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理综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文综理综正文

历史选择题型——论证分析型解读(3)

来源:fjsedu.com 2005-10-26 9:04:08

【例3】下表为1851年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统计,从此表中的史实来看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B.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未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D.人身依附关系与各国农村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无关

国家 总人口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 800 万人 48% 52%
法国 3 600 万人 75% 25%
俄国 5 900 万人 93% 7%
美国 2 300 万人 87% 13%

  【解题思路】此题中最具有干扰性的是A项。但试题中涉及到的时间是1851年,此时法美等国也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根据上表可以分析得出,虽然法美此时也已完成工业革命,但工业化水平较低,这样就可以排除A项。C项不能从表中直接分析出来,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B

  【点拨】此题是一道材料论证题,同学们在做此题时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每项内容以及整个图表所体现出的规律,并由此分析其所反映的问题,排除备选项中与图表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然后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分项选择。

  【例4】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②《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③亚非会议的成功④《辛丑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解题思路】此题应首先理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即双方和睦相处,但并不强求对方在各方面同自己一致,实际上就是求同存异。①是美苏之间的斗争,④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应排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是不同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进攻而走向团结,亚非会议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实现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答案】C

  【点拨】此题论点中包含两层含义,所以也要求备选项从两个方面进行体现,既有"不同"的一面,又有"和"的一面。

  【例5】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论战之所以被评价为"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由于

  A.论战改变了清朝政府愚昧无知的状况

  B.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在论战中首次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资产阶级正面抨击了封建思想,阐述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解题思路】此题的关键在于"思想解放"四字,就是批判旧的,倡导新的,所以A显然是错误的,B、C是论战的内容,但是这些不足以成为思想解放潮流的理由。所以只有D是正确的。

  【答案】D

  【点拨】通过此题可以反映出,同学们在做题时主要是找出论点中的核心,同时要对这些基本概念能准确理解,如本题中的"思想解放"。所以在平时学习时要对这些概念和内容进行认真分析。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