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

3773考试网自学考试自考复习正文

2010年自考教育心理学笔记串讲

来源:fjzsksw.com 2010-1-22 8:59:21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概念: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标准(六条):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①焦虑症②抑郁症③强迫症④恐怖症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进食障碍⑧睡眠障碍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定义: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资料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参考架构:健康模式、疾病模式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四、常用方法
  1、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
  技术:①倾听②鼓励③询问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质
  3、其他方法:观察法、自述法
  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2、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心理辅导目标
  ①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基本目标
  ②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艾里斯提出)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