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3773考试网专升本考试考试大纲正文

河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专升本考试考试大纲

来源:fjsedu.com 2006-2-7 8:45:4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升本”招生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专业课考试,全面了解应试者在专科层次学习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主干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考查其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选拔其中成绩优异者进入本科层次继续深造。
二、专业考试范围、内容如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考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原理两门专业课。
(一)政治经济学
通过对这门课的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考核内容
导 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过程三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第一章 商品经济
第一节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条件、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第二节 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第三节 货币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
第二章 剩余价值生产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本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值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资本主义工资。
第三节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 资本的运动
第一节 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三种资本循环形式、资本顺利实现循环的条件。
第二节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影响资本周转资本速度的因素、资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内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形成、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资本的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的来源、借贷资本的特点、借贷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影响借贷利息的因素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特点、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形式。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氙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全民公有制、集体所有制、按劳分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多种分配方式。
第七章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的必然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市场机制
市场和供求、市场和价格、市场竞争。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制度
市场体系的构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和规则、市场组织。
第八章 对外经济开放
第一节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实质、作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原则、主要规则、对我国的影响
第九章 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
第二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第三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作用、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宏观调控系统。
四、参考教材:
《政治经济学》 张维达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考试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的专业课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和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素质,侧重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和系统掌握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所考察的知识点,都包含在所指定的参考书之内。
二、考试范围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及其功能;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4、意识的起源、本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7、历史唯物主义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应试要点:什么是哲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基本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应试要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其重大意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间、空间及其特性。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应试要点: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应试要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及其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具体表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应试要点:矛盾及其根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应试要点:质、量、度。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应试要点: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坚持辨证否定观的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应试要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第九章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应试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辨证过程。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的标准。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应试要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及其缺陷。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十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
应试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十二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应试要求:阶级的实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起源、本质、国体、政体。
第十三章 社会意识
应试要求:社会意识形式的两种基本类型。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和功能。
第十四章 人的本质和价值
应试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贡献和满足的统一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
应试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
应试要求: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社会进步的根源
四、考试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20%。
五、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王锐生 薛文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