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

3773考试网2017考研真题答案正文

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三人行教育 2011-1-17 10:43:55

 

简答题
  49、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简析:教学设计,一般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教学设计确立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社会依据、人的依据和教学自身的依据。
  社会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原则的确立有很大影响。如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都是直接反映了这一要求。
  人的依据。教学原则的确立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因材施教原则正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而确立的。
  教学自身的依据。教学原则的确立更多地受教育教学自身规律、目的的制约,是教学规律的反应,也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如启发性原则。

  50、简述中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力的规定。
  简析: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享有1993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法》的保护。《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51、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思想体系。
  简述:“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即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课程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去学习。大致通过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自然、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学活动进行。
  “活教育”的教学论。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该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教儿童怎样做,就应该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分组学习,共同研究等。方法: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要求每一个学生备一个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和欣赏。

  52、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提升办法。
  简述: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项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的自我效能感持续时间不长。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均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考生可以根据上述四种因素,提出相应的提升办法。

  53、教育研究中伦理原则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要遵守伦理原则。
  简述:伦理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地加以利用。伦理原则对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研究的客观性与伦理性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该放弃违背伦理的研究,或采用其他不违背伦理的方式进行研究。
  伦理原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为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间或群体间的利益而设立的行为准则体系。这一原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在教育研究中也一样。不遵守该原则可能对研究对象带来伤害或侵权,而研究也可能受阻。考生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