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化学正文

化学高考中的16条优先原理

来源:fjedu.com整理 2007-3-23

;
  (已知100C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为:KCI 31g、NaNO3 80g、KNO3 20.9g、NaCl 35.8g) 
  解:          KCI  NaNO3  KNO3 NaCl 
  100C时150g 
  水中可溶解各 46.5g 120g 31.35g 53.7g 物质 
   溶液中现有    31g  35.4g 42·3g 24·3g 
  KCl+NaNO3=KNO3+NaCl 
  74.5 85         101    58.5 
  31   35.4       x       y 
  列式解之x=42.3(g) y=24.3(g) 
  KNO3优先析出。析出量为 
  42.3 - 31.35 = 10.95(g) 
  此题实质是溶液中存在着K+、Na+、NO3-、Cl-四种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成KCl、NaNO3、KNO3、NaCl四种物质。因温度变化时,KNO3首先达到过饱和状态,所以KNO3优先析出。 

13.优先操作原理 

  (1)装置安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2)加物质,先固后液。 
  (3)制气体:先验气密性,再装药品(一般)。 
  (4)气体净化:先洗气净化,再干燥。 
  (5)制气结束:先撤导气管,再撤灯。 
  (6)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度,再点燃。 
  (7)H2还原CuO的实验: 
  实验开始先通氢,排净空气再点灯, 
  实验结束先熄灯,试管冷却再停氢。 

14.优先鉴别原理 

  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
  例13.不用任何试剂,也不用焰色反应,如何鉴别NaNO3、BaCl2、MgSO4、NaOH、FeCl3溶液。 
  解析:可先观察出FeCl3再以FeCl3为试剂鉴别出NaOH,然后以NaOH为试剂鉴别出MgSO4,以MgSO4为试剂鉴别出BaCl2最后余下的是NaNO3 

15.优先吸引原理 

  ①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 
  ②化学键>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③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共价型分子,分子量愈大,分子间作用力愈大。 

16.优先考虑原理 

  中学化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我们考虑问题时,不但要全面分析,而且要优先考虑主要方面。 
  例14.比较物质熔沸点时,先考虑晶体类型,再考虑晶体内部微粒间的作用力,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例15.比较微粒半径时,先考虑电子层,再考虑核电荷数。如O2- 、Cl-、S2-、Br-、I-的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应为: 
  02-、Cl-、S2-、Br-、I-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