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小车科目二的考试依旧在江津区双福考场进行,不过合格率依然很低,一上午考了240余名考生,合格仅80余人,仅有35%左右。“以往的合格率都在50%以上,这个情况确实偏低。”考场负责人说到。
过低的合格率,也打击着学员们的信心。考试不合格的学员苦笑着说:“以往是考不过不正常,现在是考过了才不正常。”
吐槽一:
离合一踩就算停车
李先生是驾校师傅的一个得意弟子。不过,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必过时,他却在侧方停车时失误了。
“考试车太灵敏了,开起来不习惯。”李先生说,在侧方停车时,他踩了一下离合器。在李先生看来,当时车辆并没停,不过车载监控却判定他停车了。“停车一次就扣100分,直接就算不合格了。”
对于这种情况,在场监考民警称,很多学员考试时都表现出极为紧张的状态。他们在进行踩离合的动作时,并没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导致车辆停下。
吐槽二:
后视镜没来得及调试
如今驾考,学员不再看标杆找点,而是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后视镜。
“后视镜我只能看见车子的轮胎。”满脸沮丧的小蒋说道。
开考时,小蒋系上安全带后,便开始倒车入库。起初,一切顺利,小蒋暗自窃喜,并没想象中的难。不过,小蒋却在上车时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调试后视镜。
“糟了,看不见地上的线了!”小蒋在即将入库时,却发现后视镜里只能看见后车胎。找不到标线,小蒋慌了手脚。导致考试不合格。
吐槽三:
考场应用真车作标杆
“还是不够符合实际情况。”某驾校教练张师傅说,北京的考场采用真车取代标杆。“侧方停车和倒车入库有真车了,驾考技能才用得到。”张师傅说,两面如果没有车,根本不需要复杂的操作。
郑女士当天一次通过了所有考试。郑女士说,自己喜欢在网上看教学视频。网络视频都是真实场景,停车库的两边都有车。她认为,通过别人的车,也可确定自己的位置,更加符合实际。
亲身经历新驾考 学员教练都喊“难”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科目二的考试正在进行中。不少学员已在倒车入库的候考点等待考试。 记者 罗嘉 摄
1月4日是驾照考试新规实施后的首场考试,有401名学员仅有138人顺利通过,通过率不到35%。对此,首日参考的学员纷纷喊“难”,现场教练坦言“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新的训练方法还在摸索当中,考生适应可能有个过程。
上车考试之前,领考员会给学员们讲解注意事项,提醒得最多的,就是记得要打转向灯。 记者 罗嘉 摄
学员:有杆参照3天掌握 无杆练半月也未过
今日,在双福考试中心,记者看到,按新规改造后的考试场地已没有立起的标杆,只在地上用白线画出了车库位置。一辆考试车正在场内进行倒车入库的考试。学员驾车在车库垂直方向,从车库的左方驶往右方,准备倒进车库。
在车尾转进车库时,车尾扫了线,该学员遗憾“出局”。这位来自力帆驾校的学员刘先生很郁闷。为了应对新规,他整整练习了半个月。“没了参照物,仅靠后视镜,很难判断车身和标线的距离。”刘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有标杆时,他只练了三天,就能稳当当的将车停进库中。
来自璧山的吴光耀是今天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谈到通过科目二考试的方法,他传授了自己的秘诀:侧方位停车时,从右反光镜看到车身刚刚将入库线挡完,方向盘就要向右边打死。车尾倒进去后,从左反光镜中看到右后角时,再把方向盘回正。
不过,对于小吴的秘诀,领考员并不赞同。他认为,点位因人而异,坐姿、身高、车速的控制不同都会使点位不同。因此,在没了标杆又不能中停的情况下,点位很难找准。记点的方法也不再“靠谱”。最靠谱就是按教练教的方法,踏踏实实练习,从以前“应试教育”真正转为“实用教育”。
教练:不能中停更“恼火”
驾考新规让学员们不太适应,连教练也喊“摸不着头脑”。星照驾校的何教练直言“还没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熟练使用后视镜,大部分要靠学员自己摸索,因此勤练很重要。”何教练认为,后视镜的使用是“勤能补拙”,而考试中不能中停,难度系数更高。
“即使是我们老驾驶员,在倒车入库和停车时,都有可能停车调整方位,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这项要求可以说有点苛刻。”在何教练看来,因中途停车而“打倒”,可能会成为学员们通过考试最大的“绊脚石”。
考场启用GPS 监考 精确度在3厘米内 比红外线更严
考场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也让新规实施后的驾考“更严”了。
记者从江津双福考试中心了解到,改造后的双福考场不再使用红外线评判,而采用了最先进的细目监控系统,利用GPS定位对每个考生的考试进行评判,最大误差不超过3厘米。如果考生对自己的考试有异议,考试中心可以即时调取考试录像查看,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