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下表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相当。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 相当。
考试内容及要求
|
主题 |
内 容 |
要求 |
说明 |
|
运 动 的 描 述 |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
Ⅰ Ⅱ Ⅱ |
|
|
相互作用与 运动规律 |
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超重和失重 |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
|
|
抛体运动与 圆周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
Ⅰ Ⅰ Ⅰ Ⅱ Ⅰ |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 |
|
机械能 和 能 源 |
功和功率 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和转移 |
Ⅱ Ⅱ Ⅰ Ⅱ Ⅰ |
|
|
经典力学的成就 与局限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
Ⅱ Ⅰ Ⅰ |
|
|
电磁现象与 规 律 |
物质的微观模型、电荷守恒定律、静电现象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电场、电场线和电场强度 磁场、磁感线、磁感应强度、磁通量 安培力 洛伦兹力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
|
|
电磁技术与 社会发展 |
有关电磁领域重大技术发明 发电机、电动机及其应用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电磁波及其应用 |
Ⅰ Ⅰ Ⅰ Ⅰ |
|
|
家用电器与 日常生活 |
常见家用电器、节约用电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及其应用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
Ⅰ Ⅰ Ⅰ |
|
|
单位制 |
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有关物理量的单位 |
Ⅰ |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
|
实 验 与 探 究 |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八: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
|
1、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
Ⅴ.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Ⅵ. 试卷结构
一、试卷题型结构
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60题。其中:
单项选择题Ⅰ30题,每题1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全选对给3分,少选且正确给1分,错选给0分。
(单项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Ⅱ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进行区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知识内容约占85%,实验约占15%。
Ⅶ.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如果家里的微波炉(1000W)、电视机(100W)和洗衣机(400W)平均每天都工作1h,一个月(30天计)的用电量是 ( C )
A.10kW•h B.20kW•h C.45kW•h D.40kW•h
2.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C )
A..速度 B..加速度 C..功 D..位移
3.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1所示M处将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