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要正确运用“大小年”,应灵活机动,要抛弃僵化思维。
[操盘要点]填报志愿中“大小年”情况是很正常的,而且尤其是那些一般学校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巧用“大小年”将会给你的升学助上一臂之力。一般说来,高校招生录取有无“大小年”,考生应该关注。高校录取中的“大小年”情况,有时并非呈规律性变化,即上一年是“小年”的话,而下一年未必可能会出现“大年”,有时还会出现连续两个“大年”或“小年”。而且并非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个省市可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尤其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很高,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依据高校录取分数线等相关资料和各高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详细分析再做出判断,以免给高考志愿填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刊登于《招生考试通讯》200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