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三:到香港东亚银行缴付现金港币300元
到香港任何一间东亚银行,先填写〝港币户口存款单〞,将款项存入岭南大学的账户,并要求银行在存款单填写下列资料:
账户名称:岭南大学
账户号码:015-514-40-42677-6
缴费编号:08/09M
支付金额:港币300元(请于存款单上写上学生姓名及“所属户籍省市”)
步骤三 递交入学申请表
申请人须填妥申请表格,并于截止日期2008年5月30日前(以邮戳上的日期为准)连同下列材料
(1,2,3及4)寄交我校教务处:
1. 填妥申请表格正本;
2. 内地身份证复印件;
3. 在申请表格(项目五)内提及之奖项或其它资历证明复印件;
4. 申请费(港币300元)证明,如内地银行汇票原件或直接存款之香港银行收据原件。
申请注意事项
1. 所有有关银行存款或转帐涉及的手续服务费用必须由申请人支付。
2. 申请费用如以银行汇票缴交,必须将汇票原件连同填妥报名表格及其它材料寄交岭南大学教务
处,其申请方会获受理。
3. 恕不接受现金或支票。
4. 申请人宜自行复印缴费单据以作存档。
5. 申请截止日期为2008年5月30日,逾期申请,恕不受理。申请人如于接近截止日期寄出申请书,
请以快递方式邮寄我校。
6. 我校将按申请人之学历及资历择优面试。面试将于2008年6月下旬举行,详细安排及面试名单将
于6月下旬在我校内地招生网页之〝最新信息〞公布,届时请密切留意。
7. 我校于收到申请表格、申请费或缴费证明及所有证明文件副本后两周内将以电邮发出《申请书
收讫通知》。通知书上印载有申请人的《入学申请编号》,如在截止申请日期后两周内仍未收
到通知,请即电邮:registry@LN.edu.hk通知我校。
13. 申请人能否以国际信用卡缴付申请费用?
如以国际信用卡(VISA或万事达咭)缴付申请费用,请按此网页www.LN.edu.hk/reg/info/mainland/form1下载表格及填写有关资料(如持卡人姓名; 信用卡号码; 信用卡持有有效日期等)。以信用卡缴付申请费用则需约港币309元(港币300元 + 3%银行手续费)。如对信用卡付款有任何疑问,请向发卡银行或机构查询。
14. 可否以传真或电邮方式递交申请?
如以传真或电邮方式递交,恕不受理。我校只接受书面申请,递交申请材料必须包括下列(1,2,3及4项),并须于截止日期2008年5月30日前寄交我校教务处:
1. 填妥申请表格正本;
2. 内地身份证复印件;
3. 在申请表格(项目五)内提及之奖项或其它资历证明复印件;
4. 申请费(港币300元)证明,如内地银行汇票原件或直接存款之香港银行收据原件。
15. 如何核实岭大已收到我的入学申请?
我校于收到申请表格、申请费或缴费证明及所有证明文件副本后两周内将以电邮发出《申请书收讫通知》。通知书上印载有申请人的《入学申请编号》,如在截止申请日期后两周内仍未收到通知,请即电邮:registry@LN.edu.hk通知我校。
16. 可否详细说明面试情况?在哪儿举行?
岭大将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于内地指定城市举行面试,详情地点及面试名单请留意本网之“最新信息”举行面试。面试以英语沟通,小组形式进行。面试的结果连同高考成绩将予以综合考虑,于7月上旬于网上公布录取名单。
17. 岭南大学录取男女生的比例是多少?
岭大录取学生,不设男女比例,一律择优录取。
18. 岭南大学有没有限制考生的年龄?
岭大没有限制考生的年龄,一律择优录取。
19. 岭大有没有加分政策?
岭大不考虑任何加分政策。 录取时会考虑考生的实际高考总分、报读课程志愿、面试表现、英语水平,配合相关课程的具体要求,择优录取。
20. 岭大会否招收保送生?
我校按国家教育部要求只能考虑招收参加应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考试”而录取入学之考生,对保送生申请暂不考虑。
21. 岭大去年在25个省市的申请人数分布如何?去年那一个岭大本科课程报读人数最多?
在25省市中, 去年申请人数最踊跃之省市依序为广东、上海及北京。而去年报读岭大本科课程最多人数依序为工商管理(荣誉)学士课程、社会科学(荣誉)学士课程和翻译(荣誉)文学士课程等。
22. 在贵校就读的内地学生人数有多少?
自1999年,岭大积极招收内地学生入学,先后共招收450多名内地生来我校入读本科、研究生课程及以交换生身分来校学习。
23. 贵校去年在内地录取的学生人数有多少?今年在各省市是否有指定收生名额?
岭大每年招生约700名本科生。于2007年度,则录取约150名非本地生及交换生;而2008至09年度我校计划录取约30-40名内地本科生。此外,我校会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国家教育部指定省市招生,文理兼收,并没有对个别省市或课程划出不同配额。
(六) 所需费用
24. 攻读期间所需费用如何?
2008-09年度,非本地学生学费为每年港币7万元。每年宿费约为港币9千元(2008-09年度宿费待定),估计每年学习及生活费用合共约港币11至13万元。此外,凡获岭大录取的申请人,必须按指定程序和日期递交回执及留位费用港币1万元,以确认接纳我校之录取,留位费将于第一期学费中冲销。费用一经缴交,一律不予发还。
25. 岭大是否有提供奖学金予内地自费生?
2007-08年度,岭大设有约240项奖学金,分别由个人、公司及专业团体捐赠,颁予在我校就读成绩优异的同学(包括内地学生),慷慨捐助奖学金的机构有汇丰银行慈善基金、友邦慈善基金、苏黎世保险、爱普生基金、恒生银行、香港赛马会、中国银行、英皇集团、九龙总商会及中华旅行社等。有关详情请浏览网页www.LN.edu.hk/ssc/campuslife/scholarship/。
26. 岭大内地生能否向政府申请贷款?
本地学生可向政府申请贷款,非本地学生(包括内地生)不能向香港特区政府申请贷款。
(七) 其它问题
27. 香港大学学习模式与内地有何不同?已入学内地生是否能适应香港生活?贵校有没有协助内地生措施?
岭大是采用学分制,除必修科目外,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其它副修课程。教师也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灵活独立分配时间。
此外,我校采用全英文教学,本地同学多说粤语,内地学生需时适应,故此我校提供粤语课堂给内地学生选修。
岭大更特别设立了“内地与国际学生交换计划办事处”为同学在入学后提供支持和协调活动,例如:协助新生申请来港签证;安排接送初次来港新生由机场到校之交通;特别为非本地新生安排入学迎新导向活动,每名新生均获安排学长协助,协调入住宿舍,安排校园导游等,让内地及海外学生更快适应香港生活。
28. 岭大内地本科生可否在岭大攻读期间做兼职工作?
持留学通行证来香港的内地或海外学生,在香港修读期间,不能在香港从事任何收取薪金的工作。若有特殊情况(如学生因所修专业要求,须参加实习工作),必须通过学校申请并获得香港入境处的批准。
29. 岭大内地本科生能否参与岭大所举办的学生交流计画?
在岭大攻读的内地本科学生可以报名参加上述计画。该计画旨在让岭大学生能到外地作短期学术交流,接触及学习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现时,岭大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期间透过该计画以交换生身份前往世界各地超过40间海外及内地(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丹麦等)大学进行最少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有关详情请浏览网页www.LN.edu.hk/omip/iep/index.htm。
30. 岭大医疗服务如何?
我校为在学学生(包括全日制本地生及外来学生)安排了一般的医疗服务,学生可以较低廉的费用看医生。当然,学生也可以在来港后另外自行购买保险,亦可以在来港后再自行决定。
31. 香港天气如何?
香港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气温一般在摄氏20多度到30多度之间。
32. 从内地到贵校有那些途径?
途径(一) 机场至岭大:来校学生可以从内地城市飞往香港国际机场,后可乘坐机场巴士(公车E33路)到屯门市中心的终点站,车程约90分钟,车资港币13元。然后在屯门市中心转乘绿色的士(计程车)到岭大,车程约15分钟,车资港币30元。
途径(二) 火车站至岭大:来校学生可从内地乘火车直达香港上水火车站,后可乘坐巴士(公车261路)到岭大,车程约1小时,港币12元。或从上水火车站乘绿色的士(计程车)到岭大,车程约1小时。此路线虽便捷,但须约港币200元。
33. 岭大有没有为内地学生提供学生宿舍?家长能否与学生住宿在学生宿舍?
校方会安排内地学生与本地及海外学生同在校园内住宿。宿舍生活是我校博雅教育的重要一环。岭大拥有完善的宿舍设施,有四分之三学生在校园内住宿,此比率为全港各大学之冠。此外,校内设有学生食堂及餐厅提供中西膳食服务予学生、宿生及职员
我校学生宿舍只供学生入住,大学未能为家长作住宿安排,敬请见谅。岭大邻近设有两间酒店,分别是嘉湖海逸酒店及黄金海岸酒店。
34. 贵校校务处办公时间如何?
星期一至五 上午9时正 -下午12时30分
下午1时30分 -下午5时30分
星期六 上午9时正 -下午12时30分
备注: (1) 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教务处不办公:
耶稣受难节 2008年3月21日
耶稣受难节翌日 2008年3月22日
复活节 2008年3月24日
清明节 2008年4月4日
劳动节 2008年5月1日
佛诞 2008年5月12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 2008年7月1日
(2) 岭大校园内设有东亚银行分行,该行逢星期六将不办公。如申请人直接到校递交入学申请表,请尽可能提早及适时到该分行办理缴费手续。
(3) 倘遇天气恶劣(例如热带气旋或暴雨),教务处将停止办公。
联络方法
网址:www.LN.edu.hk/reg/info/mainland/
电话:(852) 2616 8750
传真:(852) 2572 5178 或 2463 9104
地址:香港屯门青山公路八号香港岭南大学黄氏行政大楼地下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