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点评教师:
兰州一中语文高级教师刘莉
三处大变化
创新之中显平稳
今年高考语文的命题更加强调对考生五大能力的考查,即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依然通过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古诗词、文学文本/实用文本、语言应用、作文六个既有板块中进行考查,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生活化、创新性表现加强。
试题与去年相比有三处较大变化,一是首次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出现文言断句;二是默写命题采用情景问答式;三是成语题,改变了以往判断对错的单项选择题形式,而是给三个相近成语,选择填写在相应的句中。这三大变化可能让考生有些不适,因为从平时的模拟题、诊断试题中都没有此类题型的涉及。但是这种题型对考生并不陌生,断句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基本能力,在初中、高中的文言文学习中这类题型练习过,而且其他省份近几年都有考查过。默写形式有变,问法更灵活,进一步考查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活学活用能力,但范围还是新课标64篇。成语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出恰当的成语。所以试题虽然有三处变化,但难度都不大,考生只要冷静地思考和沉着应答,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尽管有变化,但大部分试题都比较平稳,如论述类文章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高考语文命题设置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注重选取论述色彩较浓,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短文,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逻辑推理以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今年题目《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选文很有时代气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试题与以往相比难度相当。文言文选自《明史·韩文传》,诗歌是比较阅读,题目重在对诗歌情感和手法的理解。选考题依然是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文本难度适中。尤其最后两道语言运用题,补写语句和图表说明,题型和去年几乎一样,学生有熟悉的感觉。

笑迎高考 丁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