对赵杰打勾的人,王明对这些人都打了勾;没有得全票的人李紫露都打了勾。
由此可以推出:
A.王明与李紫露相互没打勾
B.王明与李紫露相互打了勾
C.王明选了李紫露,但是李紫露没选王明
D.王明没选李紫露,但是李紫露选了王明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由“张浩没打任何人的勾”可知所有人都没得全票,结合“没得全票的人李紫露都打了勾”得出,李紫露给所有人都打了勾,则李紫露给王明打了勾。再由“对赵杰打勾的人,王明对这些人都打了勾”得出王明给李紫露打了勾。
【例题3】(第99题)实验发现,将小鼠突然置身于巨大声响(恐惧)中,小鼠大脑杏仁体内特定细胞更活跃,脑内一种特殊“恐惧蛋白”会增加,这种“恐惧蛋白”含量在一定时间达到峰值之后自动消失。进一步实验发现,“恐惧蛋白”的消失归功于一种名为“GluA1”的物质。缺少GluA1的小鼠会保持与巨大声响相关的恐惧记忆,而其它小鼠则不会。因此实验得出结论,研制GluA1类药物可以帮助人们删除痛苦或恐惧等不好的记忆,只留下快乐时光。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上述结论?
A.小鼠跟人的神经系统差距较大,小鼠实验结果很难应用到人身上
B.杏仁体负责掌管焦虑、急躁、惊吓及恐惧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和调控
C.GluA1删除了恐怖记忆,也删除了自我保护的记忆
D.长期服用GluA1药物可能导致健忘症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B项说明人体与小鼠的构造有相似性,加强了类比推理,从而加强了上述结论。A、C、D三项在一定程度上均质疑了题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