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

3773考试网2017考研真题答案正文

2010考研政治理论训练题及答案

来源:文都教育 2009-10-11 21:51:22

一场革命。”这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C。改革是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D。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质变

  3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宿命论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3.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3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改革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B。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

  C。改革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D。改革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35.“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C。科技革命可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3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

  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是否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7.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

  3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形态越先进

  D。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

  39.交往的最基本形式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经济交往和政治、文化交往

  C。家庭交往

  D。思想交往

  4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阶级斗争规律

  4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的能动性

  B。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实践能力

  42.人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

  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4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44.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工具和目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45.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既具有自然性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具有阶级性

  46.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47.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生物性B。社会性

  C。历史性D。阶级性

  48.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并无不同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4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二、选择题Ⅱ,即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生产方式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会在阶级社会长期存在

  B。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

  C。社会意识即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4.先进文化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反映社会前进趋势的文化

  B。促使人们在精神上健康向上、智力上不断发展的文化

  C。社会的精神文明

  D。具有信息传播、教育和塑造功能的文化

  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6.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实践既是社会历史的客体,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7.面临环境日益被污染的状况,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C。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8.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9.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古老、长久

  B。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习惯来起作用

  C。法律只适用于违法行为;道德适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

  D。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因此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无阶级性

  10.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D。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1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它是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13.社会意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

  D。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意识

  14.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国家政权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D。道德思想

  15.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社会形态更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D。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16.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B。作为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D。作为检验真理正确性的标准

  1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B。它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18.同生物有机体相比,人类社会有机体的特征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它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B。它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C。它的再生和更新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D。它不具有超个体的性质

  19.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给我们深入理解社会提供了指导,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把社会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

  B。指出对社会要进行总体研究

  C。指出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完全一致性

  D。要求把个别社会现象放到社会总体中进行说明

  20.社会规律特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C。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21.在看待历史问题时,有人认为“一人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否认历史规律性的唯意志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2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B。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C。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直接改变意识形态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24.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劳动的发展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阶级斗争的历史

  D。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26.在当今时代,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全球问题”。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全球问题”是科技发展造成的,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C。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27.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帮助其形成和巩固

  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D。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28.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

  B。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社会关系

  2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

  C。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30.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31.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人人创造历史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32.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它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它有助于改善人的异化

  33.“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C。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D。无论哪能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34.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的规律原理

  D。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3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对人民负责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6.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因此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37.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8.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3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40.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41.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C。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D。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42.生产关系和阶级的关系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关系是阶级划分和阶级结构的基础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关系产生的直接原因

  C。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关系

  D。生产关系体现着阶级关系

  43.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看到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B。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