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中考

3773考试网中考达州中考正文

2016达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公布

来源:3773考试网 2016-6-17 10:06:33


 
二、填空题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提供呼吸的单质: O2 ;
(2)酸: HNO3 ;
(3)碱: KOH ;
(4)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NH4NO3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 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提供呼吸的单质,其化学式为:O2.
(2)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硝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NO3.
(3)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钾属于碱,其化学式为:KOH.
(4)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其化学式为:NH4NO3.
故答案为:(1)O2;(2)HNO3;(3)KOH;(4)NH4N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10.洲河被成为达州的“母亲河”,洲河污染严重,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让市民喝上放心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加热煮沸 ;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 过滤 ;
(5)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水污染的建议: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或煮沸,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解答;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4)根据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5)应从污水治理、文明习惯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
(1)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2)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或煮沸,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4)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5)护好太湖水合理的建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养成文明习惯,不往河里乱丢垃圾.
故答案为:(1)肥皂水;(2)加热煮沸;(3)吸附;(4)过滤;(5)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净化水的有关知识,掌握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硬水的软化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 ;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CD ;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C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原子;E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结合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C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C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E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故答案为:(1)28.09;(2)CD;(3)最外层电子数;(4)Na2S.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后,消防专家确认,大约40种危险品中就有700吨剧毒氰化钠(NaCN).
(1)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N+H2O2+H2O═NaHCO3+NH3↑ ;
(2)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共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式为:
2Na+2X+2NH3═2NaCN+3H2
①X的化学式为 C ;
②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题意,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②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H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1)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2+H2O═NaHCO3+NH3↑.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X+2NH3═2NaCN+3H2,反应前钠、氮、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碳、氮、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
②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
故答案为:(1)NaCN+H2O2+H2O═NaHCO3+NH3↑;(2)①C;②﹣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原则、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1)下列材质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BCD .(填字母序号)
A.合金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E.钢筋混凝土
(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A.KNO3  B.CO(NH2)2  C.Ca3(PO4)2  D.K2SO4.
(3)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应多食鸡蛋、牛奶等食物,因为它们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2)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水泥、沙子等混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
(2)A、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来源:学科网ZXXK]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3)多食鸡蛋、牛奶等食物,因为它们都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1)BCD;(2)A;(3)蛋白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复合肥的特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 BaSO4 ;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CuCl2=BaCl2+Cu(OH)2↓ ;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Mg2+ (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 锌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铁 .
【考点】物质的鉴 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和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和B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A是氯化铜,C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和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和B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A是氯化铜,C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氢氧化钡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
(2)A、B之间的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A、C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Cl2=BaCl2+Cu(OH)2↓;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镁会先于氯化铜反应,锌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Mg2+;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M的斜率大,所以M金属活泼,则M为锌,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的质量小于锌的质量,所以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铁.
故答案为:(1)BaSO4;
(2)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Ba(OH)2+CuCl2=BaCl2+Cu(OH)2↓;
(4)Mg2+;
(5)锌,铁.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