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院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二级学院和分校。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本科一般为每年1万元左右,高职高专一般为每年7000元左右。独立学院本科安排在第三批本科录取,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高职高专专业一般安排在第四批高职高专(二)录取。独立学院发放的毕业证书上署名独立学院学校全称,例如“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证书上的署名即为“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毕业证书上的署名即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第三批本科中,我省省属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第一、二志愿投档后,生源不足的,降到批次线下10分以内按志愿投档录取。高考成绩在三本线下10分以内的考生,可以填报第三批本科中我省省属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一旦这些学校生源不足,就有机会参与投档录取。
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一般不在校本部办学,填报独立学院志愿前,考生应充分了解独立学院的办学地点和教学条件。第三批录取的高校均按办学成本收费,收费标准较高,考生在填报第三批院校志愿时,一定要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55. 我省征集志愿全部在网上填报,考生要注意哪些问题?
录取过程中,对高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和需补录的高职高专计划实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由省招办统一组织,全省考生都在网上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时间和地点。每批次征集志愿时间已经在录取前对社会公布,一般于当天下午5时截止填报,考生要按时到达县市招办指定地点填报,距离较远的最好提前一天到达,以免失去机会。(2)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省招办会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当天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也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3)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批次线且没有被录取。有些院校征集志愿时提出了分数要求,分数不够的考生不要填报;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不要轻易填报注明了高收费的院校;艺术、体育考生只能填报自己达到专业合格标准的院校。(4)注意专业选择。征集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表上均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最好查阅了解《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公布的院校专业。(5)遵守征集志愿网上填报的步骤和要求。填报步骤为:填写征集志愿表→上网填报→在打印出的征集志愿信息确认表上校对签字→上交签字后的征集志愿信息确认表。考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密码,填报结束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关闭浏览器界面,保证志愿安全有效。考生在规定时间没有对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签字确认的,视为考生同意网上填报的志愿,与签字确认的同等有效。
第四部分 第一、二、三、四批院校招生
56. 第一、二、三、四批院校投档的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均有两个志愿。首先投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投档,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再投第二志愿;投第二志愿时,按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投档。第二志愿投完以后,生源仍不足的,省招办向社会公开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
57. 什么是志愿级差?
“志愿级差”是指院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
58. 什么是专业级差?专业级差在分配专业时怎样使用?
部分院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院校规定专业级差为2分,院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2分,将第三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4分……, 然后,所有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部分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院校,在分配专业时,一般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59.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护理学本科专业怎样录取?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护理学本科专业,当学校调档线上填报该专业志愿的生源不足时,可在批次线上录取填报了护理学专业志愿的考生。
60. 经教育部批准的68所高校如何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
经教育部批准,68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自主选拔的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成绩达到高校所在批次线。
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试点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向社会公布。
(2)符合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由所在中学推荐,也可以自荐或经过专家推荐。中学向试点学校提供和确认考生在校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
(3)试点学校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推荐的考生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后,提出候选人,试点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
(4)学校将考核通过的入选考生名单报省招办备案,并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学校网站以及省招办指定的信息发布平台或新闻媒体上公布。
(5)入选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高考成绩至少达到学校同批次线,才能作为自主选拔对象录取。学校一般要求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本校。试点学校对先期考核通过并且符合统考成绩要求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6)试点学校自主招生录取在院校同批次进行。录取前,省招办将自主招生入围且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批次线的第一志愿考生名单提供给院校,院校将拟录取考生名单确定后报送省招办,省招办按学校的名单投档。投档录取时间在面向全省同批计划第一志愿投档完成之后、面向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投档之前。
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长安大学。
61. 我省哪些高校和专业实行自主招生试点?
2008年,在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和江汉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参照教育部68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4所高校可用本校本科招生计划的5%,面向全省考生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执行学校同批次线。高校在5月底之前组织自主选拔录取的报名、考核,确定入围考生。并将自主选拔入围考生名单进行公示,报省招办备案。在录取前未经省招办备案公示的考生,不得作为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用本校招生计划的5%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可在填报了本校志愿的考生中,根据学校招生要求和对考生的考核情况在批次线上进行自主招生。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用本校招生计划的5%面向当地考生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可在填报了本校志愿的当地考生中,根据学校招生要求和对考生的考核情况在批次线上进行自主招生。当填报本校志愿的当地生源不足时,可由学校征求当地考生意见后录取。
对部分院校具有办学特色、就业形势好而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如烹饪、护理、针灸推拿、农业、水产养殖、轮机及航海类等专业以及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专科)专业经省招委批准后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专业当第一志愿中专业志愿生源不足时,可在批次线上、填报了本校其他专业志愿的考生中,由学校征求考生意见后录取。
省招委文件明确规定,各试点高校要成立由主管校领导、学科专家、纪检监察部门、招生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严格程序、加强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认真把好招生过程的每一关。对拟录取的自主招生考生名单要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不得擅自扩大自主招生范围、不得利用自主招生名义向考生收取额外费用。
通过自主招生正式录取的考生,不能退档后换录到其他院校。
62. 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如何录取?
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只招收武汉市考生,考生资格由武汉市招考办负责审核。考生填报合作建设招生计划志愿与填报第一批本科院校志愿同步进行,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8日-7月1日。
省招办投档以高考报名号中武汉市地区代码为依据,高考报名号中不是武汉市地区代码的考生不能参加合作建设招生计划录取。合作建设招生计划与高校面向全省招生的招生计划同批次录取,投档录取时间在高校面向全省招生计划一志愿投档之后,二志愿投档之前。录取最低分数控制在高校面向全省招生计划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
63. 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西藏班如何录取?
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生源范围为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办理了少数民族优录证明的考生,同面向全省招生计划一起投档,由院校在填报了少数民族预科班专业志愿且符合条件的考生中录取。面向全省招生计划第一志愿投档后,其中少数民族预科班生源不足时降分按计划差额的1:1投档,最低可降到校调档线下80分,降分投档的对象为第一志愿中填报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且符合条件的考生。
少数院校在我省有民族班、西藏班招生计划,民族班和西藏班同面向全省招生计划一起投档,由院校在填报了民族班或西藏班专业志愿的考生中择优录取。面向全省招生计划第一志愿投档后,其中民族班或西藏班生源不足时,再将第一院校志愿中填报了民族班或西藏班专业志愿且成绩在校调档线下40分以内的考生档案按计划余额的1:1补投给高校。
64. 江汉大学、三峡大学、黄石理工学院、襄樊学院、荆楚理工学院面向当地的招生计划如何录取?
江汉大学20%计划面向全省招生、80%计划面向武汉市招生。投档时先投面向全省招生的20%计划(投档比例在20%计划的1:1.2以内),后投面向武汉市招生的80%计划(投档比例在80%计划的1:1.2以内)。
三峡大学有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宜昌市招生,面向宜昌市招生的投档录取办法与江汉大学相同。
黄石理工学院面向黄石市招生的本科计划,在批次线上生源不足时,可在批次线下2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黄石考生(以高考报名号为准)。
襄樊学院面向襄樊市招生的本科计划,在批次线上生源不足时,可在批次线下2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襄樊考生(以高考报名号为准)。
荆楚理工学院面向荆门市招生的本科计划,在批次线上生源不足时,可在批次线下2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荆门考生(以高考报名号为准)。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