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福建高考正文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农学类考试说明

来源:fjzsksw.com 2010-12-29 15:32:24


A.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生态平衡更稳定
26.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属于(    )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27. 下列有关分解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B.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
  C.动物全部都是消费者,无分解者
   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无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后,能被生产者再利用
28.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全面禁止捕捞   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
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 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3、4为目镜;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1、3、5       B.2、4、6       C.2、3、5       D.2、4、5
30.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二、填空题(共20题,每个填空2分,共40分)
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个电子,共有三个电子层,请画出: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是        (用符号表示)。
2.将4.0克NaOH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当施肥、喷农药浓度过大时,会出现“烧苗现象”是由于         造成的。
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工业上,将氯气和消石灰作用制成漂白粉                        。
②医药上,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
③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铜或银)存在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醛:                                       。
5.只用一种试剂,将NaCl、NaBr、NaI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6.欲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500ml,在定容的步骤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7.用系统命名法给 命名:                     。
8.千差万别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            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9.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10.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                 和果胶质。
11.动物和人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       水解时释放出来的。
1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        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3.动物经减数分裂后,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可以形成        个卵细胞。
14.            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15.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向前传导。
16. 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              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行。
17.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无论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多少强酸或强碱,其缓冲作用依然存在,不会消失。(   )
2.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NH3.(    )
3.多数酶都是特殊的蛋白质,因此具有蛋白质的一般性质。(    )
4.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5.根据分子的结构,糖类可分为三大类: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
6.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不是生物。(    )
7.细胞质主要由细胞基质和细胞器组成。(  )
8.根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主要是靠被动运输。(  )
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大多数的变异是有利的。(  )
10.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其所固定的能量越多。(  )
11.成年牛的瘤胃占胃总容积的80%,几乎占据整个腹腔左侧。(  )
12.复胃动物的四个胃都能分泌消化液。(  )
13.发情周期:黄牛21天,水牛21天,绵羊16-17天,山羊20-21天。(  )
14.腺垂体分泌催产素。(    )
1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伸神经。(    )
16.作物栽培上同品种不同株间的传粉称为异花传粉。(    )
17.长日照植物如果每天给它较长的日照时数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
18.光照度低于光补偿点,植物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19. 由蒸腾拉力引起的根细胞吸水为主动吸水。(    )
20.干燥种子都是靠吸胀作用吸水。(     )
四、识图填充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2分,共10分)
1.图中的Ⅰ表示        阶段,Ⅱ表示        阶段。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          。
2.图中A代表被叶绿体中色素所捕获的          。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来自于H2O。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脱水缩合     2.有氧呼吸      3、胚后发育     4.反射
5、呼吸频率     6、储备血量     7. 春化作用     8.光合生产率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生物的生殖种类有哪些?。
2.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
3.简述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4.集水蓄水技术包含哪些?
5. 如何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叙述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变化过程。
2.试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后主要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一、1.A   2.B   3.C   4.D   5.D   6.D   7.B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D  17.C  18.D  19.C  20.C  21.B  22.C  23.A  24.A  25.A  26.B  27.B  28.D  29.C  30.B

二、
  1.

硫,  S  
2.   0.2mol/L
3.   渗透作用
  4.①: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
    ②:NaHCO3+HCl ===NaCl+H2O+CO2↑
③:
                                   
  5. AgNO3 溶液      6. 胶头滴水      7. 2,2-二甲基丙烷
8.遗传变异      9.糖类      10.纤维素      11.ATP 
12.线粒体      13.1个      14.中心法则     15.电信号
16.自然选择    17.生产者
三、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12. 1 3.  14.  15.16. 17. 18. 19.  20. 
四、
1.光反应    暗反应   能量。
2.太阳能。
3.氧气。
五、
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 )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NH-CO-,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3.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从卵孵化后,或从母体生出后,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5.呼吸频率:人和动物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6.储备血量:血液存在于肝、脾、肺及皮下等处毛细血管和血窦之中。
7.春化作用:许多秋播植物(如冬小麦)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低温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开花结实)的现象。
8.光合生产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积累的干物质克数。

1.答:生物生殖的种类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有性生殖包括配子生殖、接合生殖和单性生殖,其中配子生殖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和卵式生殖。
2.答:体循环的路径指的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身体各处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径指的是右心室 肺动脉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3.答:(1)调节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兴奋性。(4)促进和维持泌乳。(5)降低血钙和血磷。
4.答:(1)沟垄覆盖集中保墒技术。
(2)等高耕作种植。
(3)微集水面积种植
5. 答:(1)选择适宜的生态区。
(2)选择适宜的土壤。
(3)选择适宜的生长季节。
(4)合理间作、套种和轮作。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前期:(1)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2)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3)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4)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
     中期:(1)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2)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 (1)染色体分裂成单染色体,(2)纺锤丝牵引着丝点移向细胞两极移。
     末期:(1)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丝,(2)细胞一个分裂成两个,(3)纺锤体消失,(4)核膜、核仁重建。
2.答:(1)直接被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
(2)合成一些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特殊蛋白质。
(3)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4)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