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理综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文综理综正文

2013焦作市二模文综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6 21:45:14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同年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存其一必废其一”。……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建立了民主的社会”,……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近世文明”;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未脱古代文明之窠臼。               ——《陈独秀之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7分)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8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天文历法等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为是,尔衙门习学天文历法满洲官员,务令加意精勤。此后习熟之人方准升用,其未经学习者不准升用。”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1676年谕令)
    材料二  论者以古法今法(指西法)之不同,深不知历原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西人守之不失,测量不已,岁岁增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疏密,非有他术也。
    ——康熙帝《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材料三  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论《寰有诠》时曾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也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李建军《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康熙皇帝对古法与西法的认识前后有何异同? (7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乾隆皇帝对西学的态度带来的影响。
(8分)

 

 

2013高三一模政治参考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D A C A D B A D C B C

38.(1)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消费需求(或商品价格降低引起了人们的消费狂潮)。(2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会带动相关行业的成长。(或网购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2分)
积极作用是:①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促进了消费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2分)②有利于扩大内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3分)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3分)④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2分)
(2)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4分)②对于新商业模式与旧商业模式的共存,政府要充分发挥经济调节的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商业系统的健康运行。(4分)③对于网络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职能,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4分)

39.(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分)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与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它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4分)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有利于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观念,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4分)
(2)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分)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3分)③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正确的的思想意识为指导,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3分)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建设美丽中国。(3分)⑤事物发展是具有规律性的。建设生态文明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客观规律办事。(3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D A A B D B D C B C A
40. (25分) (1)张的主张: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2分) 理由: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本国私人资本力量薄弱;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两者任选一)(3分)
唐的主张:实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2分) 理由:“获得”(或追求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人民获利多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或实行统制经济会削弱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国市场广阔可以避免生产过剩的弊端。(3分)   
    时代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遭遇重挫;美国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或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体尚弱,但发展较快)。(4分)
(2)措施:政府直接经营(或重点支持)工矿企业。(2分)
    效果: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为抗日战争提供经济和物资保障;民营企业遭到官僚资本挤压,陷于困境。(4分)
(3)实质:现代经济发展中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之争。(2分)
    启示: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合理运用政府干预,培育正义、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 (3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1.(12分)选择一:关于欧洲扩张的观点,认为l763年至l914年,欧洲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3分)论据:政治上,l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3分)经济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3分)思想上,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民主自由思想、生活观念等在亚非拉地区得到迅速传播。(3分)
    选择二:关于欧洲扩张的推动力的观点,认为其主要推动力是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3分)依据:科学革命主要指在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动摇了神学统治的理论基础。(3分)     工业革命是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它们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的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分)    政治革命主要指l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等,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广泛建立。这三大革命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欧洲扩张。(3分)
44.(15分)(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6分,3点即可)
(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3分)   影响:冲击了传3点即可)(6分)
45.(15分)(1)行动:与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2分)
目的:一是以妥协换和平;二是祸水东引,纵容德国进攻苏联。(4分)
结果: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力量,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分)
(2)危难:德国侵略苏联。(1分)
体现: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或各同盟国加强协同,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2分)
(3)对于侵略行为和霸权主义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国家间不以邻为壑、嫁祸于人,要增强互信、加强团结,共同应对危机;个人、民间团体要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运动;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4分。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2个要点即可)
46.(15分)(1)杜:吸取西洋文明,但反对一切照搬、全盘否定本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东西方文化应该取长补短,融合调和。(4分)
        陈:彻底铲除我国传统文化而以西方文化取代。(3分)
   (2)杜:认为西方文明的缺陷导致世界大战,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崇拜西洋;重新审视中国固有文化,觉得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足以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者。
        陈:封建伦理道德违反自由平等的原则,与民主共和不相容;中国文化在时代性上要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化,无法融合。(8分)
47.(15分)(1)相同:认为西方历法较中国精善。(4分)不同:从否定中学(古法)到主张“西学中(东)源”。(3分)
    (2)清初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限制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使得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仅限于统治阶级上层,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8分)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D A C B C C D B D D
36.(28分)
(1)(6分)
深居内陆(地处温带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2分),      东南多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2分);     (温带大陆气候) 降水稀少(2分),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年变化、日变化)(2分)。
(2)(10分)
靠近原料(棉花)产地,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2分),    而中国棉花生产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成本高(2分);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价格低廉(2分);     优惠政策(2分);    能源价格相对低廉(2分)。
(3)(10分)
自然地理环境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2分)。
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任意3点6分)
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2分),  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
37.(18分)
(1)(10分)
丁地(2分);    年平均气温高,高温天气时间长(2分);   纬度低,山脉阻挡,霜雪天气少(少低温冻害)(2分);    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2分),     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小;地表水缺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边际性土地)(2分)。
(2)(8分)
赞同。   可在我国低纬度地区发展木薯种植;  可利用木薯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新能源;   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木薯生产乙醇效益高,增加收入。
不赞同。我国热带面积较少,木薯种植大面积推广有限;大面积推广,过多的占用耕地,影响粮油生产;  木薯乙醇生产用水量大,导致珠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木薯乙醇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
(注:观点2分,理由任意3点2分。观点与理由矛盾不得分,不标明观点不得分。)
42.(10分)
主要集中(秋)冬季(2分);    盆地(河谷)地形,大气稳定(2分);河流众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2分);     (秋)冬季多晴日,夜晚降温快(2分);    城市凝结核多(2分)。 
43.(10分)
耕地(2分)。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2分)。
      城镇(2分)。  居民生活污水(2分),    工业废水(2分)。
      水域(2分)。  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2分)。(任意答出5点给10分。)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