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极力反对研究意识,反对使用内省法的是_________。
A、行为主义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 D、人本主义
2、_________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神经回路 C、突触 D、神经冲动
3、鲁利亚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恢复治疗中总结提出脑的_________。
A、模块说 B、整体说 C、定位说 D、机能系统说
4、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主要是_________波,个体处于清醒并安静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在睡眠中不会出现,但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时的脑电波中会出现的是_________波。
A、α B、Δ C、θ D、δ
5、我们有的人看书时读的很快,“一目十行”,有的人则读的很慢,一次只读一句话,这反映了注意的_________品质上的差异。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6、暴躁时看白色会有助于镇静,寒冷时看到红色会让人觉得温暖、天热时看蓝色觉得清凉,这是感觉的_________现象。
A、适应 B、后象 C、对比 D、联觉
7、我们看到两种明度不同但很相似的颜色,我们初看可能感觉到二者颜色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将其中一种颜色的明度进行一定程度变化时,我们就恰能分辨出二者的不同,这种刚刚能分辨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是_________ 。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8、在银幕上相继投射两个图形,前面一个为圆盘,后面一个为圆环,当二者间隔时间短暂时,只看到圆环而不见圆盘,这种现象是_________。
A、对比 B、掩蔽 C、适应 D、似动
9、一些立体电影看起来惊险刺激,身临其境,是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A、运动视差 B、双眼视差 C、双眼视轴辐合 D、空气透视
10、一些脑损伤病人在做广播体操初期可以根据别人的语言指导识记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但自己做操时却无法记住广播的动作,不断出错,这可能是脑部_________受损。
A、额叶 B、颞叶 C、海马 D、小脑
11、_________通过图片选取的方法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在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中,是最有代表性的。
A、布鲁纳 B、赫尔 C、茹什 D、柯林斯
12、在创造性的心理成分中,吉尔福特认为_________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远距离联想能力 D、直觉思维
13、人们运用一系列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符号系统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_________。
A、思想 B、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
14、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_________。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15、很多青少年犯罪时由于一时的冲动,出现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而使人的行为失控的意识狭窄现象是一种_________下的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愤怒
16、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环境刺激和生理变化是情绪产生的机制,而_________起着决定作用。
A、环境刺激 B、认知过程 C、生理变化 D、评价过程
17、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客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是_________。
A、挫折 B、冲突 C、应激 D、忧虑
18、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认为_________。
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19、根据动机的成就目标理论,下列具有掌握目标类型的是_________。
A、认为只有赢了才是成功
B、将目标定位在得冠军
C、目标为能力的提高
D、下次的目标是上90分
20、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_________。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21、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面属于智力活动内容的是_________。
A、记忆 B、视觉 C、评价 D、再认
22、同样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_________。
A、稳定性 B、独特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23、塔佩斯的大五因素模型中,具有信任、直率、谦虚等特制的因素是_________。
A、开放性 B、责任心 C、外倾性 D、宜人性
24、根据不同的认知风格在问题思考速度存在差异,卡根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即_________。
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同时性和继时性
C、冲动与沉思 D、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
25、下列中没有对“毕生发展观”做出重要贡献的是_
A. 何林渥斯 B. 荣格 C. 艾里克森 D. 霍尔
26、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重要指标,在大脑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_
A. 4-5岁和12-13岁 B. 5-6岁和12-13岁
C. 5-6岁和13-14岁 D. 4-5岁和13-14岁
27、“视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_
A. 方位知觉 B. 大小知觉 C. 形状知觉 D. 深度知觉
28、 _的儿童可以同时考虑一个问题的多个维度,能够协调多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守恒。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来源于_
A.心理发育快于生理发育
B.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展,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
C.心理发育跟不上周围环境的变化
C. 心理发育速度过快而社会交往相对落后
30、成年人的智力特点是_
A. 知识的获取 B. 知识的整合 C. 知识的应用 D. 知识的理解
31. 学习的实质是( )。
A、知识和经验的获得 B、技能的获得 C、适应活动 D、行为的变化
32. 在桑代克的谜笼实验中,小猫在碰到开关后,逃出了谜笼。多次之后,小猫一被放入谜笼中,就去碰开关。这个现象符合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中的(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33. 曼德勒通过对动物学习和人类言语学习的迁移研究,发现原有的学习水平与迁移之间的关系呈( )。
A、倒U型 B、U型 C、上升斜线 D、下降斜线
34.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划分为( )。
A、 高尚、正确的动机与低级、错误的动机;
B、 近景的直接性的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的动机;
C、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35. 以下理论中不属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刺激-反应说 C、内驱力降低说 D、完形-顿悟说
36. 某学生在“身体适应测验”中总是将自己调到与斜屋看齐,那么,可以推测他的认知风格为(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37. 以下不属于实验法的优点的是
A.实验条件控制严格 B.实验结论比较严谨
C.测量较为精确 D.人为干涉程度低
38. 实验中根据概率论的原理,将被试任意分配到各种处理组中,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A.平衡法 B.恒定法 C.匹配法 D.随机化法
39. 暂时的被试变量是指非持续性的被试机能状态,例如
A.疲劳 B.性别 C.年龄 D.职业
40. 下列哪种方法经常用来控制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A. 配对法 B.拉丁方设计 C.随机分配 D.区组法
41. 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称为
A.潜在反应时 B.简单反应时
C.辨别反应时 D.选择反应时
42. Posner揭示短时记忆编码方式采用的方法是
A.选择反应时法 B.简单反应时法 C.加法反应时法 D.减法反应时法
43. 极限法测量绝对阈限时,在递减序列中若出现习惯误差,则求得的阈限值可能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难以确定
44. 恒定刺激法中两类反应差别阈限计算采用
A.75%的差别阈限 B.50%的差别阈限
C.25%的差别阈限 D.100%的差别阈限
45. 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与信号检测论相比,在阈限测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A.不够精确 B.误差比较多
C.效率比较低 D.没有区分感受性和反应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大小知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距离远,同一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小
B、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
C、网膜投影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
D、两个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则无论二者距离远近看上去一样大
2、下列属于有意想象的是_________。
A、建筑师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
B、致幻剂引起的幻觉
C、鲁迅创作阿Q时脑中的形象
D、白日梦
3、情绪和情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
A、生理唤醒 B、主观体验 C、外部表现 D、认知体验
4、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_________。
A、内容 B、操作 C、产品 D、成分
5、在婴儿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哪些现象是与婴儿的自我中心思维的绝对性有关_
A. 场合约定性 B. 去场合限制性 C. 过度规则化 D. 规则扩大化
6、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压力 C、学习期待 D、学习诱因
7、在复杂的任务中,反应时间包括
A.基线时间 B.一个或者多个认知加工过程的时间
C.其他随机因素导致的反应时间误差 D.反映键的延迟时间
8、以下哪些效应是由被试因素引起的
A.实验者效应 B.霍桑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安慰剂效应
9、下面关于方差分析前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体正态分布 B.变异的相互独立性
C.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一致 D.各处理组容量相等
10、在神经症、人格障碍咨询中常用到的量表有( )
A.MMPI B.SC-90 C.EPQ D.CPI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言语的中枢生理机制。
2、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
3、某研发机构开发了一套适合于5岁幼儿英文单词记忆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拟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检验这种产品的有效性。研究中随机选取了30名被试,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一个月后,将前后测的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由此说明这套产品对英文单词记忆力的训练是有效的。
组别
前测
处理
后测
实验组
Y1
单词记忆能力训练
Y2
请指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完善的思路,并说明验证假设可用的统计统计方法。
4、已知某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从所有的考生中随机抽取n1=100, n2=81
两个样本,分别计算出 分别为80和81,试推论该次数学考试的真实成绩分数。(α
=0.05,α=0.01,)
5、请论述测验编制的程序和步骤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1、试论述记忆的SPI理论。
2、述评皮亚杰、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3、请比较传统的心理物理法,并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设计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