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我市一诊结束。当日进行了文理综合以及英语科目的测试。物理将“奥运节能”、“嫦娥一号”等实事素材引入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素质,其他各科也各有特色。
◆英语◆
着重考查考生推理逻辑等能力
兰州一中张乐恒:诊断考试英语试题语音部分按常规方式考查,对五组共20个单词的音标进行辨读。设2个元音,2个辅音,一个元音+辅音,所选词汇均为常用词汇,考查平时易错或不规则读音等。单项选择题覆盖了大部分语法项目,有日常用语、惯用句型、冠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包括情态动词、短语等)、连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倒装句等,其中倒装出现两处,难度适中。完形填空是一则小故事,选题较好。着重考查学生对于上下文文意连贯、词义辨析、推理逻辑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能力,除个别空较难确定,大部分填空和选项比较直观,但也有个别空看似容易,但备选词词义相近,极易选错。阅读篇选材范围较广,总词汇量与高考要求吻合。单词拼写题10道题全是给出汉语注释填写英语单词,其中动词和名词占到60%,要注意写出按句意要求的单词形式还需仔细思考。
书面表达题为写一篇记叙文,讲述对一次交通事故中遇险人员的救援,写作提示过于详细,给出的基本上都是完整的汉语句子,考生用英语直接表达应该并不困难,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完整流利地叙述整个事件、逻辑合理、用词准确的能力。
纵观全套试题,应能较好地检测出考生第一轮复习结束,开始第二轮模拟试题演练阶段的水平,较全面地体现了高考大纲对试卷的基本要求,能较好地反映出考生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选用材料打了较好的基础。
◆理综◆
物理:奥运、嫦娥走进试卷
兰州二中王国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题第14题和17题,分别以奥运节能和“嫦娥一号”为素材,考查了太阳能和卫星轨道两个知识点,知识点虽然常规但考生要从具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中挖掘到这个考查点,需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有本套试卷涉及图像比较多,着重考查学生从图像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涉及到动手做图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做图能力。实验题与去年高考试题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应该说,整套试题对学生来说都是常见题,对优秀学生来说试题简单、得分应该比较高。综合题考查的重点仍然是电学,和我省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一致,复习时要多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以便从容应考。通过答这套试题,学生们应该领会到,在实验的复习中,在注重电学的基础上,要多关注力学实验,以及光学实验。实验考查从今年大纲来看,会出现力电结合型,或光电结合型。综合题在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再不需全面展开,在后期复习阶段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质量会更高。
化学:总体难度不大 考查知识较全面
兰州二中李明学:试题难度适中,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对后期的复习有较好地指导作用。选择题中试题间呈现出较好地梯度,有一些历年考试中复现率非常高的精品题。在化学的主观性试题中,试题的呈现方式较为轻松、活泼、灵活多样。同时,实验题问题的设置能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在总体难度不大的情况下,考查到的化学知识较为全面,分析的过程较为灵活,从而使能力强的考生得到较好的发挥。
生物:实验题设问角度灵活
兰州二中季学明:本次诊断试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生命活动的调节、代谢、免疫、基因工程、生态系统、植物生理部分的光化作用、呼吸作用和遗传变异等生物学主干知识,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准确到位,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迅速地与相关知识关联,从而解答问题,在知识点的考查上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单纯记忆而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题设问角度灵活,能够多方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近几年全国高考试卷对实验考查的倾向。总之,试卷的形式与结构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试题不偏、不怪、不繁。第Ⅰ卷难度适中,考点与必修教材结合紧密,吻合近几年高考第Ⅰ卷的考查模式,第Ⅱ卷难度偏易。试卷的总体难度、长度控制得较合理,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双基知识”的应用,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
◆文综◆
结合国内新闻热点贴近民生
兰州一中黄晓梅:本套地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近年来高考的命题思路———稳,且“稳中求新”。较适合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的首次综合测试。主要有几个特点:注重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面广,难易适度;材料新,结合国内新闻热点———航天工程、水污染事件,贴近生活;综合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客观性试题比重略大。兰州一中王勤治:此次一诊试卷符合高考特点和趋势,有比较好的导向性。试卷分值比例合理,如经济常识占36%,哲学常识占36%,政治常识占28%。基本基础知识占到了70%,选择题难度比较小,得分比较容易。非选择题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思维能力、准确全面表述有较高要求。王老师说,整体来看,重点知识突出、热点问题明确。比如“国家宏观调控”、“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等。试题切入点比较新,比如“雪灾”、“民生”、“资源利用问题”等。由于试题较灵活,且学生得高分不容易,学生分值估计在60分左右。另外,非选择题39题第1小题,学科知识和考查意图不明确,使学生不知怎么去作答。兰州一中张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分值36分,中国近现代史分值28分,世界近现代史分值36分。试题分别通过多角度灵活考查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改革、经验和教训,表现在第14题、15题、17题、18题、19题、22题。另外,还考查了历史地理知识,体现了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如20题。战争与和平史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作用,如21题。张老师表示,试题“瑕不掩瑜”。在内容分布上比较集中,主观题的发散、思维联系上,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