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打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 试
指 标 800米 立定三级
蛙跳 拳腿跌
组合 鞭腿
踢沙包 实战
分 值 20分 10分 10分 20分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 800米
(1)测试方法:分组测试,每人限测一次,成绩精确到0.01秒。起跑姿势任选,可穿钉鞋。
(2)评分标准:按照表22-1,所得分数按体重级别乘以相应系数,为800米测试最后成绩,最高为20分。
系数 性别
男 女
1.0 80kg以下(含) 60kg以下(含)
1.1 80.1kg-90kg(含) 60.1kg-65kg(含)
1.2 90.1kg-100kg(含) 65.1kg-70kg(含)
1.3 100.1kg以上(含) 70.1kg以上(含)
表22-1 800米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20.0 2'16"
以内(含) 2'38"
以内(含) 13.2 2'50" 3'12" 6.4 3'24" 3'46"
19.8 2'17" 2'39" 13.0 2'51" 3'13" 6.2 3'25" 3'47"
19.6 2'18" 2'40" 12.8 2'52" 3'14" 6.0 3'26" 3'48"
19.4 2'19" 2'41" 12.6 2'53" 3'15" 5.8 3'27" 3'49"
19.2 2'20" 2'42" 12.4 2'54" 3'16" 5.6 3'28" 3'50"
19.0 2'21" 2'43" 12.2 2'55" 3'17" 5.4 3'29" 3'51"
18.8 2'22" 2'44" 12.0 2'56" 3'18" 5.2 3'30" 3'52"
18.6 2'23" 2'45" 11.8 2'57" 3'19" 5.0 3'31" 3'53"
18.4 2'24" 2'46" 11.6 2'58" 3'20" 4.8 3'32" 3'54"
18.2 2'25" 2'47" 11.4 2'59" 3'21" 4.6 3'33" 3'55"
18.0 2'26" 2'48" 11.2 3'00" 3'22" 4.4 3'34" 3'56"
17.8 2'27" 2'49" 11.0 3'01" 3'23" 4.2 3'35" 3'57"
17.6 2'28" 2'50" 10.8 3'02" 3'24" 4.0 3'36" 3'58"
17.4 2'29" 2'51" 10.6 3'03" 3'25" 3.8 3'37" 3'59"
17.2 2'30" 2'52" 10.4 3'04" 3'26" 3.6 3'38" 4'00"
续表22-1 800米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7.0 2'31" 2'53" 10.2 3'05" 3'27" 3.4 3'39" 4'01"
16.8 2'32" 2'54" 10.0 3'06" 3'28" 3.2 3'40" 4'02"
16.6 2'33" 2'55" 9.8 3'07" 3'29" 3.0 3'41" 4'03"
16.4 2'34" 2'56" 9.6 3'08" 3'30" 2.8 3'42" 4'04"
16.2 2'35" 2'57" 9.4 3'09" 3'31" 2.6 3'43" 4'05"
16.0 2'36" 2'58" 9.2 3'10" 3'32" 2.4 3'44" 4'06"
15.8 2'37" 2'59" 9.0 3'11" 3'33" 2.2 3'45" 4'07"
15.6 2'38" 3'00" 8.8 3'12" 3'34" 2.0 3'46" 4'08"
15.4 2'39" 3'01" 8.6 3'13" 3'35" 1.8 3'47" 4'09"
15.2 2'40" 3'02" 8.4 3'14" 3'36" 1.6 3'48" 4'10"
15.0 2'41" 3'03" 8.2 3'15" 3'37" 1.4 3'49" 4'11"
14.8 2'42" 3'04" 8.0 3'16" 3'38" 1.2 3'50" 4'12"
14.6 2'43" 3'05" 7.8 3'17" 3'39" 1.0 3'51" 4'13"
14.4 2'44" 3'06" 7.6 3'18" 3'40" 0.8 3'52" 4'14"
14.2 2'45" 3'07" 7.4 3'19" 3'41" 0.6 3'53" 4'15"
14.0 2'46" 3'08" 7.2 3'20" 3'42" 0.4 3'54" 4'16"
13.8 2'47" 3'09" 7.0 3'21" 3'43" 0.2 3'55" 4'17"
13.6 2'48" 3'10" 6.8 3'22" 3'44" 0 3'55"
以上 4'17"
以上
13.4 2'49" 3'11" 6.6 3'23" 3'45"
2. 立定三级蛙跳
(1)测试方法:两脚立于起跳线后原地起跳,不能踩线,不能有预跳,起跳后连跳三次,中间不能有停顿,以最后一次落地的身体最近触地点为测量点。以测量点到起跳线的垂直距离计其成绩,每人测两次,计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2)评分标准(表22-2)
表22-2 立定三级蛙跳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
值 成绩(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0 9.0 7.0 8 8.2 6.2 6 7.4 5.4 4 6.6 4.6 2 5.8 3.8
9.5 8.8 6.8 7.5 8.0 6.0 5.5 7.2 5.2 3.5 6.4 4.4 1.5 5.6 3.6
9 8.6 6.6 7 7.8 5.8 5 7.0 5.0 3 6.2 4.2 1 5.4 3.4
8.5 8.4 6.4 6.5 7.6 5.6 4.5 6.8 4.8 2.5 6.0 4.0 0.5 5.2 3.2
(二)专项技术
1.拳腿跌组合
(1)测试方法:考生可自由进行以下散打动作的组合演练,所规定的各种拳法、腿法、跌法动作应至少出现一次以上,时间为30秒。
拳法包括:① 冲拳 ② 贯拳 ③ 抄拳 ④ 鞭拳
腿法包括:① 正蹬腿 ② 侧踹腿 ③ 左、右鞭腿 ④ 转身摆腿
跌法包括:① 鱼跃抢背 ② 前倒 ③ 腾空后倒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拳腿跌组合评分表(表22-3),从动作规格、劲力协调、攻防意识的表现程度等方面,独立对考生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一位。每漏做一种技术动作扣2分。
表22-3 拳腿跌组合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10—7.6分 7.5—5.1分 5.0—2.6分 2.5—0分
标准 拳法、腿法技术动作方法正确,发力顺达,速度快,摔跌动作合理,组合动作连贯、协调,攻防意识明显。 拳法、腿法、跌法技术动作方法比较正确,发力较合理,速度较快,组合动作较连贯、协调。 拳法、腿法技术动作方法基本正确,速度较慢,摔跌动作基本合理,组合动作连贯一般。 拳法、腿法动作不正确,速度慢,发力僵硬,摔跌动作方法错误,组合动作连贯性差,动作不协调。
2.鞭腿踢沙包
(1)测试方法:以前腿鞭腿(左、右腿均可)技术动作连续快速踢打沙包,要求踢腿高度在距离地面80厘米以上,时间为20秒。每人只测一次。
(2)评分标准:(表22-4)考评员根据考生在20秒内踢打的次数进行计数,凡出现动作不规范、踢打无力,高度不符合要求时,不计次数。
表22-4 鞭腿踢沙包评分表
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分
值 成绩(次)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20 42 40 16 38 36 12 34 32 8 30 28 4 26 24
19 41 39 15 37 35 11 33 31 7 29 27 3 25 23
18 40 38 14 36 34 10 32 30 6 28 26 2 24 22
17 39 37 13 35 33 9 31 29 5 27 25 1 23 21
(三)实战能力
1.测试方法:同一级别内,随机配对进行实战,配对的考生体重相差不得超过2kg。在擂台或散打垫子上进行实战。要求考生穿戴护具(拳套、护头、护胸、护裆、护腿、护齿),按照配对后的排列顺序,序号奇数者为红方,穿红色护具;序号偶数者为黑方,穿黑色护具。双方实战(净打)2分钟。1名场裁在场上指挥比赛,但不给予判罚。(考生须自备拳套、护齿、护裆)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实战评分表(表22-5),从实战中的胜负、临场技战术运用情况、意志品质以及对散打竞赛礼节的遵守等方面,独立对考生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两位。
表22-5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标准 技法运用正确,时机把握准确,战术意识及应变能力强,攻防转换及时,临场表现有勇有谋,尊重对手,服从裁判。 技法运用比较正确,时机把握较准确,战术意识、应变能力较强,攻防转换及时,临场表现勇敢,尊重对手,服从裁判。 技法运用及时机把握一般,战术意识较明显,应变能力一般,攻防转换较及时,临场表现较勇敢,尊重对手,服从裁判。 技法运用不正确,时机把握不准,战术意识及应变能力差,攻防转换不及时,临场表现胆怯,不尊重对手或不服从裁判。
国际象棋
一、测试指标及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试指标 布局、中盘 棋子运用 基础知识 棋局解析 比赛
分 值 15分 10分 10分 15分 5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技术(50分)
1、布局、中盘(15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根据要求,按照次序写出答案,7题,每题2分,最后一题3分,共15分。
2、棋子运用(10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根据要求,按照次序写出答案,5题,共10分 。
3、基础知识(10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2题,共10分。
4、棋局解析(15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分析对局,写出评论 ,3题,共15分。
(二)实战能力(50分)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组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据实战评分,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5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一位。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极差
分值 50—41分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围 棋
一、测试指标及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试指标 布局、中盘 官子、死活 基础知识 棋局解析 比赛
分 值 15分 10分 10分 15分 5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技术(50分)
1、布局、中盘(15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根据要求,按照次序写出答案,7题,每题2分,最后一题3分,共15分。
2、官子、死活(10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根据要求,按照次序写出答案,5题,共10分。
3、基础知识(10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2题,共10分。
4、棋局解析(15分)
测试方法:闭卷考试,分析对局,写出评论 ,3题,共15分。
(二)实战能力(50分)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组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据实战评分,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5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一位。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极差
分值 50—41分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网 球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 试
指 标 扇形跑 正、反手
底线抽球 发球 比赛
分 值 20分 20分 20分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扇形跑
1.测试方法:将一支球拍放在底线中点后面,拍头指向球网,5个球的位置如图所示(见图13-1)。从底线中点开始,沿着逆时针方向依次取回5个球,将每次取回的球放在球拍拍面上。测试员喊‘预备-开始’之后,秒表计时开始,记录完成的时间。
2.评分标准(表13-1) 表13-1 扇形跑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20 15〞0 16〞0
19 15〞5 16〞5
18 16〞0 17〞0
17 16〞5 17〞5
16 17〞0 18〞0
15 17〞5 18〞5
14 18〞0 19〞0
13 18〞5 19〞5
12 19〞0 20〞0
11 19〞5 20〞5
10 20〞0 21〞0
9 20〞5 21〞5
8 21〞0 22〞0
7 21〞5 22〞5
6 22〞0 23〞0
5 22〞5 23〞5
4 23〞0 24〞0
3 23〞5 24〞5
2 24〞0 25〞0
1 24〞5 25〞5
0 24〞5以上 25〞5以上
(二)专项技术
1. 正、反手底线抽球
(1)测试方法:当来球落地后考生分别用正手和反手上旋的方式将球击回。正、反手交替击球各5次,每次击球规定打直线;再正、反手交替击球各5次,每次击球规定打斜线。(正、反手斜或直线以左右半场单打区划分)
(2)评分标准:打到界内并在指定半场内得1分,正、反手各10分,考生要用力击打网球,未击至对方场区内为击球失误无分。
2. 发球
(1)测试方法:考生发球10次。前2次发向平分区外角,接着3次发向平分区的内角;接着2次发向占先区的内角,最后3次发向占先区的外角。
(2)评分标准:发至界内并在指定半场内得2分,考生要用力击打网球,未发至对方场区内为击球失误无分。
(三)实战能力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组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据实战评分表,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4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一位。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标准 动作正确,协调、连贯、实效;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较好。 动作正确,协调;技术运用较合理、运用效果较好;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动作不正确,不协调;技术动作不合理、运用效果差;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较差。
滑 雪(陆地测试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模仿
测 试
指 标 跳箱 障碍跑 闭眼单脚平衡站立 越野滑雪:传统技术两步交替
高山滑雪:扶墙陆地模仿
自由式滑雪:蹦床直体后空翻一周
分 值 20分 20分 20分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 一分钟跳箱
(1)测试方法:跳箱(30厘米高,40厘米宽,50厘米长)时间一分钟,由跳箱一侧起跳到箱上,从另一侧落下,再跳回起跳侧为一次,男子40次为满分,女子35次满分。
(2)评分标准:20分起评,实行减分制。按规格要求完成,每少一次减0.5分。
2障碍跑50米
(1)测试方法:50米距离设置10个障碍物,障碍之间横向间隔2米,由起点出发依次绕过每个障碍物后,到达终点停表。至少三人计时,取中间成绩为最终成绩。
(2)评分标准: 表1 50米障碍跑成绩对照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男 女
20 12.0 14.0 10 15.2 18.0
19 12.4 14.4 9 15.6 18.4
18 12.6 14.8 8 16.0 18.8
17 12.8 15.2 7 16.2 19.2
16 13.0 15.6 6 16.6 19.6
15 13.2 16.0 5 17.0 20.0
14 13.4 16.4 4 17.4 20.4
13 13.8 16.8 3 17.8 20.8
12 14.2 17.2 2 18.2 21.2
11 14.6 17.6 1 18.6 21.6
3闭眼单脚站立
(1)测试方法:运动员单脚抬起,一只脚站立, 2分30秒满分。至少3人计时,取中间成绩为最终成绩。
(2)评分标准:
表2 闭眼单脚站立成绩对照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20 2:30 10 0:55
19 2:20 9 0:50
18 2:10 8 0:45
17 2:00 7 0:40
16 1:50 6 0:35
15 1:40 5 0:30
14 1:30 4 0:25
13 1:20 3 0:20
12 1:10 2 0:15
11 1:00 1 0:10
(二)专项技术模仿
1越野滑雪:传统技术两步交替模仿
(1)测试方法:运动员进行两部交替的行进间陆地模仿动作,连续做8-10次。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专项技术评分表(表3),根据规定的分值,独立对动作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4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至少3人打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表3 专项技术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标准 基本姿势控制好,动作节奏连贯,重心移动时机与手脚配合协调,整体动作流畅放松。 基本姿势正确,动作节奏连贯,但有时动作幅度不到位,动作质量不高。 基本姿势正确,整体动作节奏不连贯,不连续,动作转换时机不当。 手脚动作配合不协调,动作发力不正确,整体动作僵硬。
2高山滑雪:扶墙陆地模仿
(1)测试方法:运动员扶墙进行高山滑雪大回转技术陆地模仿动作,左右各5次。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专项技术评分表(表4),根据规定的分值,独立对动作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4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至少3人打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表4 专项技术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标准 基本姿势正确,髋关节、膝关节动作幅度到位,有送髋和立刃意识,动作质量高。 基本姿势正确,动作幅度一般,运动员偶尔出现倒肩,立刃意识不够。 基本姿势正确,髋关节、膝关节角度不够,没有立刃,上体不正。 基本姿势不正确,动作幅度不够,整体动作僵硬。
3自由式滑雪:蹦床直体后空翻一周
(1)测试方法:运动员在蹦床上进行空翻动作,雪上技巧和空中技巧运动员均做直体后空翻一周动作2到3次。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专项技术评分表(表5),根据规定的分值,独立对动作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4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至少3人打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表5 专项技术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标准 基本姿势控制好,有高度,且空中抬头挺胸,直膝,腿脚夹紧,落地稳定性好。 基本姿势控制好,空中身体收紧,腿脚收紧程度不够,高度一般,落地稳定性好。 能够完成动作,但空中姿势控制不好好,身体松懈,腿脚不直,落地判断不准确,稳定性差。 不能够完整地完成动作,落地判断不准确,动作质量差。
速 度 轮 滑
一、测试指标及所占比例
类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直道基本技术模仿 滑 跳 直道滑行 弯道滑行 男子300米、1000米
女子300米、1000米(两项中任选一项)
比例 10分 10分 15分 15分 5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直道基本技术模仿
测试方法:按名单顺序两人一组进行测试。考生并排站位,间隔三米,做直道滑行模仿30秒,考官可在任何角度观察考生动作。
动作要求: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上体前倾基本与地面平行,踝、膝、髋三关节成屈的状态。(1)侧蹬,在基本姿势的基础上,侧蹬腿向身体侧方向蹬出,蹬地腿与支撑腿平行,蹬地脚内侧着地。(2)后引,蹬地腿蹬地结束后转髋,大腿内收并屈膝提腿,形成单腿支撑。支撑腿头、膝、脚三点一线,后引腿大腿垂直于地面,膝关节弯曲,小腿平行于地面,踝关节放松,浮脚垂直于地面。(3)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提,还原到支撑脚侧方着地。
成绩评定:
(1)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三关节角度合理。蹬地方向侧向,与支撑腿平行;后引腿放松,支撑腿头、膝、脚三点成一线;侧蹬、收腿动作过程中无身体重心上下起伏,整体动作规范、流畅为10—7分。
(2)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三关节角度合理。蹬动方向侧向,与支撑腿平行;后引腿紧张,支撑腿头、膝、脚不能成三点一线,侧蹬、收腿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上下起伏,整体动作不够规范为6—4分。
(3)基本滑行姿势较高,三关节角度不合理,蹬地方向不是侧向,不能与支撑腿平行;后引腿紧张,支撑腿头、膝、脚不能成三点一线,单腿支撑无法保持身体平衡,侧蹬、收腿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起伏明显,整体动作明显不规范为3—0分。
2、滑跳
测试方法:按名单顺序两人一组进行测试。考生并排站位,间隔三米,以标志线外侧为准做连续滑跳30秒,滑跳宽度为:男1.1M ;女0.9M 。每位考生正前方各有一名计数员负责计数,考官则可选择任意角度观察考生动作。最终以考生的动作质量和跳的次数评分。
动作要求: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落地平稳,团身收腹抬头目视前方,跳跃过程中无上体起伏现象,摆臂协调、有力,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流畅。不准踩踏标志线或标志线内侧,并且除支撑脚外无其他身体部位触及地面。
成绩评定:
(1)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落地平稳,团身收腹抬头目视前方,跳跃过程中无上体起伏现象,摆臂协调、有力,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流畅。无踩踏标志线或标志线内侧现象,并除支撑脚外无其他身体部位触及地面,30秒内跳跃26—30次为10—7分。
(2)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落地平稳,团身收腹抬头目视前方,跳跃过程中出现上体起伏现象,摆臂有力,基本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出现5次以下踩踏标志线或标志线内侧现象,除支撑脚外无其他身体部位触及地面,30秒内跳跃16—25次为6—4分。
(3)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不能三点成一线,落地身体重心不稳,力量外张,跳跃过程中上体严重起伏,摆臂无法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分解。出现多次踩踏标志线或标志线内侧现象,并且除支撑脚外,其他身体部位触及地面,30秒内跳跃15次以下为3—0分。
(二)专项技术
1、直道滑行
测试方法:按名单顺序两人一组进行测试。考生并排站位,以起点线为准沿两条5米宽跑道做30米直道滑行。考官分别站在每位考生跑道中段的左右两侧观察考生动作。如考生在滑行过程中横向滑出5米宽跑道,则以滑出跑道的点计算实际滑行距离,并相应扣分。
动作要求: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合理,蹬地方向正确,蹬地角度为40—45度,身体重心移动平稳,滑行过程中支撑轮完成三次变刃(外、平、内),摆臂协调、有力,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流畅。并且浮腿轮及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及地面。
成绩评定:
(1)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合理,蹬地方向正确,蹬地角度为40—45度,身体重心移动平稳,滑行过程中支撑轮完成三次变刃(外、平、内),摆臂协调、有力,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流畅。无浮腿轮及身体任何部位触及地面情况,沿5米宽跑道完成直道滑行为15—13分。
(2)保持速度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基本合理,蹬地方向正确,蹬地角度小范围超出40—45度,身体重心上下起伏,滑行过程中支撑轮完成两次变刃(平、内),摆臂协调,基本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无浮腿轮及身体任何部位触及地面情况,沿5米宽跑道完成直道滑行为12—9分。
(3)基本滑行姿势较高,支撑腿三点成一线,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角度不合理,蹬地方向基本正确,蹬地角度大范围超出40—45度,身体重心上下起伏,滑行过程中支撑轮完成两次变刃(平、内),摆臂协调,基本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连贯。浮腿轮及身体任何部位触及地面两次以下,沿5米宽跑道完成直道滑行为8—5分。
(4)基本滑行姿势较高,支撑腿不能三点成一线,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角度不合理,蹬地方向错误,蹬地角度大范围超出40—45度,身体重心不稳,滑行过程中支撑轮无变刃过程,摆臂不能配合腿部动作,整体动作分解。浮腿轮及身体任何部位触及地面两次以上,没能沿5米宽跑道完成直道滑行为4—0分。
2、弯道滑行
测试方法:按名单顺序一人一组进行测试。助跑15—20米,以直、弯道交接点为准用3-5个复步连续交叉压步完成弯道滑行,考官分别站在入弯道处、弯道顶弧、出弯道处观察运动员的滑行技术动作。
动作要求:保持合理的弯道倾斜姿势、蹬地方向正确、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动作自如、全身配合协调左脚用外刃,右脚用内刃连续交叉压步滑行。
成绩评定:
(1)保持合理的弯道倾斜姿势、蹬地方向正确、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全身配合协调,左脚用外刃,右脚用内刃连续交叉压步滑行,滑完3—5复步为15—13分
(2)弯道姿势比较高、蹬地方向略向后、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全身配合比较协调,左脚用外刃,右脚用内刃连续交叉压步滑行为12—9分。
(3)弯道姿势比较高、蹬地方向向后、身体重心严重上下起伏、全身配合基本协调,滑行中有直线步伐8—5分。
(4)弯道姿势比较高、蹬地方向向后、身体重心严重上下起伏、全身配合不协调,无法使用外刃进行交叉压步弯道滑行为4—0分。
(三)实战能力
测试方法: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测试,按照名单顺序(先男后女)进行测试。考试时至少有三名计时员计时,取中间成绩为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根据成绩评分表(50分)评定考生该项成绩(小数点后二位数四舍五入),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速度轮滑300m、1000m成绩对照表(两项任选一项)
男 子 女 子
分值 300m 分值 1000m 分值 300m 分值 1000m
50 32〞00 50 1ˊ49〞 50 34〞00 50 1ˊ56〞
49 32〞10 49 1ˊ50〞 49 34〞10 49 1ˊ57〞
48 32〞20 48 1ˊ51〞 48 34〞20 48 1ˊ58〞
47 32〞30 47 1ˊ52〞 47 34〞30 47 1ˊ59〞
46 32〞40 46 1ˊ53〞 46 34〞40 46 2ˊ00〞
45 32〞50 45 1ˊ54〞 45 34〞50 45 2ˊ01〞
44 32〞60 44 1ˊ55〞 44 34〞60 44 2ˊ02〞
43 32〞70 43 1ˊ56〞 43 34〞70 43 2ˊ03〞
42 32〞80 42 1ˊ57〞 42 34〞80 42 2ˊ04〞
41 32〞90 41 1ˊ58〞 41 34〞90 41 2ˊ05〞
40 33〞00 40 1ˊ59〞 40 35〞00 40 2ˊ06〞
39 33〞10 39 2ˊ00〞 39 35〞10 39 2ˊ07〞
38 33〞20 38 2ˊ01〞 38 35〞20 38 2ˊ08〞
37 33〞30 37 2ˊ02〞 37 35〞30 37 2ˊ09〞
36 33〞40 36 2ˊ03〞 36 35〞40 36 2ˊ10〞
35 33〞50 35 2ˊ04〞 35 35〞50 35 2ˊ11〞
34 33〞60 34 2ˊ05〞 34 35〞60 34 2ˊ12〞
33 33〞70 33 2ˊ06〞 33 35〞70 33 2ˊ13〞
32 33〞80 32 2ˊ07〞 32 35〞80 32 2ˊ14〞
31 33〞90 31 2ˊ08〞 31 35〞90 31 2ˊ15〞
30 34〞00 30 2ˊ09〞 30 36〞00 30 2ˊ16〞
29 34〞10 29 2ˊ10〞 29 36〞10 29 2ˊ17〞
28 34〞20 28 2ˊ11〞 28 36〞20 28 2ˊ18〞
27 34〞30 27 2ˊ12〞 27 36〞30 27 2ˊ19〞
26 34〞40 26 2ˊ13〞 26 36〞40 26 2ˊ20〞
25 34〞50 25 2ˊ14〞 25 36〞50 25 2ˊ21〞
24 34〞60 24 2ˊ15〞 24 36〞60 24 2ˊ22〞
23 34〞70 23 2ˊ16〞 23 36〞70 23 2ˊ23〞
22 34〞80 22 2ˊ17〞 22 36〞80 22 2ˊ24〞
21 34〞90 21 2ˊ18〞 21 36〞90 21 2ˊ25〞
20 35〞00 20 2ˊ19〞 20 37〞00 20 2ˊ26〞
19 35〞10 19 2ˊ20〞 19 37〞10 19 2ˊ27〞
18 35〞20 18 2ˊ21〞 18 37〞20 18 2ˊ28〞
17 35〞30 17 2ˊ22〞 17 37〞30 17 2ˊ29〞
16 35〞40 16 2ˊ23〞 16 37〞40 16 2ˊ30〞
15 35〞50 15 2ˊ24〞 15 37〞50 15 2ˊ31〞
14 35〞60 14 2ˊ25〞 14 37〞60 14 2ˊ32〞
13 35〞70 13 2ˊ26〞 13 37〞70 13 2ˊ33〞
12 35〞80 12 2ˊ27〞 12 37〞80 12 2ˊ34〞
11 35〞90 11 2ˊ28〞 11 37〞90 11 2ˊ35〞
10 36〞00 10 2ˊ29〞 10 38〞00 10 2ˊ36〞
曲 棍 球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 试
指 标 30米
起动跑 5—20米
折返跑 30秒颠球 原地拉杆 比赛
分 值 10分 10分 20分 20分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30米起动跑
(1)测试方法:单脚站在起跑线上,起动计时,终点撞线停表。每名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以最佳一次成绩为最终测试成绩。
(2)评分标准(表25-1)
表25-1 30米起动跑评分表
成绩
(秒) 4.1(含)以内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2.5—20米折返跑
(1)测试方法:在场地中划一条以5米、10米、15米、20米依次递增的直线,测试者站在起跑线后,起动计时,终点撞线停表。依次在5、10、15、20米处折回起点(共计100米的距离)。每名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以最佳一次成绩为最终测试成绩。
(2)评分标准(表25-2)
表25-2 5—20米折返跑评分表
成绩
(秒) 20.5(含)以内 21 21.5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二)专项技术
1.30秒颠球
(1)测试方法:运动员持球棍颠球30秒钟,以颠球次数计算得分,球落地可拾起继续。每名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以最佳一次成绩为最终测试成绩。
(2)评分标准(表25-3)
表25-3 30秒颠球、原地拉杆评分表 单位:次
分值 30秒颠球 原地拉杆 分值 30秒颠球 原地拉杆
20 90(含)以上 80(含)以上 10 60—62 50—52
19 87—89 77—79 9 57—59 47—49
18 84—86 74—76 8 54—56 44—46
17 81—83 71—73 7 51—53 41—43
16 78—80 68—70 6 48—50 38—40
15 75—77 65—67 5 45—47 35—37
14 72—74 62—64 4 42—44 32—34
13 69—71 59—61 3 39—41 29—31
12 66—68 56—58 2 36—38 26—28
11 63—65 53—55 1 33—35 23—25
2.原地拉杆
(1)测试方法:考生持球棍原地拉杆,时间为1分钟,球来回计算1次,以次数计算得分。每名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以最佳一次成绩为最终测试成绩。
(2)评分标准(表25-3)
(三)实战能力
比赛
(1)测试方法:将考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对考生进行防守、进攻技术评价。
(2)评分标准(表25-4)
表25-4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1分 30—21分 20—11分 10—0分
标准 动作技术正确,动作协调、连贯、实效;技术运用、战术运用合理,并整体配合意识强,实战效好。 动作技术正确,技术运用较为合理、效果较好;战术配合意识较强,效果较好。 动作技术基本正确,协调,战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战术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动作技术不正确,不协调,技术动作不合理、运用效果差;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较差。
足 球
第一部分 非守门员测试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 试
指 标 5×25米
折返跑 传准 运射 比赛
分 值 20分 20分 20分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5×25米折返跑
(1)测试方法:从起跑线向场内垂直方向快跑,在跑动中用手击倒位于5米、10米、15米、20米和25米各处的标识物后返回起跑线,每击倒一个标识物立即返回一次(须将标识物击倒,否则不计成绩)。以站立式起跑,脚动开表,完成所有折返距离回起跑线时停表。每人一次机会。
(2)评分标准(表9-1)
表9-1 5×25米折返跑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男 女
20 32.00 34.00 10 34.71-35.00 36.71-37.00
19 32.01-32.30 34.01-34.30 9 35.01-35.30 37.01-37.30
18 32.31-32.60 34.31-34.60 8 35.31-35.60 37.31-37.60
17 32.61-32.90 34.61-34.90 7 35.61-36.90 37.61-37.90
16 32.91-33.20 34.91-35.20 6 36.91-36.20 37.91-38.20
15 33.21-33.50 35.21-35.50 5 36.21-36.50 38.21-38.50
14 33.51-33.80 35.51-35.80 4 36.51-37.80 38.51-38.80
13 33.81-34.10 35.81-36.10 3 37.81-38.10 38.81-39.10
12 34.11-34.40 36.11-36.40 2 38.11-38.40 39.11-39.40
11 34.41-34.70 36.41-36.70 1 38.4以上 39.4以上
(二)专项技术
1.传准
(1)测试方法:从长5米,宽10厘米的起点线中心点垂直向前分别以20米、26米、32米处(女子为18米、24米、30米)为圆心各画三个同心圆为传准目标,每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1米、2米、3米(如图9-1所示)。考生从限制线上或线后,按由近到远的顺序,向各同心圆连续传球2次,脚法不限。
图9-1
(2)评分标准:踢准得分标准是以球从空中落到地面的第一接触点为准。6次传球的累计得分,为最终得分
男32米(女30米)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3分、4分
男26米(女24米)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2分、3分
男20米(女18米)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2分、3分
2.运射
(1)测试方法:从罚球区线中点垂直向场内延伸至20米处画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横线做为起始线,考生先将球放在起始线上,然后运球依次绕过8根标志杆后起脚射门(如图9-2所示),球动开表,当球从空中或地面越过球门线时停表。凡出现漏杆、射门偏出球门或球中横梁或立柱弹出,均属犯规,不计成绩。每人两次机会,记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图二)足球专项体育测试运球过杆射门
运球线路 射门线路
(2)评分标准(表9-2)
表9-2 运射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男 女
20 7.20 9.00 10 9.01-9.20 10.81-11.00
19 7.21-7.40 9.01-9.20 9 9.21-9.40 11.01-11.20
18 7.41-7.60 9.21-9.40 8 9.41-9.60 11.21-11.40
17 7.61-7.80 9.41-9.60 7 9.61-9.80 11.41-11.60
16 7.81-8.00 9.61-9.80 6 9.81-10.00 11.61-11.80
15 8.01-8.20 9.81-10.00 5 10.01-10.20 11.81-12.00
14 8.21-8.40 10.01-10.20 4 10.21-10.40 12.01-12.20
13 8.41-8.60 10.21-10.40 3 10.41-10.60 12.21-12.40
12 8.61-8.80 10.41-10.60 2 10.61-10.80 12.41-12.60
11 8.81-9.00 10.61-10.80 1 10.81-11.00 12.61-12.80
(三)实战能力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参照实战评分表(表9-3),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表9-3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10—8.6分 8.5—7.6分 7.5—6.0分 6.0分以下
标准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位置攻守职责完成很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完成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位置攻守职责完成良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位置攻守职责完成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比赛作风较好、心理状态较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差,位置攻守职责不清楚,完成很差;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完成动作不规范,比赛作风一般、心理状态不稳定。
第二部分 守门员测试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 别 专项素质 专项技术 实战能力
测 试
指 标 立定
三级跳远 掷远与
踢远 扑接球 比赛
分 值 20分 20分 20分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1.立定三级跳远
(1)测试方法:考生原地双脚站立在起跳线后,第一跳用双脚原地起跳,可以任何一脚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着地脚起跳以另一只脚落地。第三跳跃须双脚落地,然后起身向前走离沙坑。每人两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2)评分标准(表10-1)
表10-1 立定三级跳远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男 女 男 女
20 8.6 7.4 10 7.6 6.4
19 8.5 7.3 9 7.5 6.3
18 8.4 7.2 8 7.4 6.2
17 8.3 7.1 7 7.3 6.1
16 8.2 7.0 6 7.2 6.0
15 8.1 6.9 5 7.1 5.9
14 8.0 6.8 4 7.0 5.8
13 7.9 6.7 3 6.9 5.7
12 7.8 6.6 2 6.8 5.6
11 7.7 6.5 1 6.7 5.5
(二)专项技术
1.掷远与踢远
(1)测试方法:在球场适当位置画一条15米线段为测试区横宽,从横线两端分别垂直向场内画两条60米以上平行直线为测试区纵长,并标出距离数,如图10-1所示。先将球以手掷远三次(允许带手套进行),然后用脚踢远三次(采用踢凌空球、反弹球、定位球等方法不限),各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绩相加为考生最后成绩。每次掷、踢球的落点必须在测试区横宽以内,否则不计成绩。
图10-1 掷远与踢远场地示意图
(2)评分标准(表10-2)
表10-2 掷远与踢远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男 女 男 女
20 80 65 6 45 30
18 75 60 5 40 25
16 70 55 4 35 20
14 65 50 3 30 15
12 60 45 2 25 10
10 55 40 1 20 5
8 50 35 — — —
2.扑接球
(1)测试方法:考生守门,扑接10个来自罚球区线外射中球门的有效射门球(其中包含地滚球、半高球、高球以及需要倒地扑救的球)。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扑接球评分表(表10-3),独立对考生进行技术技能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两位。
表10-3 扑接球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10—8.6分 8.5—7.6分 7.5—6.0分 6.0分以下
标准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合理,选位意识好,身体移动快速、协调。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较好,身体移动快速、协调。 技术动作基本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尚可,身体移动较快、较协调。 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运用不合理,选位意识较差,身体移动较慢、不协调。
(三)实战能力
1.比赛
(1)测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据实战评分表(表10-4),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表10-4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10—8.6分 8.5—7.6分 7.5—6.0分 6.0分以下
标准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位置攻守职责完成很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完成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位置攻守职责完成良好;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位置攻守职责完成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比赛作风较好、心理状态较稳定。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差,位置攻守职责不清楚,完成很差;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完成动作不规范,比赛作风一般、心理状态不稳定。
注:参加足球守门员考试的考生须穿胶鞋或胶钉足球鞋。
田径测试标准
(一)测试内容
凡进行田径专项测试的测试者只能在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女)、5000米(男)、110米栏、100米栏、400米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全能以上各项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测试。
(二)评分标准
见表1
(三)测试方法
1. 径赛项目测试采用一次性比赛。记取成绩采用电动计时或手计时。采用手计时,每道必须由三名计时员记取成绩,所计成绩的中间值或相同值为最终成绩。
2. 田赛远度项目测试时,每人均有三次试跳或试投机会,记取最好成绩。田赛高度项目每一高度每人有三次试跳机会。
3. 跨栏采用的栏架高度和投掷项目所使用的器材重量,均以最新国际田联田径规则规定的成人比赛器材规格为标准(表1-1和表1-2)。
表1-1 测试采用的栏架高度
组别 110米栏
(厘米) 栏间距 100米栏
(厘米) 栏间距 400米栏
(厘米)
男 106.7 9.14米 — 91.4
女 — 84 8.5米 76.2
表1-2 投掷项目测试所使用器材的重量
组别 铅球(千克) 标枪(克) 铁饼(千克) 链球(千克)
男 7.26 800 2 7.26
女 4 600 1 4
4.各项目评分标准(见下表):
表1:评分标准
男子 女子
项目 标准 项目 标准
100米 手计 12.34 100米 手计 13.72
电计 12.58 电计 13.96
200米 手计 25.36 200米 手计 28.84
电计 25.60 电计 29.08
400米 手计 56.24 400米 手计 1:07.67
电计 56.38 电计 1:07.8
800米 2:15.12 800米 2:37.08
1500米 4:38.3 1500米 5:28.3
3000米 3000米 11:54.0
5000米 17:32.0 5000米
110米栏 手计 17.68 100米栏 手计 16.88
电计 17.92 电计 17.12
400米栏 手计 1:07.46 400米栏 手计 1:14.47
电计 1:07.6 电计 1:15.47
跳高 1.62米 跳高 1.42
跳远 5.68 跳远 4.56
三级跳远 12.22 三级跳远 9.52
铅球(7.26千克) 9.80 铅球(4千克) 10.18
铁饼(2千克) 29.80 铁饼(1千克) 31.56
标枪(800克) 37.20 标枪(600克) 30.56
注:达到以上各项标准者即为测试合格,全能项目选择全能项目中一个单项,合格标准同单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