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纲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大纲正文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旧课程版)

来源:fjedu.com整理 2004-3-27 10:23:57

为能源的石油、天然气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 

水能的特点。水能的分布和利用。 

生物能的利用。 

3.新能源 

核能的特点和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 

沼气。 

4.能源问题和能源利用的前景 

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 

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不平衡。 

世界能源问题V泄茉纯⒌南肿春颓熬啊*?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1.农业概述 

农业生产的特点。 

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改革。 

2.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 

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4.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畜牧业和水产业。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1.工业概述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主要工业部门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工业分布概述。工业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3.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世界工业发展概述。 

20世纪50—70年代的工业生产和布局。 

4.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中国主要的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 

五、人口和城市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 

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人口政策。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人口的迁移 

国际人口的迁移。 

国内人口的迁移。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中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3.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制定城市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中国城市的发展 

1949年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 

六、人类和环境 

1.环境和环境问题 

地理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 

环境问题的产生。 

2.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第三部分 世 界 地 理

  一、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二、世界地理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三、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牲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二、中国的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三、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四、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六、海洋 

邻近海域。海洋资源。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七、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主要内河航道和重要河港。 

海洋运输和主要海港。 

公路、航空、邮电的发展。 

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2.商业 

主要的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3.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中国主要的旅游地。 

八、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九、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十、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十一、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十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Ⅲ.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一、形式 
闭卷。笔答。 

二、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内容比例 

自然地理、地图和人文地理部分约60%~70%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约30%~40% 

四、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50%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填图、绘制简图、读约50% 

图分析、综合分析、论述等) 

五、难易程度比例 

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难题约20%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