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学流程:
本单元主要分八课时,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SectionA:1a,1b,1c
学习各种动物的名称以及描述动物的形容词;了解一些濒临灭绝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濒临灭绝的原因;能听懂听力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布置课下搜集有关濒临灭绝动物生活习性、名称及灭绝原因等的资料。
第二课时:SectionA:2a,2b,2c,3a,3b,3c,4
能够理解3a、3b这两篇短文,并完成相应的练习;进一步了解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学会有关辩论的基本用语,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进行辩论。进一步搜集资料,如动物园是否对动物有利等。
第三课时:SectionB:1a,1b,2a,2b,2c,3a
能进一步地扩展所学内容,能用目标语言谈论如何保护环境,从而拯救地球;能听懂2a和2b的听力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能理解3a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
第四课时:SectionB:3b,3c,4andSelf Check
能运用目标语言来描述并写出有关环保的情况;复习整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并做出相应的练习。搜集有关废物利用的资料。
第五课时:分析、讨论,评比、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
可以通过图书、电脑网络查找相关资料。1、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计划模板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以书面形式提交。2、讲评并修改活动计划,各组员明确本组的活动方法、步骤以及分工。3、以小组为单位分头通过图书、电脑网络或其它途径查找相关的资料。资料可以是文章、图片等。
第六课时:分析、筛选、整理资料,完成演示文稿制作。
1、指导各组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筛选、整理出最能体现《濒临灭绝动物与环境保护》部分学习收获的资料。2、各组确定演示文稿的数量、每张的内容,根据各组员的能力进行分工。3、初步总结发现的新问题和新的收获。
第七课时: 讨论、探究、归总、评价。
1、讨论探究的问题介绍及分工。2、除了书中的作业外,完成对探究问题的总结。3、互相观摩评价其他小组的优点与不足。4、按照《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对各个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评价。5、按照活动评价表进行评价,使各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互相学习。6、《濒临灭绝动物与环境保护》的网站/网页的制作,及评比活动。
第八课时: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和搜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巩固,为了增强对所学内容和语言目标加以熟练运用,最后写下一篇有关我国的国宝熊猫的短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本单元设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猜谜游戏、多媒体展示图片、课件、辩论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充分联系我国实际,设计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濒临灭绝的原因等,既巩固了本科所学语言目标,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跳出课本,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内容,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了新课表提出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通过设定单元目标,让学生自己制作网站或演示文稿等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使英特尔未来教育先进理念充分运用到课堂,既达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又有先进的理念作以指导,努力创新英语课堂教学。
总之本模块的教学设置,把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围绕活动层层推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但有很多需要完善地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还需作进一步的理解、研究,本人将继续努力,进行探究,将先进理念执行到教学之中,收到良好效果,希望各位教师多多指正,也使本人的素质得到更快的提高,本人将不胜感激,恳请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